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两天去了两次国博,看完了秦汉展,拍了所有的展品和介绍。文物当然让我印象深刻,但我对展览里的小孩印象更深。
博物馆有小孩并不少见,一般是家长带着,或者专门有机构组织一群大人带着各自的小孩观看,还会进行讲解。但这次我看到的情况又有所变化,也可能之前就这样,只是我没注意过,就是博物馆或者类似的组织者会专门针对这个展出题,然后参与的大人会带着孩子拿着作业题或者试卷,在博物馆里找对应的文物,或者文物的相关内容。
因为这是个临时展,而非长期展,这就让人觉得很有心。我估计,如果是外面的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的话,他们可能会专门针对博物馆的一些高质量的展,组织这种专题性的参观和学习,而要做这个事情,他们事先必须针对这个展做足功课,才可能针对这些展出题。也许这是付费的,但家长愿意,他们从来都不怕在孩子身上多投资。如何更好的教育,更立体化的教育,更细致地教育,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
认识一位胡老师,她除了教学生画画,带学生去各种展馆,还经常组织学生和家长去国外游学,领略世界各地的不同风光,参观各国著名的博物馆,对小孩的成长来说,这种体验非常重要。
看到有个小男孩在咳嗽,看起来不大舒服,但还是被他母亲催着跑来跑去,找对应的文物,然后记录,他母亲也不管他咳嗽,这个作业该做还得做。我觉得这略残忍,这展结束还有几周呢,下次看也行吧,但转念一想,人家小孩每天的档期都是满的,下周也是有安排的,哪能随便更改。
拥挤的时候,也会觉得小孩挺碍事儿的,趴在玻璃面前,这么小能看懂什么啊。但我马上就为自己有这种想法而惭愧,每个人对外物的感知是不同的,懂或者不懂都是主观的,和别人无关,你凭什么说别人看不懂。懂是什么?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懂?有标准吗?
这可能就是经常所谓的“赢在起跑线上。”小孩子去博物馆,不一定马上就能提高学习成绩,长大后也不一定就能挣很多钱,但这种潜移默化渗透的是他一生的格局,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么小就接触这些东西,当时可能不一定全明白,但至少看到了听到了甚至记录了,他们的记忆中会有这些东西,随着年纪的增长,他们会慢慢知道这些东西的意义,从而将这种感知和理解融入在他们的成长当中。博物馆丰富的展览,能够帮助他们自小就树立一种对世界的深度和广度的认知,这有助于塑造一个健全和宽阔的人格。
想想很多同龄的小孩这时候在干什么,想想自己这么大的时候在干什么,接触到的世界是多么有限,真是感觉,有些后生很可畏。
人这东西,一代还是比一代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