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让我看清了自己和这个世界的距离,我和一些人的落差逐渐变成了一些人和我的落差,剩下那些难以逾越的差距,才是一个人努力的意义所在。
❀
最近迷上了看《奇葩说》,现在已经出到了第四季,感慨自己居然错过了三期这么良心的综艺。
可是打开了第一季的视频,却发现选手们辩论时逻辑不通,邀请嘉宾戏太多,甚至对辩手连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整个辩场吵吵闹闹,和第四季观点鲜明、火力十足的辩论赛完全不是一个水准。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特别崇拜的一个直系学姐,她的公众号因为内容贴近生活,排版优良,吸引了众多读者的喜爱。
刚办公众号没多久,想从学姐那里吸取一些经验,就翻了翻她刚开公众号时的文章。
没想到,那时的学姐大概也是初出茅庐,排版上的问题,文字上的问题和我现在面对的差不了多少。
那一刻我才明白,我们习惯于看向即时的结果,却忽略了太多的过程。那些为人仰仗的光环下,大都藏着一个拙劣的起点。
❀
大学报到的第一天,我戴着厚厚的镜片,留着老实巴交的齐刘海,加上路途疲惫留下的黑眼圈,在各个窗口办理各种入学手续。工作人员全部是衣着整齐的学长学姐,到处都是靓男美女,显得我与这里格格不入。
开学前的军训把每一个人都装点得仓皇而狼狈,看着面容姣好的学姐路过,会不自觉地拉下帽子,盖住自己深浅不一的眉毛。笨拙的迷彩服和雪白连衣裙之间的落差,就像一个尴尬的隐喻,讽刺着自己无措的青春。
每一个刚进入大学的人似乎都和我一样,到处小心翼翼,过去引以为傲的一切在这里似乎都不值一提,舞台上恣意而张扬的学长学姐在聚光灯下完美而精致,其实算算比我们也只不过大了一两岁。自己就像泥潭里一条不起眼的泥鳅,一不小心掉进了看不到边际的汪洋,青春在逼仄的夹缝中沾沾自喜,却被这偌大的自由突然间压得抬不起头。
今天是七月一号,我的大一还有两天就结束了。气定神闲地走在去图书馆的路上,时时会想起一年前拖着行李箱拘谨而惶恐的自己。
一年的时间,新换的日记本已经不再新了,一次次地打碎自己然后重建,日记中破碎的句子已经成文,自我在反复的重建中渐渐成形。不过不到三百天的时间,人生在沉寂的时光里开始逐渐骨骼分明,青春在看似虚弱的外表下却劲道十足,我在自己的世界里指天弄地,逐渐长成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
开学初的落差感还在,只不过有了新的定义。努力让我看清了自己和这个世界的距离,我和一些人的落差逐渐变成了一些人和我的落差,剩下那些难以逾越的差距,才是一个人努力的意义所在。
每一条看似规整的正轨,都有过一个不那么体面的起点啊。
慢慢来,凡事总有过程。
❀
人在遭遇失意的时候,很容易误判事物的价值。
高考前一次又一次地模拟训练中,你因为一次又一次地失败痛哭,结果有一天再坐到考场时你发现,卷子上的题目在那张曾经让你哭过的卷子上出现过。
政治课本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人生中的任何经历,成败与否,都必然有其价值。
就拿写作来说,在开公众号之前我写过一些段子,原本只是抱着宣泄的目的,后来生出了想写文章的想法,那些东西反而为我提供了很多素材。
十八九岁的年纪,大都面临着人生的又一次开始。起点重要吗?当然重要。有多重要?无非是决定了你此刻的高度罢了。
人生向来没有绝对意义的答案,人一辈子要面临无数个重新开始,没有哪个起点能够决定一个人一生的走向。
事物的局部往往是不堪的,拿个放大镜看美女的眼睛,说不定还能看出一坨眼屎。太看重局部,往往被局部所困。
评判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看的不应该是绝对值,而是相对值。放弃有千万种借口,因为起点的卑微而放弃的人,不配称自己有过梦想。
一直相信,所有的努力都会有所回馈,只不过不是任何回报都会按照你所期待的形式前来。
你我都是肉体凡胎,一天捡一粒火星藏进心里,总有一天会发光的吧?
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海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