1
小时候,我妈总喜欢把我的年龄算大一岁,比如当我五岁时,别人问我几岁了,她说六岁,等我真正满六岁时,她自然就说我七岁了。到我上了学,学习了减法之后,很快就发现了这一点,我很不满意自己的年龄被说大,在妈妈再次说错我的年龄时,我会抗议,我妈却无视我的不满,继续如此。
我看不拿出证据无法改变我妈,就郑重其事地拿出本子列算式算给她看:你看,我是1986年出生的,现在是1995年,1995-1986=9,所以我今年九岁,甚至现在还不满九岁,到十二月份过生日时才满,那就四舍五入勉强算九岁吧,可无论如何也没有十岁啊,你怎么老给别人说我十岁了呢?
面对这铁定的事实,我妈根本就不接招,她不和我正面掰扯,只是温和却固执地说:“你虚岁就是十岁了呀,算起来是十个相属了。”我弄不懂她这相属到底怎么算的,他对我严丝合缝的算式又毫不感冒,多次抗议无果后,我也只好在无奈中朝着妈妈期望的年龄一岁岁地飞快而去了。
直到多年后,当我怀孕了,整天腆着大肚子,吃力地摇摇摆摆在单位和家之间的小巷里,平时十分钟的路程硬是能摇出奇迹般的二十分钟,眼看上班迟到了心急如焚,脚下的三步却无论如何也并不成两步时;当洗脚、系鞋带、弯腰捡东西这些平时想都不想就能完成的动作也需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时;当我掰着手指头算着预产期就想快点渡过这段难熬的时光时,有一天想起小时候妈妈总爱给我多算一岁的事,突然醒悟了:十月怀胎,我是毫无知觉的,可以用冷冰冰的数学算式将其一笔抹去,可妈妈却是一个个日日夜夜熬过来的,无论再严谨的算式也算不出她艰辛的付出。
2
妈妈说,她刚嫁到我爸家时,家里穷得叮当响,祖上没有一丁点的积蓄,爸爸每年出去打工也总是挣不了几个钱,不是找不到活干,就是干了活要不来钱,日子过得相当恓惶。
我出生后的那一年,爸爸出门前和妈妈唠叨说:但愿我们这个女儿命好点,能给我换个运气,让我今年出门能挣点光阴。
结果那年爸爸出去真的还算顺当,多少赚了点了些钱回来。
以后每年爸爸都早早出门,年底回来,纵然辛苦,可汗都没有白流,我家虽远远算不上富裕,可日子总算能过下去了。爸爸妈妈时常提起这件事,将我的出生作为转折点,觉得我命好,改变了家里的霉运。
当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我就在想:其实并不是我命好,而是有了嗷嗷待哺的我之后,爸爸感受到了真真切切的责任,有了竭尽全力的担当。虽然爸爸以前也不是拈轻怕重,吃不了苦的人,但毕竟拼尽全力和尽力而为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想到家中嗷嗷待哺的女儿,应该什么样的苦都可以吃,什么样的气也能咽,只要能挣到钱可以给女儿糊口,怎样的条件,是否划算都可以不计较了吧?
其实明白这点,我也是经过了亲身体验才有所感悟的,前段时间带儿子去逛超市,他看见大青芒,说想吃,看着两位数的单价,我挑了两个想让他解解馋就好,可儿子噘着嘴不满意,说要买多多的。那一刻,我心里五味杂陈,为这几年来的虚度光阴恨死了自己。
回家后,默默地翻出封存了很久的书单,开始了酝酿已久的读书计划,这个计划以前总是以各种原因搁浅,最近更是以肚子里的二宝作为借口拖延得心安理得。
受了刺激,真正下了决心后,这几个月来计划执行得还不错,在工作日正常上班,周末陪大宝的前提下,三四月份我一共深度阅读完了八本书(不包括碎片阅读以及听书和拆书的成果)。想想我以前没孩子的时候都一个月也读不了一本书。
真正去做的时候才发现任何偷懒的理由只是缺乏动力的借口。现在的我只有一个听起来很实际也很俗气的目标:提高赚钱能力,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当然目前能做的只是踏踏实实地做好积累,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输出能力,争取在这个知识付费的时代能够多开辟一条收入通道,至少在孩子们想吃什么水果的时候,我能做到根本不需要看价钱。
3
那次芒果买回家,我切开让儿子吃,他拿了两块出去,一块递给爸爸,说要和爸爸分享。我在厨房听见老公说:“你和妈妈吃,爸爸不爱吃。”
多么熟悉的一句话啊,记得我小时候,家里缺衣少食的,经济很拮据,但每到桃子上市的时候,爸爸或妈妈总会拎几斤回来。当地产的毛桃,价格不是太贵,勉强负担得起。
我至今还对桃子情有独钟,当时吃桃子的情形也记忆犹新,还记得换牙时候前后有两颗摇摇欲坠了好长时候还不肯退位的牙,还是在吃桃子的时候不小心给崩掉的。
桃子买回来,虽然不说是专门给我买的,但我搜遍记忆的角落,也找不到爸爸妈妈吃桃子的场景,但却清晰地记得偶尔我让妈妈也吃的时候,妈妈的回答就是:“你吃吧,妈妈不爱吃。”
4
很久前看过一段话:结婚前的女人像燕子,想飞到哪儿就飞到哪儿;刚结婚的女人像鸽子,还能飞,却不敢飞得太远;有了孩子的女人像鸭子,想飞,却再飞不动了。
当时觉得结了婚生了孩子的女人真是可怜得要命啊。
如今,我自己也从燕子经历了鸽子又变成了鸭子,而且我现在的体型确实是一只名副其实的笨鸭子。别说飞了,连走路都是一副蹒跚笨拙的样子,可是却一点也没有了自己可怜的感觉。感受着小生命在肚子里的蠕动,心里反而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甜蜜和宁静。
都说“为母则刚”,都说“养儿方知父母恩”,确实,很多理,我们只有做了父母才会懂,很多情,为人父母后方会难自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