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人际关系的本质
>> 所谓情感账户,储存的是增进人际关系不可或缺的“信赖”,也就是他人与你相处时的一份“安全感”。能够增加情感账户存款的,是礼貌、诚实、仁慈与信用。
>> 没有信任就谈不上友谊,没有诚实也就谈不上信任。
>> 个人独立不代表真正的成功,圆满人生还须追求公众领域的成功。不过,群体的互赖关系须以个人真正的独立为先决条件,想要抄近路是办不到的。
>>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是自制与自知之明。有人说,爱人之前,必须先爱自己。此言果然不虚,但是我更强调人贵知己。了解自我才懂得分寸,也才能真正爱护自己。
>> 修身是公众领域成功的基础。完成修身的功夫后,再向前看,面前又是一片崭新的领域。良好的互赖关系可以使人享有深厚丰富的情感交流,不断跃进的成长以及为社会服务奉献的机会。
>> 个人生活有缺失,比如浑浑噩噩、漫无目标,只会在偶尔受到刺激时,使你于心难安,想要有所振作,但很快就习以为常、视若无睹了。
>> 我们都知道银行账户就是把钱存进去,作为储蓄,以备不时之需。情感账户里储蓄的是人际关系中不可或缺的信任,是人与人相处时的那份安全感。
>> 能够增加情感账户存款的,是礼貌、诚实、仁慈与信用
>> 这就仿佛如履薄冰,不得不谨言慎行,察言观色。到处都弥漫着紧张的空气,步步为营,处处设防。事实上很多团体、家庭和婚姻中都充斥着这种气氛。
>> 越是持久的关系,越需要不断的储蓄。由于彼此都有所期待,原有的信赖很容易枯竭。
>> 牢记一点:速战速决是不切实际的,建立和维护关系都需要时间。如果因为他反应冷淡或者不以为然就不耐烦起来,那就是前功尽弃。
>> 事实上速战速决的方法根本就不存在,建立并维持人际关系是一种长期的投资行为。
>> 七种主要的投资方式
>> 这里推荐情感账户的七种主要的投资方式。
理解他人
>> 如果你重视一个人,那么必须同样重视他所重视的事情”这个原则,
>> 黄金定律说:想要别人怎样待你,就要怎样待人。
>> 注意小节
>> 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节,如忽视礼貌,不经意的失言,最能消耗情感账户的存款。在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正是这些小事。
>>每个人 的内心都是极其柔弱和敏感的,不分年龄和资历。哪怕是在最坚强和冷漠的外表下,也往往隐藏着一颗脆弱的心。
>> 信守承诺
>> 守信是一大笔储蓄,背信则是庞大支出,代价往往超出其他任何过失。一次严重的失信使人信誉扫地,再难建立起良好的互赖关系。
>> 作为一个父亲,我始终坚持这样一个原则,那就是不轻易许诺,许过就一定要兑现。所以我对孩子们许诺前总是再三思量,小心谨慎,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考虑到,以免因为一些突发状况而让我无法兑现诺言。
>> 明确期望
>> 目标期望不明确也会损害交流与信任。
>> 几乎所有的人际关系障碍都源于对角色和目标的期望不明或者意见不一致。
>> 我们需要明确应该由谁来完成什么样的工作。
>> 如果没有明确的期望,人们就会变得感情用事,原本简单的小误会也会变得很复杂,原本很小的事情也会导致严重的冲突和人身攻击,最终不欢而散。
正确的做法是一开始就提出明确的期望,让相关的每一个人都了解。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不过事实会向你证明,这样做会省去你将来更多的麻烦和周折。
正直诚信
正直诚信能够产生信任,也是其他感情投资的基础。诚信,即诚实守信,既要有一说一,又要信守承诺、履行约定。而体现这种品格
>> 的最好方法就是避免背后攻击他人。如果能对不在场的人保持尊重,在场的人也会尊重你。当你维护不在场的人的时候,在场的人也会对你报以信任。
>> 缺乏诚信会让所有的感情投资都大打折扣。如果一个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那么就算他能够理解他人,注意细节,信守诺言,明确并满足他人期望,仍然无法积累信誉。
>> 勇于致歉
>> 当我们从情感账户上提款时,要向对方诚心致歉,那会帮助我们增加存款:
>> 这种勇气并非人人具备,只有坚定自持、深具安全感的人能够做到。缺乏自信的人唯恐道歉会显得软弱,让自己受伤害,使别人得寸进尺。因此,还不如把过错归咎于人,反而更容易些。
>> 弱者才会残忍,只有强者懂得温柔。
>> 真诚的道歉是一种感情投资,但是一再道歉就显得不真诚,会消耗你的情感账户,最终会通过人际关系的质量反映出来。一般来说,人们可以容忍错误,因为错误通常是无心之过。但动机不良,或企图文过饰非,就不会获得宽恕。
无条件的爱
>> 无条件的爱可以给人安全感与自信心,鼓励个人肯定自我,追求成长,由于不附带任何条件,没有任何牵绊,被爱者得以用自己的方式,检验人生种种美好的境界。不过,无条件的付出并不代表软弱。我们依然有原则、有限度、有是非观念,只是无损于爱心。
>> 有条件的爱,往往会引起被爱者的反抗心理,为证明自己的独立,不惜为反对而反对。有条件的爱反映出爱人者不成熟的心理,表示其仍受制于对方。
>> 而是身为父母,当然会为子女肯上进感到欣慰,这才是无条件的爱。
>> 一对一的人际关系
>> 一对一的关系是人生最基本的要素,有赖高尚的人格来维系,只有管理众人的技巧是不够的。
>> 问题的反面是契机
>> 问题反而是促进和谐的契机。
>> 问题就代表机会——增加情感账户存款的机会。
>> 如果父母能把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看作联络感情的机会,而不是麻烦和负担,那么两代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大大改善,父母会更愿意,甚至是迫切地理解并帮助孩子。
>> 当孩子感觉受重视,亲子之间就建起了一座爱与信任的坚实桥梁。
>> 在相互依赖的环境里,如果认识到产出/产能平衡是效能的要素,我们就可以把问题看作是提高产能的机会。
>> 相互依赖的习惯
>> 我们还将深入了解为什么只有真正独立的人才能够做到有效地相互依赖。
>> 付诸行动
>> 正如身体经常需要食物以保持
>> 健康一样,人际关系也同样经常需要营养。
第七章 习惯四 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 双赢者把生活看作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个角斗场。一般人看事情多非此即彼,非强即弱,非胜即败。其实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不必视为自己之失。
>> 只关注态度和行为无异于隔靴搔痒,关键是要建立一种能突出合作价值的信息和奖励机制,激励个人和部门创造佳绩。
不论你是总裁还是门卫,只要已经从独立自主过渡到相互依赖的阶段,你就开始扮演领导角色,影响着其他人,而有助于实现有效的人际领导的习惯就是双赢思维。
>> 人际交往的六种模式
双赢不是什么技巧,而是人际交往的哲学,是六个交往模式之一,这六个模式分别是:
• 利人利己(双赢)
• 两败俱伤(输/输)
• 损人利己(赢/输)
• 独善其身(赢)
• 舍己为人(输/赢)
• 好聚好散(无交易)
如果赢要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为代价,以至于得不偿失,那么还是“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好。
>> 如果实在无法达成共识,实现双赢,就不如好聚好散(放弃交易)。
>> 双赢可使双方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及共谋其利。要达到互利的境界必须具备足够的勇气及与人为善的胸襟,尤其与损人利己者相处更得这样。培养这方面的修养,少不了过人的见地、积极主动的精神,并且以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与力量作为基础。
双赢的原则是所有人际交往的基础,包括五个独立的方面:“双赢品德”是基础,接着建立起“双赢关系”,由此衍生出“双赢协议”,需要“双赢体系(结构)”作为培育环境,通过双赢的“双赢过程”来完成,因为我们不能用赢/输或输/赢的手段达到双赢的目的。
>> 在双赢协议中,对以下五要素应该有明确的规定:
预期结果:确认目标和时限,方法不计。
指导方针:确认实现目标的原则、方针和行为限度。
可用资源:包括人力、财力、技术或者组织资源。
任务考核:建立业绩评估标准和时间。
奖惩制度:根据任务考核确定奖惩。
>> 正因为对预期结果缺乏信任和共识,才不得不一遍遍地检查和指示,没有信任,就想对下属时时操控。
>> 如果信任存在,你会怎样做呢?对他们放手,只要事先制订双赢协议,让他们知道你的期望,接下来只要扮演好协助与考核的角色就好。
>> 行动建议
1. 想一想接下来你需要利用沟通与人达成一致或得到解决方案的机会。确保你在“敢作敢为”和“善解人意”之间保持平衡。
>> 2. 把时常妨碍你使用双赢思维的障碍都列出来。消除那些属于你影响圈范围内的障碍。
3. 选择一段你想要达成共赢的人际关系。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写下对方对相应解决方案的看法。然后从自己的角度,列出对自己有利的结果。跟对方沟通,问问他/她是否愿意协商,直到达成对双方都有利的结果。
4. 想想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三段关系。试着在每段关系的情感账户中找到使你得到情感收支平衡的证据。把你从这些关系中支取情感的具体方式写出来。
>> 5. 深入地思考你的处事方式。是双赢还是一方受损?这种处事方式会不会影响你与别人的交往?你知道影响这种处事方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吗?衡量一下这些处事方式在你现在的处境中是否有益。
6. 尝试着寻找一个善于使用双赢思维的榜样。他/她是否即使在困难的处境中,依然坚持让双方获益?现在就下定决心更细心地观察这个榜样,向他/她学习。
>> 用双赢态度面对生活,就是说我会赢,你也会赢”。不是你或我,而是我们一起。采用双赢思维是愉快相处的基础,这种信念始于我们是平等的,没有人比别人低一等或高一等,也没有必要这样。
>> 骄傲就是拥有东西不会感到快乐,只有比别人拥有更多 才会感到快乐……相互比较让你变得骄傲:超越别人才能有愉快的感觉。”
>> 使用双赢思维吧。在你所想要的东西和别人想要的东西之间找到平衡。勇敢一点,考虑周全。在家里,和配偶、伙伴或青春期的孩子都使用双赢思维。在职场上,跟上司、直属领导和同事都使用双赢思维。跟供应商、合作伙伴、销售商和客户都采用这种思维。如果很难做到,先从习惯一、二、三开始。明确自己的动机,首先要获得个人领域的成功。这会赋予你双赢思维的力量。
>> 当你培育自己的双赢心态的时候,你将发现一件美妙的事:人际关系变得更容易了。
>> 一)培养双赢思维
>> 请你选择两个重要的关系以评估自己在双赢方面的能力。评估自己在每个关系中在敢作敢为和善解人意的平衡上做得怎样。
>> 二)换位思考
>> 把自己放在对方的位置,明确写下你认为对方对于目前情况是怎样理解的。
>> 从你的角度,写下你认为你赢的结果是怎样的。
直接找到对方,问对方是否愿意与你沟通,直到找到一个双方受益的解决方案。
>> (三)寻找双赢机会的问题
下面的问题将帮你在特定情况或特定关系中开始达成双赢协议。
>> (四)双赢协议
>> 预期结果:
指导方针:
可用资源:
任务考核:
奖惩制度:
>> 经常实践双赢方法的人培育了高度信任的相互关系。为什么?因为他们用对方希望的方式相互对待、相互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