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看了一部电影《至爱梵高》,几百张油画连接起来的作品,看完后甚是震撼。
金色的麦田里梵高对着画板画画的场景,只是画面就让人感觉到安详与平和。那是一种孤独的安详,孤独的平和。
于我而言,人生中难有因什么而让人兴奋快乐的时刻,静默的感受时间却是此间一桩。因此,我常常会在一个人安静的和自我抑或和某一事物静对的状态里获得欢愉。并且已经延伸到,每当我在书里读到那些明显能感受到时间静止的场景时,都会异常的快乐。
刘瑜曾说:适应孤独,就像是适应一种残疾。
但我却更愿意将孤独看作是一种恩赐,享受着每一个孤独寂静的时刻。那是卸下一切与自我独处的时光,这时候,你更能安静地向内心深处去探寻,去思索。而一个人读世界认知的深刻程度,更多的也来源于向内的追索。
我在思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感觉到孤独的呢?大概是当你不再想要那么合群,当你对这个社会开始有自己不同的认知,当你不再在意别人而更关注自己的时刻开始,你开始变得孤独。
人们总喜欢把岁月形容为小偷,它悄悄有走了时光,偷走了我们的青春。我却觉得岁月让我们遗失了很多,单纯的快乐。为什么越长大,我们的快乐反而越来越少了呢?因为越长大我们越明白这个世界是复杂的。以往我们总想融入别人,而现在觉得只想做自己。
近来,越来越不喜欢约朋友们了,一个人独处的时间也逐渐增多。这个改变是在某一天我突然想明白一些事后,自然而然做出的决定。“人生这趟列车上没有人会陪你到终点,其实你也早就知道,他们都会在某个合适的时刻离开你。但在失去所有人之前,希望你能快点找到那个独活的勇气。”在某一天的深夜,独自坐在窗台边,望着昏黄的月亮,我对自己说出这番话。其实在很多个时刻,这个想法都会突然闪现在我的脑海。好像今后的人生都要独活下去了,它从一直以来模糊的预测逐渐变成更为确切的现实。
为何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儿时并不知道什么孤独的滋味,有父母围着你转,有同学老师的陪伴,应该说是被动的融入某一个特定的组织或氛围,当你还没有自主选择权的时候,生活在推着你前进,那个时候你被生活的气息包围,合群,走着既定的路。长大后你发现可以由自己选择交怎样的朋友、穿怎样的衣服、过怎样的生活。除此之外,你不必再合群,对待事情可以由不同的看法,可以不选择所有人都要走的那条路。
当然,一切的特例独行都会付出相应的代价,我也不例外。伴随的思想的成熟,开始与父母们出现代沟,很多前卫的想法和行为,都会遭到不理解甚至是阻难。越发开始觉得,父母再也不是小时候的那片天了,很多事情不能跟他们说也不必说了。身边的朋友也在逐渐减少,就连少有的几个朋友我也感觉到逐渐在失去了。因为各自不同的状态,处在人生不同阶段,不同的时空,彼此生活的重叠越来越少,很难有相同的心境了。即使很怀恋我们在一起陪伴彼此的快乐日子,但当我们走入了不同的人生阶段,势必如同走向两条分叉路口,只能渐行渐远。于我来说,我自己这辆开往人生终点的火车上,上来的少有的几个人,陪伴过我一段旅途,但终将在某个合适的时刻下车,寻找到他的幸福。而我,看着车上越来越少的人,面无表情的,必须要以坚强的心来面对未来更长久的、孤独的岁月。
也没有哭泣与哀嚎,只是明白了很多事情不必再强求。喜欢什么就一个人去做吧,不用找人陪伴,也不必因为没有陪伴而放弃!喜欢什么就买吧,不必让很多人替你做决定;很多两个人完成的事,一个人勇敢地去做吧~不要害怕,在心里这样告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