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完了序三——序六
对于序三,印象最深的是“瞬间对话”的主体客体互换的描绘。“大师的治疗案例,不但能看到他们理解内心世界的理论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呈现了他们对待生命的人性态度和探讨生命存在的思考方式。”
关于序四,让我感受到了“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读到的既有他们的故事,更多的却是你的欲望、你的幻想、你的自由联想。突然会觉得,自己并没有太多的理论基础,看这样的一本治疗的书籍不知道会不会好。
想起了之前在厦门的经历,自己一个人去外图,看着一长遛堵在大街上的车,其实,感受特别的不好。
序四给我的感觉,好像并不那么好。但我知道了那是个40年前的故事,很希望了解当下发生了什么。
自然,这个世界上会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愿意以一个“优秀心理治疗师”的身份去死。所以他们会花很多时间去做心理治疗,去做督导,去做自我体验,去参加五花八门的培训,去阅读琳琅满目的书籍,去学英语法语德语,去修行道家佛家儒家。他们认为在浪费生命的八万四千种方法中,这是最正确、最高贵的一种。——我不知道有多少治疗师是报着这样的动力,但此刻我的内心是不安的。我似乎一直认为,生命本没有贵贱之分,是人为地在制造人与人之间的区隔。
我们都需要一个身份。而就像序五说的“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同样也不是人类所需要的。”
现代人有生存的独立与依赖的二元悖论。面对必死的宿命,我们怎样让短暂的人生变得有意义呢?其实我有一点点期待看到——正文。
推荐序六,是曾老师写的。就像前几篇序中,他们一直在夸赞慧琦的译文一样,对于一个好的翻译,而且是女性。我好像有一种排斥感,想到了高中时。曾老师好像说过,考不好不是因为你害怕考不好,而是因为你害怕考太好。我以为然。
还没看到曾老师是精分,但是这篇序文让我看见了他的功力。至少在现实层面,我很认同于他的说法。我很喜欢他的行文。在心理层面,有被说中了了的感觉。“教学涉及的是智力和能力,而心理治疗涉及的是人格。人格是支撑智力和能力的基础,在人格基本完善的前提下,智力和能力的发挥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人格不完善,智力与能力再强大,也不可能得到好的使用。”
想到了以前的经历,我以为5年后,学历对一个人的影响会越来越小。但其实,心理上,我们还是会不自觉地评判自己。我特别喜欢我们中学时期的老师,他们的教育不止是教学,也有更多的关于人生成长的指导。
所有的纠缠都是为了离别。——我记住了这样的一句话。想到了自己高中的经历。
(期待正文)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