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多人都知道,速成,这是一个很诱人,同时迷惑性和欺骗性都很强的概念。
很多人都会被市面上销售的那些“速成班”、年化收益率达到10%以上的理财产品以及一些所谓的成功学的书籍所迷惑,其实这些都是速成的概念里面的东西。
但是这些并不能表明我们就没有办法去掌握那些我们喜欢的、感兴趣的但是又不熟悉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了。
恰恰相反,正是我们相信,学习任何东西都不会是开始就会的,所以也就会在刚开始不太熟练的时候有更大的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这就需要我们掌握一些基础的知识。
迅速成功是不可能的,但是迅速入门就不仅是绝对可能,而且还绝对必要。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在理解了为什么迅速入门是如此的重要以及如何快速入门之后,我们就会对万事开头难这句话有更深刻的理解了,因为这句话其实还隐藏着下半句,那就是虽然开头确实难,但是开好了头,后面的事情就非常的好办了。
我们在学习一门知识或者一项技能之前,一定会提前对这项知识做一个提前的了解。
深入了解在学会它之后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这样就会给自己提供很强的动力让自己去学习它。
然而有时候我们会停留在仅仅是一直在准备资料,了解别人怎么学习,有没有技巧等等,但是就是没有开始自己的学习。事实上,不开始行动,准备再多都是虚无。
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决定了学习一门知识以后,就要尽快的开始。
学习一项技能的关键在于,要尽快开始这个刚开始学比较笨拙的过程,而后要尽快度过这个笨拙的过程。
开始这个笨拙的过程,就是走出自己的舒适区,离开自己熟悉的领域,去探索那些现在未知的但将来一定会有用的领域。
我们都知道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很大一部分人却不愿意接受这个初学时很笨拙的自己,不愿意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因为我们都已经是成年人了,觉得自己无论在哪方面都应该可以独挡一面,害怕别人知道原来这些很简单的知识你居然不会,害怕丢面子。
但是如果之前没有学过,无论我们年龄多大,脑子里面对于这些知识的概念和那些初学的小学生是没有区别的。
我们所拥有的只是一些在学习其他知识的过程中所总结的学习技巧,只是在开始学习以后我们可能比年龄小的人学习的速度快一些,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还没学就比别人知道的多了。
因此我们需要接受刚开始的笨拙,但又相信只要自己学,就一定会学的很好的。
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需要求助或者请教别人的问题,这些问题就属于自己不太熟悉的领域,属于自己舒适区之外的东西,而且心里也明白掌握了这些技能,就会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能解决许多这一类的问题。
但是很多时候或者是因为懒惰,把问题一拖再拖,或者是碍于面子,不好意思相比人求助,亦或者是因为自己不太擅长与人沟通,害怕求助别人给对方带来麻烦,反正就是不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主动学习这些解决问题的技能,只是在焦虑,焦虑的过程中还是一直在干自己熟悉的事情,而不愿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来迎接这些挑战,解决遇到的困难。
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不愿意开始,不能迅速入门,不愿走出舒适区的表现。
在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开始接受新的挑战之后,就要开始不断的行动。
也就是在掌握了最必要的技能之后,就马上开始行动,而后就要把主意力放在不断的改进之上。学习知识的过程必然是漫长的,但是对于投入其中,专注于学习并且享受获得知识的快感的学习者来说,时间将会飞速的过去,此时的自己会深切的感觉到时间之宝贵。
在我们不断的攻克一个又一个对自己来说比较大的难题之后,我们会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这就是学习所带来的正向反馈,这样的反馈会激励我们更加的投入到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
因为我们坚信如此学习下去,我们将来一定会取得自己想要的效果的。同时践行过程中不断的解决困难,才是真正帮助我们打牢基础的过程。
学习一项知识,我们需要在迅速掌握了入门的知识之后,思维里面加入一个长期的维度,如果关注了长期,我们就会了解进步和提升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就可以接受开始的时候哪个做的不那么好的自己。
我们需要做的便是要迅速展开行动,迅速入门,然后就是不断的试错迭代,不断的改进,不断的进步。
因此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们要乐观的接受遇到的各种困难,当面对这些我们不熟悉的难题的时候,高兴的想,很幸运,我有又机会学习一项新的技能了。
在积极的走出自己的舒适区,直面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会快速入门,掌握了最少的必要技能之后就开始行动,而后就是要把注意力专注在不断改进之上。
接受刚开是那个做的不好的自己,同时坚信如此做下去,将来的自己也会成为现在看到的那些已经很牛的人的样子。
这才会真正的实现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