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公司几个主管之间的关系有点僵,几个人或多或少都向我抱怨对方,希望我作为一把手来“主持公道”。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情,主管之间的不愉快,这种情绪甚至很快会传染到整个组织的普通员工中去。导致整个组织氛围不好,相应的会引起不能愉快工作,无法有效产出。
最初的几次投诉,我都以对各方安抚为主。
但近几天事情出现愈演愈烈的情况,因为一个收入出现大幅偏差,最后查明在各个环节的衔接上出了一些问题,各个环节本身都没有明显错误,但是最终结果就是很大一笔收入没有确认。我让相关负责主管给我汇报事情前因后果和改进计划等,结果在汇报上,尽快汇报前这个主管说责任他担,但实际汇报中,又话里话外把责任往其他部门比如财经甩;然后这个主管和CFO就互相掐架了,指责对方不专业,不担责。然后在这个会上,我也发脾气了,严厉地批评了该主管。
事后,我分别和两位主管进行了长大数小时的长谈:
1.首先从事件本身,分别应该在事件中承担的责任,他们自身的话语陈述,以及从中立的其他人严重感受到的他们陈述的区别。
2.从公司对于管理者的要求,以及作为一名管理者应该起到的带头作用,和类似这种事件在组织中起到的负面作用,让他们更深刻反思自身的差距和区别。也同时明确表态,我作为公司一把手,对于这种事情容忍可一不可再,否则不管业务能力再强,那也只能换掉。
3.抛开事件和岗位本身,以朋友身份深入如何做好职业生涯发展。正好最近看了吴军老师的《格局》一书,我觉得有些观点是非常值得借鉴的,成功人士和不那么成功的人,很多时候就在于格局的大小。格局大的人不拘泥于这些小的事情,而是会在自身某个领域做到极致的时候,尝试去跳出这个圈子。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新东方的俞洪敏本身是非常优秀的英语老师,但是他如果一直做老师,继续提升他的能力和水平,那么可能能把收入从1000一小时做到10000一小时,但是不可能达到今日的成就;而他达到今日成就,就是自身转型从老师转变为校长,那么从老师转变成校长,是能一蹴而就的吗?绝对不是,这两个角色需要的知识,能力是有一定差异的,而只有人不停的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在这个过程中去努力补齐,才有可能跳出原有层面限制,到达一个新的高度。而类似这种矛盾,争论,其实就是他们去反思自身,如何提升自己的好时机。
总体谈下来以后,尤其是关于第三点,他们都有比较深的感触和认可,从一个更高的层面看,这些确实算不上多大的事情,也认可自己在处理上也有不足。于是两个人分别互相进行了道歉,从原来宁可离职也要讲清道理到静下来反思自己不足,如何提升。短期内我看到了可喜的效果,长期还有待检验。
而在这个“主持公道”事件处理过程中,我又真正糅合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从多年前被一次次提拔为各级主管,在主管岗位待久了,原有的岗位基本属于驾轻就熟,自己并没感觉到有什么明显的短板需要去补齐。而从去年被提拔为一把手以后,我发现自己在文化修养水平,对人的理解等各方面还有非常大的差距,需要持续提升。如果不是之前的领导指点和给机会,也许一辈子也不会朝这个方向去思考和努力,那么我的层面和格局也就被限制在那个层面了。而现在这个岗位,也许等再干几年,熟悉了以后,也会有更高一层的挑战去等我自己突破。对自己,对团队,都希望做到,更好的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