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第九章。越来越看不太懂这本书了,总感觉这么近又那么远。阅读也是接受新世界的窗口,总要到陌生的窗口才能接触到不一样的世界。
随着人工智能的深入,教育培训行业的优势在哪里?能够帮助学生快速通过考试的智能学习系统?独家研发的学习路径?还是大数据背景下的学习数据?但好像数字就是冷冰冰的数字,智能学习系统再高级学生吸收不了还是无济于事,速成的财经教育培训的意义在哪里呢?考证之后的后续学习如何衔接?
人工智能蓬勃发展,是不是意味着“人”的难能可贵?在速成教育与飞快向前发展的大环境下,又有多少人能够耐得住性子做教育,搞服务?也许未来“服务”,尤其是“人性化服务”会变得很稀缺。像私人理财顾问就会越来越受欢迎。随着人们财富的积累,多余的财富可以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人工智能催生了在线教育的蓬勃发展,会对“人性化服务”的要求更高,更专业更独特。但“独特”怎么衡量呢?这种比较“感性”的服务能否建立某种标准呢?服务的好坏如何更好的衡量呢?长期看结果,短期过程如何评估呢?
另一个问题,服务本身细碎又不可控,服务人员如何在这一过程获得职业成就感呢?换句专业些的说法就是:教育培训行业服务人员的职业规划该怎么做?如何建立专业优秀的服务团队呢?
好像有太多问题需要考虑,暂时先写在这里,等后面工作中一个个解决。
当下我的首要感受是如果让服务变得快乐(有成就感),或者说如何让学生更开心的完成学习任务,愿意主动去学习。
刺激学习的几个因素:1.迫切想要通过考试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这种属于目标强,自我驱动型的;2.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这种属于过程激励型,需要正向激励强化主动执行的过程;3.离目标的差距大,被迫必须行动——反向刺激型,这一类人首先考试目标要坚定,不能刺激下就更换目标。最生态的学习模式应该是第二种,学习机制的设计能够给学员带来正向的反馈,不断刺激学生付出(学习)是一件让人非常愉悦的事情。
那关键的是怎样让学生愿意主动付出(学习)?一是学习目标要简单易实现,二是完成之后有快速变现(产生正向反馈)的能力,那作为服务人员,这一part怎么做呢?如何评价“个性化服务”的优劣呢?
写在后面:解决方案倒没有,问题一堆还没有想明白,好困呀,晚安毛小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