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好!我觉得我的婚姻一点也不幸福。结婚前,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每天除了上班之外,我可以自由地美容、健身、泡吧、交友,还可以时不时来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可自从结婚蜜月期过去没多久,老公开始对我爱理不理,动不动还吵上一架,再加上我一不小心就做了妈妈,我的生活变得一团糟。每天除了要上班之外,回家还得带孩子、做家务,另外还得每天伺侯老公的衣服、鞋子。更糟糕的是还要小心翼翼地处理与公公、婆婆还有小姑子的关系。另外,两个人为了还房贷和负担孩子的费用,经济上也过得不宽裕,感觉结婚前的美好生活一下子就一去不复返了。。。,我过得一点都不开心,我真不知道人为什么要结婚,我情愿回到前结婚前。。。”
是呀,人为什么要结婚呢?相信人们都曾经问过这个问题,对于结婚的理由也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描述。但如果把这些理由进行归纳分类,我认为人类之所以要结婚不外乎以下五种理由:
理由一:生理需要
这是基于动物本能的需要,在人类社会中,只有结婚才能有最合法安全、最持久、并受到社会广泛认同的性关系。
理由二:繁衍后代需要
为了家族和整个人类的延续,这始终是结婚的重要目的。
理由三:生存互助需要
两个人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着在社会中生存,比单独一个人会提升安全感和生存质量。比如在获资食物与其它生活资料、安全防范、生病护理、体力支持、经济合作、劳动互助等方面,结婚的两个人比单身的一个人生存得更好的概率要大一些。
理由四:文化认同需要
基于人们对婚姻、家庭等观念的认同,有人认为人生来就应该结婚。这种认同对个人来说,常常升华成一种自我认同与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认同在社会中则形成了关于婚姻与家庭的法律、道德与伦理等规范。当然,有时这种认同表现为顺从于父母、长辈和社会中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观念。
理由五:情感交流需要
人类是高级动物,早已经脱离了低级的动物性,形成了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文明的发展,使人类产生了丰富的情感需要。只有结婚才能让两个人如此长久地相处,由相识、相恋到结婚,深度的情感交流应该是最重要的内容。
我们经常说结婚是为了寻找灵魂伴侣,灵魂伴侣自然以三观相合为前提。但婚姻毕竟不是以交流三观为目的,共同的三观只是让深度的情感交流有了可能,婚姻中的幸福感正是情感交流的一种结果。当然,婚姻不只是给人们带来幸福,也同时会带来其他的情感体验。
看了上面五种理由,相信很多人会发现,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尤其是科技与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性爱机器人、试管婴儿与代孕、良好的公共服务与发达的网络经济、越来越宽松多元的文化环境等等,使得上述每一种理由的可替代性都大大增加。也就是说,人们越来越不需要通过结婚也可以有其他的方式来满足上述五种需要。这也就是为什么社会中单身、离婚的人数越来越多的原因。
而一个人思想越是独立,获取资源的能力越强,则TA在满足上述五种需要时对婚姻的依赖性就越小,TA自主选择婚姻的概率就越大。这一点解释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精英阶层选择晚婚、不婚的原因。
在上述五种需要中,相对来说,情感交流需要的被替代性会小一些。所以人们为了满足前面四种需要而“被迫”结婚的情况会越来越少,而单纯为了获得精神满足或幸福感的婚姻会越来越多,寻找真爱成为他们唯一的婚姻目标。
另外,在婚姻中两个人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满足各自的需要,而为了达成各自的目标,双方必须寻找共同点,并进行相应的资源交换。换句话说,你必须有所付出,才能有所收获,有所得则必有所失。当你享有婚姻好处的同时,你也必须承受婚姻的负面因素。比如,结婚让你得到了共处的快乐和体验,但也让你失去了单身时的快乐和自由。如果你不愿意失去自由,你就必然会承受相应的孤独。
总体来说,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婚姻的解放史,人们对婚姻的被动性在逐渐减少,自主性在不断地增加。现在,婚姻只不过是人们的一种选择,如果你足够自信,决心尊重内心的想法,并愿意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那么,无论作出怎样的选择,你都已经拥有选择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