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花花穿婚纱照真的女神啊!”
我:“什么,花花结婚了?”
同事:“对啊,你没看微信朋友圈么”
其实,真的有几天没看了,最近类似的对话在我身上已经开始增多了。
一两年前,我还是微信朋友圈重度使用者,那会儿刚工作不久,突然告别了很多熟悉许久的大学同学,突然接触了很多新的同事,想要知道离别的同学在别的地方、公司过得如何,也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这些新同事,想要在他们面前展现自己的才华或特点,想要从点赞中获取认同感和存在感。
多好的社交工具啊,拉近彼此的距离,有时候因为前一天看到同事吃了一家好吃的或秀了一下猫猫狗狗,第二天电梯见面就能找到30秒谈资了。
然后,随着同事彼此逐渐认识,同学逐渐远去,家人亲戚逐渐进驻微信,我的微信社交关系开始变得稳固了,这其实意味着:我在朋友圈能得到的新鲜感和好奇感减少了。
我当然不是在说微信朋友圈这款社交工具走向没落了,我想说的只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在微信朋友圈经历这一种类似的心路历程。
为什么呢?
因为微信朋友圈本质上是一种“轻社交”,这种轻社交是介于朋友社交与陌生人社交之间的“熟人社交”,是介于“见面聊天”与“知道彼此”之间的“点赞社交”,是介于“主动聊天”与“被动聊天”之间的“随机社交”。
这种轻社交在我们新认识一些小伙伴的时候就是一个很好的互相“轻搭讪”的工具,如果搭讪好了就可以直接开展微信聊天,如果搭讪不好那就从此告别点赞,甚至拉黑。所以,这个过程就是我们社交关系的过渡阶段,一旦你的社交关系趋于稳定,它的使命就结束了。
点赞所带来的存在感总是不痛不痒的,你迟早会厌倦、会逃离、会失望。
要知道,我们能获得的最大的快乐终究是来源于“深度社交”,人是情感动物,比如朋友、家人能给我们带来快乐或悲伤的情感,这些情感有重量、有温度,在我们的记忆中才会留存下来。深度社交通常在微信或微信群里就能满足我们大部分的情感交流需求。
而另一方面,有时候我们也会通过陌生人社交去倾诉情感,比如很多人会在榜姐微博的“话题”中留下自己最想说的话,表达自己最真挚的情感。因为,陌生和距离,让我们有安全感。有些话,我们不想跟最亲近的人分享,因为我们不愿承担倾诉以后的情感压力。
而微信朋友圈的轻社交则比较尴尬,是很多熟人,既没亲近到能倾诉内心,也没陌生到有安全感。所以,微信朋友圈只能成为我们包装自己、展示自己的窗口,而不适合倾诉情感。
当然,仅仅是“包装与展示自己的窗口”这种方式也是我们社交的一部分“刚需”,正如奇葩说里肖骁说的“装逼使人快乐”,简单直接,人性便是如此。但当我们都意识到朋友圈只是用来“包装与展示”的时候,我们就会渐渐地缩小自己对朋友圈的使用场景。
我的朋友圈里就出现过,有的小伙伴一开始只要出去吃美食就发一次,只要出去旅行就每天秀一次,也有的小伙伴没事喜欢在朋友圈里抱怨一下工作或发一两句失落的对白,但过了一年两年这些人的使用频率都开始下降了。其实我们都能体会这个心路历程,或许是TA忽然发现朋友圈里有比TA秀得更好的,觉得不好意思了;或许是TA秀多了觉得点赞数日渐下降,觉得自己不受欢迎了;或许是TA感受不到这种轻社交带来的“人生意义”了,等等。
我记得我也一时冲动在微信朋友圈发过一些模糊而失落的情感,但遇到评论就比较尴尬了,比如过来问候你“怎么了”的可能只是一个熟人或同事,你没办法向TA具体倾诉情感,倾诉了也怕其他熟人围观;而没有人过来评论或安慰就会更尴尬了,一种在热闹大街上独自流泪行走的感觉,既怕别人看到自己又怕没人过来抚慰。所以,这种朋友圈状态就再没出现过了。
就这样,随着你的、我的、大家的朋友圈社交关系趋于稳固,我们都只在微信朋友圈上偶尔“秀一秀”罢了,旅行的时候秀一两次,真的吃到很爽才秀一次,遇到很精彩的再去转载,遇到真想搭讪的再去评论吧。每天学习工作已经够累了,不能让社交再成为我们生活的一种负担。
总而言之,缺少情感交流的“包装比拼”总是会让我们有一天突然感到失望的,毕竟,我们最想要的其实是:找一个最舒服的角落,展现最真实的自己,体验最质朴纯真的情感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