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心的共有媒介
(续)
人不是由物质构成的物体;人是心的活动,是体验场。在传统意义上,“人”这个词语的含义,从另一个有限之心的角度来看就是,这个活动是如何出现的,从主体的角度来看就是,这个物体看起来是怎样的。从内心来看,我们没有一个人拥有作为一个坚实的、定义明确的物体之体验。我们更多的是将自己认知为一个认知场或体验场,以思考、感受、感觉和感知的形式,在自身之内振动,但从来都没有真正凝聚成一个固体、永久的物体或自我。
这个认知场或体验场,一直都倾向于消除它自己的局限,消除任何想要捕捉它、压制它或限制它的力量。存在于所有表面独立自我心中的、对自由、爱、平静与快乐(或幸福)的渴望,只是对这种消除的渴望。友谊是这种消除的催化剂和体现。
“satsang”一词,来自梵语“sat”,意思是“存在”,而“sangha”,意思是“团体”,已经被当代的新不二论运动降级为说话者指导学生的演讲(即:讲经聚会)。最初,这个词语有一种更加深刻和精微的含义,暗示着:生命(或存在)的共享正是这种消除(发生)的载体。在《(新约)圣经》(New Testament)中圣·马太(St. Matthew)表达了同样的领悟:“因为只要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集,我就在他们中间。”在这种聚会之中,我们每个人心的共有本质被放大,作为爱的体验而闪耀光芒。
在清醒状态的层面,我们各自的身心看起来是独立的,就像电影中的角色一样。但正如电影中的角色是同一个不可分割之屏幕的修饰,我们清醒状态下的身心也是如此,它们是能量的放射,来自于同一个不可分割的心之领域,其本质是无限意识。
***
在遇到这条途径之后,一个通常被提出的问题是:“如果万物都出现在同一个意识中,而我本质上就是那个意识,为什么我不知道其他每个人的想法和感受呢?”
尽管每一个有限的心都仅仅体验着它自己的内容,但它同时也是在无限意识的共有媒介中凝聚而成的,是无限意识的一个横截面或局部视图。我们的每一个有限之心,都将无限意识之潜力的一部分带入了现实。如此,我们的每一个有限之心都可以被视作一个球体或场(或领域),它出现在一个共有的、自我觉知的空间中,专注于存在于自己之中的未显潜力。
当两个球体(或领域)重叠的时候,它们就共享其内容的重叠部分;每一个球体中没有彼此重叠的部分,独属于那个球体,于是,就被体验为它自己的私有内容。因此,这是有可能的——所有的心都在同一个意识场中凝聚而成,而且,它们的一些内容是共享的,即:我们所谓的世界,一些内容是私有的,即:想法和感受。
正如我们的想法、感觉和感知都是一个单一的心的产物,因此,没有什么表明我们(各自)的心本身不是一个单一的意识的产物。换言之,正如我们所有的想法、感觉和感知都有一种一致性(或连贯性),恰恰是因为它们都是同一个有限之心的产物,因此,期待所有的有限之心之间会有一种一致性,并非不合理;所有的有限之心都体验到一个共有的世界,仅仅是因为它们都是同一个无限意识的产物。也就是说,意识是有限之心所共有的,正是这一事实解释了我们对共有世界的体验。世界是共有的,因为意识是共有的!
此外,尽管我们各自心之中的一些内容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例如:“二加二等于几?”的想法和“四”这个答案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但其他一些内容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例如:我们当前所具有的想法,以及关于去年暑假的记忆。类似地,意料之中的是,与我们接触密切的人,我们的大部分体验都可能与之有很大的重叠,例如:家人、朋友和邻居;与我们没有接触的人,体验重叠的程度就会少,例如:某个生活在世界另一边的人;无论如何都与我们没有接触的存在,例如:青蛙或蜗牛,体验根本不会重叠。
然而,正如同一个心中出现的元素之间的表面无关性,绝不会损害心的完整性,所以,这些事实,即:一些心之间并不共享它们的内容,例如:生活在地球两端的两个人,或近在咫尺的两个人,无法知道彼此的想法,并不能证明或暗示,这些心的终极实相不是同一个意识之共有媒介。
有限之心的全部只是意识,但意识远不只是有限之心,在当代不二论的表述中,这一点往往被误解,把非二元性领悟误认为唯我论。唯我论是相信,只有“我的”有限之心的内容存在;这是一种精神错乱。在非二元性的视角中,所领悟到的是:唯有意识存在,万物都出现在意识中,被意识所认知,从终极来说,万物正是由意识构成的。
因此,唯意识模型并不排除心的表面多元性和多样性,而是认识到,这种表面上的多元性和多样性,并没有真正让意识本身变得多元化或多样化。同样的道理,我们每个人的有限之心,能够具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和观点,而不损害其单一的、不可分割的状态。换言之,心表面上的多元性和多样性,仅仅从这些心有限且终极的虚幻角度来看,才是如此。正如我们每个人的心现在所体验到的想法或观点,都只是存在于(单一、不可分割之)心中的、全部可能性的一部分,每一个有限的心也是如此,其本身只是(单一、不可分割之)意识中的、全部可能性的一部分。
***
与其想像物体和人是由物质构成的,而物质被认为是存在于意识领域之外,不如去认知并感受,所体验的一切都是心之领域的振动,而心本身是纯粹认知或意识本身的一种修饰(或变形)。这种心的振动场,以物体和人的形式出现在外部,以想法、感受和意像的形式出现在内心,包括我们自己身体的表相。
我们有理由推断,其他人的体验出现的方式与我们自己的一样,也就是说,一个单一的心之振动场,采用了思考、感受、感觉、看、听、触、尝和闻的形式。当我说“其他人的体验”的时候,我并没有暗示,人们拥有体验。人即是体验!只有意识“拥有”体验。只有意识才是体验。这些体验的振动场全都是在一个单一的、没有维度的纯粹意识领域中凝聚而成的,就像无数云朵在同一个空无的天空中凝聚而成一样。云朵中的唯一实质性存在就是天空本身。因此,云朵给予了天空一个短暂的名称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