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成吉思汗雕塑广场的东侧,有一座“海纳百川”的雕塑,再现了成吉思汗广纳善言,知人善用的博大胸襟。雕像中,成吉思汗的右侧便是“万里赴诏,一言止杀,悲天悯人”的道教全真龙门派开创祖师丘处机(道号:邱长春真人)。
丘处机1148年生于山东。1167年,19岁的丘处机幸遇道教全真派祖师王重阳游道山东,遂拜于门下为徒,称为“全真七子”之一,行五。三年后,王重阳带七弟子西行于河北传道途中,不幸羽化。于是众弟子尊师遗训,扶灵返回终南山,于抬灵柩的绳断处安葬。后众弟子结草修庵,守孝三载,始有“绳断宫”,后为“重阳宫”之名。
三年孝满。1174年(金大定十四年)8月,丘处机沿终南山北麓西行,落脚并隐居于磻溪。此处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南,传说为周吕尚未遇文王时垂钓处。在这里,丘处机潜修7年,又到陇州龙门山潜修6年。史载:他“烟火俱无,箪瓢不置”,“破衲重披,寒空独坐”,生活极为清苦,但“静思忘念,密考丹经”,潜心于养生学和道学的研究,并广交当地文人学士,获得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自此声望日隆。
1186年冬,他重返终南山主持“祖庭”(今重阳万寿宫)事务。
1188年,他首先取得当时信奉道教的金世宗青睐,一月内两次在京召见,寻问其长生与治国保民之术。丘处机对金世宗“剖析天人之理,演明道德之宗,甚惬上意”。这是丘处机首次向最高统治者宣传自己的主张,并取得了成功,为丘处机扩大全真教的影响和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无疑起了重要作用。
他在中都留居半年后,当年秋天得到同意返回的圣旨,1189年春,返回终南山祖庭——重阳宫。
丘处机直接继承了祖师王重阳三教合一的思想,阐扬全真旨意。睹尘世之灾难,悟人生之真谛,认为先圣所示之大道,各有旨趣而一理相贯,不相违逆。他曾说:“儒释道源三教祖,由来千圣古今同”(《磻溪集》卷一)。三教大道,皆可救世,适时而用,只是世人执迷不悟,自造忧患。在处世上,他说“和光同尘随是非,化声相待无相洁”,然而“达士随方化有情”(《磻溪集》卷三),就是说达士无除暴惩恶之权,只宜随缘说法,方便行事,弘扬教化,引人向善而已。虽然“众人皆不悟,三教莫能规”(《磻溪集》卷四),而长春真人仍致力干“建德随方料物宜,因时设教从人乐”(《磻溪集》卷三)。
1203年刘处玄逝世,丘处机成为全真道第五任掌教。丘处机掌教时间长达二十四年,直至羽化成仙。期间他在政治和社会上积极发挥自己的影响,使全真道的发展进入兴盛时期。
在丘处机掌教期间。1219年(兴定三年),丘处机应邀赴中亚成吉思汗行营与其论道。这是在宗教史上一个划时代的重大事件,也是丘处机得以实现自己理想与才干的重大举措,意义极为深远。在此之前,丘处机看到金朝国势衰败,乃隐居于家乡栖霞传道授徒,并先后谢绝了金朝与南宋统治者欲请其辅政的邀请。然而他却毅然接受了成吉思汗之邀,不辞数万里艰苦跋涉,西行至雪山(今阿富汗境内兴都库什山)行营,面见蒙古大汗,充分表现出这位道教领袖在政治上高瞻远瞩的洞察力。
丘处机对成吉思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一是宣传“去暴止杀”,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蒙古统治者对所征服地区人民所推行的残酷杀戮政策。
二是宣传济世安民思想,为恢复和发展中原地区社会经济、救济贫困百姓、安定社会秩序做出了贡献。
1227年(正大四年),丘处机在北京长春宫宝玄堂羽化,享龄80岁。
从丘处机的一生来看,他在终南山下前后断续生活了近乎三十年,特别是与户县重阳宫结下了不解之缘。现如今,重阳宫内不少碑文上,对蒙古文化、八思巴文化均有记载,对相关历史、诏书记述详实,对于研究民族大团结确实有着不菲的价值。
可惜的是:丘处机以知识渊博中原文化,诸如孔孟之道引导成吉思汗,才使成吉思汗放弃了攻进中原后大肆屠城掠夺的打算,并且让其子女学习中原文化,以礼御兵。只因丘处机乃一个道教掌教的身份,在儒家文化为主导的宋朝乃至后世,历史上并没有给丘处机一个公正的待遇,实为可叹!
面对“海纳百川”的巨幅雕塑,我的思绪凝重了:为何我们不能像湖北的武当山一样做大、做好“重阳宫”这一道教祖庭的旅游品牌?不能还历史对丘处机一个公正的评价和待遇呢?作为户县人,我们应该再一次解放思想。
面对“海纳百川”的巨幅雕塑,我的思绪跳跃了一下:
古老的从户县走出的全真派掌教丘处机和“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谋定天下,可否为当今搭起“户县——鄂尔多斯”甚或“西安——内蒙古”的旅游文化之桥?
面对“海纳百川”的巨幅雕塑,我的思绪一下子凝注了:我们正在要面对着新的历史机遇,落实“一路一带”构想、实现强国梦,不正需要“海纳百川”的胸怀!
二〇一七年八月十六日整理于草楼
84.h�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