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时,经常听老师说“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求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勤学苦练,耳朵听得多了,自然而然当成是学习的至理名言。现在我也时不时扮演老师的角色,用这句话去影响自己身边的孩子们。至于孩子们是否理解,是否遵循,就不得而知了。
4月15日,北京大学女博士拟入职北京某街道下辖的城管岗位消息,一下引起很多人惊呼,且热议,并登上热搜。主流观点是大材小用,严重浪费了国家的优质教育资源,这么高的学历入职城管,是怎么考虑的呢?除了考编(编制内岗位)之外,还有其他的考量么?其他的非主流观点则是与城管这个岗位本身的特点有关系。众所周知,城管这个岗位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与民冲突的案例,一方面是老百姓为了生计不得不占用城市的部分街道进行经营,另一方面城管们也因为各级领导的治理要求而严格执法,导致与老百姓的冲突。冲突发生如果造成较大的民怨且引起舆论发酵,结果通常是找一个合同工(反正不是正式工)出来顶岗了事。如果后期政府在城管这个岗位大量的引进高学历人才,充实到基层的正式城管队伍,减少非正式编外人员的聘用,会不会让我们国家的城市治理更加有温度,更加有人情味呢?也让老百姓们有更多的获得感呢?如果真是这样,那是我们所期待的!
如真只是为了考编,那我们再培养我们下一代小朋友们努力读书的时候,该怎样给他们描绘读书的愿景(远景)呢?近代的读书人时刻以“为救国而读书”作为己任而奋发努力;面临百年未遇之大变局的这一代年轻人,又该树立什么样的读书目标呢?难道说是为了“考编”而读书?为了“升官发财”而读书?为了“光宗耀祖”而读书?。。。。。。但不论是为了什么而读书,当下读书环境非常的“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但社会的总岗位需求是有限的,如何保证提供合适的岗位给到毕业的年轻人,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事情。
作为十八线城市里的一员,与土地还离得很近,如果说我们希望找到一条路可以改变目前我们所处的阶层,实现真正的洗脚上岸,似乎除了读书再没有一条更合适的路。所以,无论多“卷”,我们始终坚定不移的相信:读书才能破万“卷”。努力奋斗,克服一切困难险阻,展望明天,才有希望,才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