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清晨,幽远的钟声久久飘荡,各家袅袅炊烟升起,阡陌交错,鸡犬相闻。清泉寺香火不算鼎盛,檐角的风铃镌刻着岁月风霜。
撞钟的小和尚名唤然,据说是有一日不知何人将一婴孩放在了庙前。老住持抱起婴孩,念了句佛偈: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随即取名为然,带回寺中抚养。叶荣叶枯,一晃就是光阴十八载。
这一日小和尚入山砍柴,虫鸣鸟叫好不惬意。转过一陡坡,忽见一女子俯卧于坡底,小腿血肉模糊。小和尚念了句阿弥陀佛,上前推了推女子,并无反应,当下也顾不得男女大防,背起女子就往寺里跑。
处理了伤势,灌了汤药,女子悠悠醒转,见了拿着药布的小和尚,璨然一笑。小和尚心抖了抖,忽觉有什么生了根,将要发芽。又觉得自己害了病,慌得厉害。
女子名唤芙蕖,是个孤女。捡拾于芙蕖池边,由村民轮流照顾,吃百家饭长大。小和尚点点头,觉着身世和自己一般堪怜,心下又觉亲近几分。芙蕖进山采药,不慎踩滑跌落,断了腿,幸而遇到了小和尚。小和尚又点点头。出家人慈悲为怀,救肯定是要救的。女子噗嗤一笑,小师傅,你一口一个出家人,难道你生来就是出家人么?小和尚默一默,自己还真没想过这事。
一晃数月,芙蕖伤势大好,整日同小和尚一起笑闹,小和尚也多了几分鲜活气息。一日午食,女子放下碗,小师傅,叨扰数月,眼下我已无碍,该是告别的时候了。小和尚手里的筷子一顿,忽地觉着心里空了一块,没来由地惶恐,仿佛儿时眼睁睁看着山猫叼走了自己养的小兔。
晚课过后,小和尚同老住持讲,师傅,我想离开这里。老住持微微一笑,你可是欢喜那女子。小和尚面皮上红了一红,点了点头。她可知?不知。老住持又微微一笑,明日化完斋,你便离去罢。
次日,小和尚端着钵盂,持着竹杖,出门化缘。路过一片芦苇林,小和尚采了芦苇编了一个小篮,想着芙蕖必定欢喜。走走停停到了巷尾,抬头只见一大字,食。阿弥陀佛,施主施个斋饭吧。店主面上笑嘻嘻地,小和尚,你可有物什来换?不,不曾有银钱。店主手指一挑,取走了小和尚的小篮。请入内用饭吧。碧绿的青菜,喷香的米饭,还有一杯甘冽的茶,小和尚心生感激,谢声连连。店主晃一晃小篮,嘿嘿一笑,小和尚,这是你与我换的,吃吧,不当紧。
回到寺中,天色渐晚,西方尚有一丝光亮。小和尚收拾好了行囊,去与师傅告别。到了佛堂,却不见师傅,遂坐于蒲团,闭目微憩。
于一阵灼热中醒来,小和尚睁眼一看,心下大骇,烈日炎炎下自己变作了一条蛇。游了半日,小蛇又饿又渴,竟厥了过去。不知何时一阵清凉,小蛇睁开眼,见一小姑娘两眼清亮,望着自己。小姑娘见小蛇抬头,一欢喜,伸手便想摸一摸小蛇。小蛇见有人要捉自己,窜起来照着那手指就是一口。小姑娘吃痛缩回手,忽然跌坐于地,面色发黑,很快便没有了生息。小蛇甩甩脑袋,发现自己一身的泉水,复又望向小姑娘手中滴水的叶子,又急又悔。
一个激灵,小和尚睁开眼,自己还端坐于蒲团,窗外天色已黑,师傅正在拨烛火,噼啪一个灯花爆开。阿弥陀佛。小和尚心下了然。师傅,我不走了。为何?我与她已两不相欠,何必再生无妄之念。老住持敲了一下木鱼,若无相欠,怎能相见,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该去往红尘,自是各有缘法。
芙蕖下山了,这日春光正好,如女子的笑靥般温暖明媚。小和尚立在寺门前,远远望着女子离去,低低地唤了一声。
芙蕖。
(未完待续)
连载:请点关注!
【原创!禁止抄袭,转载,违者必究!作者:沧澜意】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引用至网络,如有版权方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