冫这是二十多年前写的一篇小小说,原载《辽宁青年》,后被《意林》《小小说选刊》等转载,获2005-2006年度全国小小说优秀作品奖。
山上山下包利民 群深处有两座山,每座山上都有一个看林人,他们都很年轻,都想好好干,调回山下。东山看林人小王每天除了照例巡山外,还去山后的空山坡上栽树,勤勤恳恳;西山看林人小李每天也巡山,只是不栽树,小树长大要多少年,他想把力出在这些大树上。
一次两人下山去城里林业局汇报工作,有知情人向他俩透露,要从他二人中选一个调回局里。小王和小李文化相当、能力相若,得到这个消息后回去都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暗地里互相较劲,都想超过对方。可是在山上除了看山护林并没什么可以表现的地方,于是小王更加卖力地栽树,小李也不辞辛劳地统计西山上各种树木的数目和成长情况,以期汇报工作时得到领导赏识。有时两人会在两山的衔接处相遇,客套两句之后,便默默地站上一会儿,然后各自融入自己的那片山林。
又一个春天来了。东山后新栽的树显出一片勃勃生机,小王心里高兴极了。东风开始不停地刮,小王便大早地开始防火灾,虽然现在还没到防火期。而西山的小李却还没把防火列到重要日程上。有几次小王想提醒他,可每次都是话到嘴边又咽下。
又一个春天来了。东山后新栽的树显出一片勃勃生机,小王心里高兴极了。东风开始不停地刮,小王便大早地开始防火灾,虽然现在还没到防火期。而西山的小李却还没把防火列到重要日程上。有几次小王想提醒他,可每次都是话到嘴边又咽下。
没过几天,由于疏于防范,西山着了火,大火吞噬着片片的山林。由于刮的是东风,东山安然无恙。小王暗自庆幸自己的超前意识,心想这次可压过西山小李了。此时小李正率众与山火搏斗,他身先士卒,关键时刻不惜以身体去扑山火,他的精神极大地鼓舞了群众,从而山火被很快地扑灭,保住了大片山林。
这场大火,使西山四分之一的山林被烧毁。在与大火的搏斗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人物。而看林人小李的事迹更为突出,被指定去市里作了重点报告。一时间大报小报纷纷报道,连电视台都来采访小李了。
不久小李便受到上级嘉奖,半个月后,他被调回了市局。东山小王由于防患于未然,所以没有发生山火,也就没有小李那么多动人的事迹,自然依旧留在山上。
五年后,小李步步高升,小王依然在东山看山护林植树,他几年来植的无数株树已绿遍山坡。一次,小李作为副局长去山上察看林木情况,在两山衔接处与小王不期而遇。
两个人站在那里相对无言,一如当年。
满山的树也一片沉默。
《小小说选刊》选载《山上山下》,并把它放在首篇位置上。以下是小小说论坛上的评点:
作者在有意让此文导致一种“岐意”吧,从而让此文具备了无限的思想张力。这是我要所说的第一句话,也是我读完此文的最强烈的印象。读完此文后,很沉重。因为我甚至怀疑了,这场大火是不是“小李”亲手点燃的。要走仕途,恐怕用心胜过卖力。至于 “用心”,往往是那些惯用“歪心”的人更有效。世上本来没有那么多巧合和偶然。世上之所以又有那么多巧合和偶然,也往往是人用私欲和邪心策划和诱发的。当然,也希望我这次想“歪”了。不过,我还是很欣赏此文最后一句:“满山的树也一片沉默”。正是这句话,让此文显得更加厚重和沉重。作者把文章都写了出来,还要他直通通去挑明什么结论呢?顺便说一句,编辑把它放在首篇位置,恐怕缘于读懂了此文的思想内涵吧。
梁晓泉:图省事,从头题说起吧:包利民《山上山下》有资格呆在头篇的位置上。这是一篇用对比的手法反映当前不公平现实的作品,功过颠倒,令人嗟叹,只是结尾似嫌单薄。
天井:包利民的《山上山下》:生活哲学的多样化,给人的际遇带来的结果是不一样,有人对工作轰轰烈烈,有人则默默无闻,不管是哪样,都是生活与工作中要出现的过程。山上山下,其实就是人生的际遇两种环境,有人碰上,有人没碰上,这不能去怪谁,要怪就怪这世道造星的速度。抓住或被人发现了,谁都有可能成为大众之心,当然,一个人自我的努力与展示是最重要的。
杨晓敏(《小小说选刊》主编)《小小说:一个人的排行榜 2006年6月》(截选):
包利民的《山上山下》,放在《小小说选刊》的头题,是因为作品有多义性。阴差阳错的故事结局,福祸相倚的人物命运,我们不能简单地褒贬它的价值取向。疏于职守,却勇于扑火,为此升官,确有取巧之嫌,但思索之余,它却暴露出我们"选仕"机制的弊病。不过,我并不认为对"满山的树也一片沉默"的主人公有所亏欠,树亦如此,其德昭然,夫复何言,我们无须为此掬一捧同情之泪。
(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留言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