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再也找不到儿时中秋节的感觉。
儿时的我们,中秋之夜,兄弟姐妹围坐在一起,吃的是核桃、板栗、柿子、梨等自产自销的零食和水果,再配上一个又圆又大的月饼,吃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一直吃到打饱嗝方肯罢休。
那种感觉一点也不比过年差,吃得开心,玩得高兴,上床睡觉之前,还不忘稍稍摸几个吃剩下的水果塞进书包里,第二天去学校与小伙伴们分享。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每逢过年过节之时,各种美味佳肴、零食水果、糖食饮料可谓是琳琅满目,层出不穷。
不要说吃,就是数都数不过来,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遗憾的是,再也吃不出儿时的味道,更找不到儿时那样的感觉,在桌子上翻找半天也找不到特别想吃的东西。
不要说我们这些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就是三岁小孩,好像对吃的东西一点也不感兴趣,自顾看电视和玩手机,根本就没把中秋佳节当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