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的细雨,落在屋顶上,清脆的声音在夜里很清晰,节奏很舒缓,却演绎一股寂寞的味道,从瓦片缝中汇成孤寂的细流,一直持续不断地流向屋檐。在这样的夜晚,有一个耐不住寂寞的灵魂在自我拷问,思考关于人生的本源论、宇宙论,也是一种别致的享受。
叔本华说:“每人都把自己视野的极限当做世界的极限”。此言非虚,由于视野的局限、知识的狭隘,当今已鲜有独立思考之人。无论是娱乐圈的花边新闻,还是引爆公众认知的社会热点,我们所在乎的从来不会是事实,而是整件事情的观点、立场,于是在这样的娱乐狂欢中,每个人都似乎有权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指指点点,发表貌似经过深思的言论,全然不顾事件背后的逻辑和证据,煽动性的言论和猎疑似的态度充分占据了话语权,真理不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变成你我皆可解释、阐述的信条。
全民狂欢的背后说明了独立思考能力的缺失,而造成这种能力丧失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点:
1、情绪堵住了思考的源泉
八月二十日发生的徐玉玉事件痛彻心扉,在被骗子诈走学费之后徐玉玉以生命为代价付出了惨痛的教训,甚至学富五车的清华教授也在骗子的小阴沟里翻了船,试问:“果真是骗子的骗术高明吗?”我想答案自然显而易见,缘何悲剧依然层出不穷,大概跟情绪有关。众所周知,人是群体动物,人更是感性动物,我们对待一件事情作出的判断很大程度上并非取决于自己的学识、经验,而仅仅是虚无缥缈的情绪体验。在感情中,女性的这一特点显露无疑,在择偶时我们多半选择耳听爱情,一旦男性情话连篇,女性便极易做了感情的俘虏,不假思索地将身心全盘托出,视对方为可以依靠的忠实伴侣。这种缺乏思索、仅凭情感体验作出的选择,其结果好坏便只能交给运气,若是不幸,所托非人,或者遇人不淑,便有可能用余生慢慢体悟自己亲手种下的恶果。
2、偏见是阻碍思考的有力武器
2016年7月年轰动一时的八达岭长城老虎伤人事件一时间众说纷纭,在媒体爆出当事人是因为母女发生口角而下车引发意外之后,网络上关于当事女游客的身份引起了网友的兴趣,许多网友自发充当了人肉搜索,被咬伤女游客及其过往的种种劣迹被一一扒出,当事人被冠上“小三”、“职业医闹”的恶名,而这也在一时间成为了网友们口诛笔伐的情绪宣泄口,当事女游客成为人们深恶痛绝的“小三代表”。事件演变到后期,剧情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翻转,当事人在解释自己下车的原因时提到自己只是误以为已经出了园区,因而下车招致了一场意外。网友们在尚未弄清事情真相时就妄加评论,上演了一出“舆论猛于虎”的闹剧,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悲哀!
特意去查了一下关于“偏见”的定义,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这样写道:“偏见是指根据一定表象或虚假的信息相互做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现象,一旦产生偏见又不及时纠正,扭曲后或可演变为歧视。”由此可见,信息的不充分摄取是导致偏见产生的主因,而涉猎愈广博,偏见愈减少,趣味也愈纯正。
3、思维懒惰是放弃独立思考的表现
进行逻辑缜密的思考前需要做充分的准备,掌握足够的基础信息(包括额外学习知识来构建必须的理论基础),梳理出清晰的脉络,不断推敲每个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得出结论。
很多人会在这个过程中轻易采信未经证实的信息,并忽略有矛盾的逻辑关系,最终导致结论错误。把事情想透彻,就是抓住事情的本质。而我们极大多数人在应对一件事情时会变现的急不可耐,妄图用“不假思索”来证实自己思维逻辑的清晰与智商的高超,其结果则正好相反,中国的教育方式在传授给我们实用知识的同时,也在彻底摧毁着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教育的悲哀,也是这个时代里每个人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