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三大定律:
第一定律: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二定律: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第三定律: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遇到任何问题,从这三条出发去认识,去思考,去应对,那就我心光明,做到王阳明说的致良知了。
【邹与鲁哄。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之死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对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
“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哄,是战斗的声音。孟子是邹国人,邹国和鲁国发生冲突,邹穆公对孟子说:“这次战斗,我们的干部死了三十三人,老百姓呢,袖手旁观,没有一个为国牺牲的!这些顽劣刁民,我真想杀了他们!但是杀谁呢?这不像聚众滋事,我可以杀几个带头的。对于见死不救,说不上谁带头,也没法把那么多人都杀了。但要是不杀吧,就更加纵容了这种对政府官吏见死不救的行为,我看不下去!您说怎么办呢?”
邹穆公遇到的,是治理国家最失败的一种情况,叫“民心已不可用。”老百姓对政府,没有一点指望,也没有一点感情,政府有什么事要动员大家,根本动员不起来,以至于发展到政府官员在赴国难而死,而老百姓都袖手旁观,见死不救的地步。别说老人倒地没人扶,上级长官倒地上都没人给口水喝。
孟子说:“我们自己的人民,为什么对自己的官吏见死不救呢?为什么对与敌国的交战袖手旁观呢?那一定是我平时对待他们有问题!遇到灾荒年岁,您的人民,年老体弱的,饿死而弃尸于沟壑之中。”转,是弃尸的意思。
“年轻力壮的,就四处逃荒,到其他国家要饭,这样的灾民,几近一千人吧!而这个时候呢,国库里可并不是没有粮食!您的粮仓里有余粮,府库里有余钱。人人都盼着您能救助大家,让大家能死中求生啊!这时候呢,您也是袖手旁观,见死不救,您的官吏,也没有谁站出来说话,给您打个报告,要求开仓放粮,这不是您和整个官僚阶层,暴慢不仁,残虐下民吗?曾子说:‘切切警醒啊!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么对待你!’施恩得恩,施怨得怨,国家对人民的苦难袖手旁观,见死不救,不是一天两天了,人民心中的怨气,一直没有机会发泄,这回碰上打仗,也对政府官吏袖手旁观,见死不救一回,甚至还恨不得你多死几个的心都有。这叫一报还一报,怨不得百姓,还是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如果您能够行仁政,真心关心人民疾苦,您的心意就会传递给您的官吏,他们也会关心人民疾苦,哪里人民在受苦,都来向您报告,都马上想方设法救助。您对老百姓是真爱,官吏们也会对老百姓真爱,老百姓自然也用真爱回报您和您的官吏,自然会爱护他们的上级,情愿为他们的长官牺牲了。”
儒家思想的基本原理,如果说忠恕之道是“第一定律”的话,第二定律,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遇到任何问题,或者别人伤害了我,首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因为在别人身上找原因是没有用的,我们只能改变自己,没法改变别人。要想改变别人,也只能通过修养自己,率先垂范,教化带动他人,这就是第三定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大学》里提出来的,全文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共八条,叫“八条目”,大家都熟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熟悉格物致知,不过就很少有人记得中间还有两条“诚意正心”。我倒觉得,诚意正心是所有的基础,只有从诚意正心出发,才能体会忠恕之道,体会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重要的事重复一遍——儒家思想三大定律:
第一定律: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二定律: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第三定律: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遇到任何问题,从这三条出发去认识,去思考,去应对,那就我心光明,做到王阳明说的致良知了。
我的孟子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中华书局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中国华侨出版社
《孟子正义》,焦循,中华书局
《孟子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