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阅读原文片段
探究个人观点
古人曾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很多时候,我们在看别人的问题时,思维非常清晰,一旦分析自己的问题,却常常感到找不到头绪。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借力打力”。
案例一:来访者,大三的学生,面临毕业后的选择。
来访者:“老师,不知道我是该考研,还是考公务员,或者找工作?”
我好奇的问:“假如去和你的父母商量的话,他们希望你选择什么?”
来访者想了想说:“他们可能希望我考公务员。”
我继续问:“为什么他们希望你考公务员?”
来访者想了想又说:“可能他们觉得这样比较稳定,工作也体面,可以为家族争光。”
这时候我会问:“对于他们的看法,你怎么看呢?”
来访者会明确的回答:“我不这么认为。虽然公务员工作稳定也体面,但是我觉得我的性格不太适合做那样的工作,而且,我也不喜欢那样的工作性质。”
这时候,我大概就知道,他自己对这个选项的观点了,
接着我会问:“假如用这个问题去采访和你关系比较好的人,比如你宿舍的同学,或者班里的好朋友,他们对你的建议可能会是什么?”
来访者想了想说:“他们可能建议我考研吧!”
我继续问:“他们这样建议的理由是什么呢?”
来访者回答:“他们觉得我平时成绩还不错,考研有些可惜。”
我接着问:“对于他们的看法,你怎么看?”
来访者马上说“其实不是我喜欢学习,而是因为平时除了学习也没有什么可干的事儿。另外,从内心来讲,我并不是那么喜欢学习。”
这时候,差不多可以知道他对考研的倾向程度了,
我接着问:“如果有人建议去找工作的话,你怎么看?”
他想了想说:“其实我不太清楚,应该找什么样的工作,只是觉得现在要找一个好点的工作,太难了,所以比较纠结。”
这时候核心问题已经基本显现,我接着排查,
“那我想问一下,假如有机会找到一个在你看来还算理想的工作,你还会想着去考研或者是公务员吗?”
来访者说:“假如能找到的话,那我肯定不考虑这两个选择了。”
这时候就该收口了:“看来你内心还是有选择的,只是不太清晰,自己要找的工作是什么样的,也不太确定自己是否能够找到那样的工作,是吗?”
来访者说:“是的,这让我很纠结。”
接着,我们就会进入下一个阶段了。“那我们一起来分析,在你看来,什么样的工作是相对理想的,然后我们再想办法,看看可以试着怎样去找寻那样的工作?”
这时候,选择已经不是问题,增加新的行动力,就会成为下一步的核心。
【I】请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
探究个人观点是决策四步法的第三步,重点通过对他人意见的分析和思考来澄清自己的观点,做出决策。这是一种借力打力的做法。
现实中,有时候会存在认知偏差,事情往往关己则乱,旁观者清。如果把自己抽离出来,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思路就会清晰,得到的观点也更加客观准确。并且因为观点是自己一步步分析得来的,行动的内部动机会更强。
套路为:1、就要决策的问题,别人(同事/父母/朋友)会有什么建议?2、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建议?3、对于他的观点和建议,你是怎么看待/理解的?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有一次,刚刚升到大学二年级一个志愿者,曾经问了我跟案例中学生相同的问题。由于当时我刚刚从行政管理岗位到图书馆工作,没有相关的经验和技能,在我的认知里,大学毕业后考研,是最好的选择。就凭自己的认知,直接给了他建议,当然是考研啦,考研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以后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对不同的学生来讲,考研不见得最好的选择,简单地凭自己的认知给答案,是错误的。贾老师作为生涯咨询师,给出的专业引导是正确的做法。
【A2】规划今后的该怎么应用
明天,跟儿子就是否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事,用借力打力的套路,帮他澄清观点。
1、假如你就这件事,如果xxx(他的辅导员)商量,他会给你什么建议?他为什么会这样建议你呢?对于他的观点和建议,你怎么看?2、如果xxx(现在就读学校的学长,他的好朋友)商量,他会给你什么建议?他为什么会这样建议你呢?对于他的观点和建议,你怎么看?3、跟xxx(他的学业导师)商量,他会给你什么建议?他为什么会这样建议你呢?对于他的观点和建议,你怎么看?4、如果xxx(他的高中同学,在另一所大学就读)也遇到了这样的事,打电话跟你商量,你会给他什么建议?为什么会这样建议他呢?
在沟通的过程中,记下他每次回答的关键词,提问结束后,跟他一起总结,澄清他的观点,让他自己做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