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在杂志上阅读到很多前辈们写的回忆高三的文章,每篇文章我都能很轻易地感知到他们蕴藏在文字中的情绪,仿佛来到属于他们的那段兵荒马乱的岁月,一种异常奇妙的感觉。然而纸上承载的记忆终究是别人的,而不是属于我的,所以早早便暗下决心高考后也一定要写一篇文章来纪念我的高三岁月。
可惜高考过后总是有一大堆借口来逃脱,直到现在终于要动笔了,因为再不写我怕来不及了,怕留下的遗憾更多,本以为自己的记忆力很好,但它终究敌不过时间的侵袭,有些场景已经开始模糊淡化了,所以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储存住那些属于我的点点滴滴,当我记忆模糊重新浏览这篇文章时,它能作为一个引子,唤醒深藏于记忆深处的宝贵……
(一)
2015年8月1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刚刚才度过读书以来最短又最难安心的暑假的我们正式开始备战高考。回到学校,突然很惊奇地发现大家口中不再抱怨这假期太短,取而代之地是尽最大努力快速进入课堂模式,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原来我们早已在心里做好了准备。
“记住你们是高三生了,是学校里的大哥大、大姐大,现在离高考还有……你们要……”我们一边看着自己桌上的书,一边听着年级主任在广播里鼓舞人心的话语。我们提前一个月上课,我们高三了,我们头上多了一座名叫“高考”的大山,这是外界告诉我们的信息,外界说我们需要一种叫紧迫感的东西,不需要与高考无关的任何东西。
其实我们早已有思想准备,作为学校理科三个重点班(一个直升班,两个重点班)之一,毫无疑问,年级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我们身上,而我们都明白只有比别人更勤奋努力才能对得起这份荣光,而我们也是这样做的。
八月份是一年中太阳最毒辣的一个月,也是我高三这一年中过得最压抑的一个月。我们的教室在高三专属“雁芳楼”四楼,当上一届高考结束后一个星期我们就搬进来了,虽然上面还有两层楼顶着,但依然阻挡不住热浪的侵袭。
教室里到处弥漫着燥热的气息,特别是下午的第一节课刚上课那会,汗滴扑打扑打地滴在书本上,经常老师一讲完课,再加上我们一上完课就冲上讲台将他包围问问题,等到我们心满意足散开,老师才能迈开脚步,这时他早已汗流浃背,而我们也满头大汗,接着就能听见教室各处响起的扇子搅动空气的声音。
我至今为止都能很清晰地记住那幕场景:中午一点十多分在火辣的阳光下从宿舍走到教室(6、7分钟路程),走进教室,身上的短袖也已湿透,不敢大声抱怨,因为教室里还有几位同学趴着桌子在睡觉,还有几位更早到教室的在认真地刷题,没有一丝声响,所以再热也只能缓慢扇扇子。我一直都很佩服这些同学,要知道中午教室不比宿舍,风扇是会停电的,直到一点三十分才开,我在宿舍睡午觉都能热醒,但这些同学中有人高中三年都是中午不回宿舍,在教室学到累了才趴着休息十几分钟(我们班只有一个外宿的),对我而言那是一种煎熬吧。
但我觉得那时对我而言最可怕的并不是这股热浪,而是教室里那份让我很不喜的压抑感,犹如心灵被一层雾霾笼罩。那个月我们上课时老师提出问题基本没同学回答,有也只是很微弱的声音,不是不会,而是我们突然喜欢上沉默这个词;下课后也不再有同学结群去教室外玩耍,取而代之的是匆匆上个厕所,然后回来在座位上安静地看书或刷题,你能想象下课后的教室静悄悄的场景吗?
对我们而言好像多讲一句话都是浪费宝贵的时间,要知道我们以前可是很活跃的理科班,不管上课下课都有说有笑的。
我觉得那时我们的状态可以用一个词形容——死气沉沉,物理老师说她受不了我们这群孩子这样,班主任仙子说我们患上了高三综合征。所以老师们想方设法地鼓励我们,拼尽全力在课堂上讲几个不太冷的笑话,所幸我们可能也意识到这种状态不对,神经绷得太紧,在高三第一次月考过后,我们开始恢复以前的模式,我仿佛听见老师们松一口气的声音,我也放心了,幸好只有一个月,要是高三一年都这状态,我会疯掉的。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高三学子三点一线的生活常态,宿舍-饭堂-教室,有同学说我们很辛苦,外面的繁华与我们无关;校运会开始了,我们只参与了开幕式,没有观看比赛的资格;学校区域的卫生打扫不属于我们,我们只负责学习就好;但时间是等价的,既然我们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多一些,就必然会减少其他的时间投入,然而他们不知道其实我们还有课堂上的缤纷色彩。
语文课上,老师在讲台上唾沫横飞,而我们在座位上更多的是在看杂志,到了后期才比较多人听讲,更多的是老师的自娱自乐;
数学课上,闷骚的李老师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讲解题方法,缓慢没有波动起伏的语调,总觉得是数学老师们的通病,他们都有做催眠师的潜质,不过偶尔间的小幽默、害羞的笑容真是很萌,让我们无比喜欢;
英语课上,美丽的英语老师说话总是欲言又止,可能是因为她英语太好而语文太差,总是说错话,让我们大笑不已,所以说话前要很慎重的思考。英语课上放的电影也曾是我们枯燥课堂的调味剂,但高三这一年放电影的次数寥寥无几,这让我们很伤心,所以每次一有机会我们都会起哄“电影……电影……”;
物理课上,和蔼可亲的物理老师对我们而言是妈妈般的存在,脸上总是挂着一道灿烂笑容,我们早已被她的笑容所感染,复杂深奥的物理题目也能让我们冲劲十足去探索,课堂上也是有说有笑,经常会把话题扯远,这大概是我们上的最积极活跃的一门课。还记得快高考时,她还叫我们以后回学校没地方住时,可以去她家,她会给我们煮她拿手的面;
化学课上,地中海发型的化学老师是一个很傲娇的人,在课堂上讲知识点总是高昂着头,总以为我们什么都不懂,我们经常应承着回答“是是是是……”老师你是没看到我们早已在下面笑趴了,还有看到剪完头发后的老师走进教室,我们都会相视一笑,至今还没想明白为什么会头顶中间空出一个圆形区域,周围被一撮毛围着?
读书十二年来遇见的最好班主任,没有之一,也是我们的生物老师,我们亲切地称呼她为仙子。我们备战高考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身边的同学,关心着我们的家长,教导我们的老师们,而班主任无疑是与我们接触最多的存在。
她需要时时刻刻关注着我们,当我们士气低迷时,她会鼓舞我们;当我们在某次考试中发挥不顺、心情郁闷时,她会主动找我们谈话,开解我们的思想;当有人在冬天穿着拖鞋没穿袜子来上晚自习时,她会呵斥要么穿袜子要么别来晚自习,情愿我们在被窝里呆着;当我们学习最紧张的时候,她会叫我们去看钟表展览,放松一下自己;当我们陷入瓶颈、难以突破时,她会在课上播放励志视频,让我们继续保持冲劲;当我们……我们一直都这样觉得,仙子绝对能成为很棒的演讲者,对事情有自己独到的见地,又能流利地效果绝佳地帮我们“洗脑”。
就这样,时间飞快的过了半年,各种小测,各种考试轮番轰炸完,我们在学校度过了中秋、国庆、元旦,直至第一学期结束,在家里与家人过了一个开心的年,就这样迎来第二学期。
(二)
不知道为什么很多变革都巧妙地避开我们这一届,但不知道是不是幸运我们遇见了历年来最短的第二学期:竟然不足一百天。学校只好将往年来声势浩大的“百日誓师”无奈地改成“八十八天誓师”。
那一天下午,学校体育馆响起了我们庄严又神圣的呐喊:“我宣誓……!”一千多号人的声音响彻云霄,回荡许久,宣誓完毕每个人都是精神饱满、面色潮红的样子,一扫之前眉宇间透露出的疲惫,黑眼圈都显得不那么明显,没错,我们是打了鸡血,高考越来越近了,我们越发珍惜时间。
上午第四节课上完,铃声一响,我们好像化身为飞人博尔特,一群人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饭堂(高三教室比较远),每次都能第一批涌入饭堂,然后以最快速度风卷残云般吃完。在路上,每次都会有学弟学妹们讶异不解地看着我们,曾经我们也这样无法理解,但现在我们懂了。
我们宿舍八个人,但平均下来每个人洗澡时间不超过五分钟,还有我们基本上没有等人的习惯,因为我们不舍得去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在这上面。冲刺阶段,每一分每一秒对我们而言都是无价,浪费是可耻的。所以你能看到我们在教室熄灯后还会开着台灯继续学习到宿管点名才回宿舍的场景,你能看到我们竞走当正常走路的场景。
我们全力以赴地去拼搏,去努力,去挤海绵里的水,因为我们知道世界上最痛苦的事,不是失败,是我本可以。
每次体育课上,我们总是尽情玩耍,尽情挥洒着汗水,宣泄着压力,上完课后,我们的笑点好像低到尘埃里,一点点的动静,脱口而出的话语都能引起全班的哄堂大笑,我们格外珍惜着这越来越少的体育课。晚上上床睡觉前,尽管灯已熄,但我们在宿舍里总会扯七扯八,开开玩笑,直到宿管阿叔来说,才乖乖上床睡觉。
很多人都会说高三很苦,但当我们身处其中时,好像真的没有这样的感觉,虽然每个人都会有心情的跌宕起伏,思想的激烈斗争,但我们早已习以为常,可能这一年养成的模式已成为我们的习惯吧。
重量级的考试基本都在下学期,首先到来的是英语听说考试,因为它,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一句话: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随后市一模、广一模、广二模、市二模接连轰炸,我们的神经被锻炼的越发坚韧,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强,思想的准备也已充足,也让我们看到原来我们还有这样的一面——可以跨越重重的荆棘,可以爆发出巨大的潜能。
当时做的最疯狂的一件事就是给班上每位同学写了一封信,把自己想对他们每个人说的话都说出来,并感谢他们这两年的陪伴。这是我为自己选择的与过去认真告别的仪式,一场仪式,很多时候是给自己一个契机去迎接一个全新的开始。
伴随着同学的祝福鼓励,家长的叮咛关心,老师的过往经验,我们终于迎来被成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
高考前课程结束的最后一天,我们对所有指导我们、陪伴我们两年的老师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谢谢他们的不辞劳苦,一句“您辛苦了!”是我们最厚重的话语。不会忘记当我们唱《当》”让我们红尘作伴,活的潇潇洒洒……“时,化学老师的泪洒教室,害得很多女生也哭了;不会忘记语文老师的那首祝福诗。
我们每个人都好像在用一年时间来画一幅属于自己的画,每一次的测试都能让我们画上几笔,现在它离完成就差点睛一笔,高考就是这最后的关键一笔,我们都渴望画出最好看的画作。
高考前一晚,没有过多担心与紧张,宿舍里互相祝福后上床睡觉,我很快就入睡了,没有过多杂念,睡得很安稳。
2015年6月7日、8日,我们等待了许久的日子,高考如期而至,听说这两天有特殊含义,”录取吧“是对我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取得最后胜利的希冀 。
6月7日,检查了一遍证件与文具,然后前往考场,安检、核对、发卷、阅卷、铃声响起、开始答卷,就像平常时考试一样,考试时间总是很快过去,铃声响起,一天考试结束。
当天晚上,最晚离开教室,关上教室门,在走廊前望着天空,凝视着闪烁的繁星和明亮的月亮,心想:明天一切就结束了。
6月8日下午5点,考试结束的铃声准时响起,考生疯狂地冲出教室,我耳边响起许多鬼叫的声音,走出教室时深呼了一口气,笑了笑对自己说:“终于结束了!”然后微笑着与每一个认识的人打招呼,很多人都笑着说:“考完了!”虽然也有人喜极而泣,有人狂跺脚欢呼,但我没有想象中那样的无比激动,我们也没有传说中狂撕书的壮举,不过,一路上好多笑脸飘过。不管结果如何,我们至少都坚持走过来了。每个经历过高考的人都值得拥有掌声,听说经历过高考人生才是完整的。
高考结束当晚,在一场象征着离别与新生的盛大仪式“毕业聚会”上,每个人脸上扬起了阔别许久的轻松笑容,我们毫无顾忌地大笑,争先恐后地与老师、同学合照,肆无忌惮地宣泄着积压已久的情绪,不管之前熟悉还是不熟悉,至少在那晚我们心与心的距离是最近的。
有人醉酒奋力与每个人告别,我没有喝酒,想说的话早已经说了,只是认真地默默凝视每个同学,想再次将每个人的样貌牢牢记在心里。
聚散终有时,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我笑着与几名同学拥抱,心底默默祝福她们,随后有人选择去唱K,有人选择回家,更多人选择回宿舍收拾东西和聊人生;我们这时的选择是不是代表了什么,我不清楚,但一段繁华就此落幕。
(三)
高考过后第17天,终于明白原来等待成绩是一个比高考更痛苦更煎熬的过程,查到成绩那一刻,心却突然平静了,无喜亦无惊,遗憾每个人都会有,但默默地看着屏幕上凝聚了我十二年读书岁月的三个数字,更多的是有点小悲哀;
高考过后第25天,高考成绩出来后第二次回母校,回去拿档案,再一次与同学小聚了一下,然而接连两次人都没齐,缺席了好多熟悉的身影,有种预感我们可能再也聚不齐了;
高考过后第97天,最晚开学的我正式踏入大学这个小社会的大门,贴在我们身上的标签已经是“大学生”了,我们需要踏上单人旅途,独自去领略属于各自的精彩;
高考过后第100天,朋友圈如潮水般涌现出一大波怀旧和矫情的文字,原来我们都会如此用力地怀念高三这一年,校服再丑,我们也穿不上了;
高考过后第117天,早已习惯了假期不回家的我们趁着国庆放假狠狠地玩耍了一天,邀了很多人来,但人仍是那固定的十多个,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
高考过后第135天,微积分老师在讲台上谆谆教导着洛必达法则,认真注视着他,莫名有点失神,一阵恍惚,脑海中浮现出高三在课堂上传纸条的情景,回过神来,微微一笑,继续认真听讲,原来只是有点想念帮我传纸条的两个可爱逗比同桌;
高考过后第154天,在高考后第一次如此全力以赴心无旁骛地想做好一件事,结局却不尽如人意;
高考过后第158天,到目前为止,人生之中第一次真正意义地通宵,阔别多年的“第一次”喝酒,原来我的有些观念开始土崩瓦解了,人真的会变,这应该是好事吧;
高考过后第185天,原来曾经身经百战,连“高考”这个大boss都无所畏惧的我们,竟然会恐惧一个曾经嗤之于鼻的叫“期末考”的家伙,不挂科也能是一种追求,以前我们可敢想象?
高考过后第205天,2016年元旦这天,在键盘上一字一句的敲下这篇文章,不管写的好不好,总想在茫茫人海里,有一方天地来安放我的高三青春岁月,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心心念念的高三这一年从这一天开始,有了无法阻挡的蜕变,它有了新的称呼,请叫它“那一年我们的高三”;
并不只是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当我们在地图上不再是重合的一个点,当距离阻隔了陪伴,想念也一样是最长情且最深情的告白。
冷亦蓝有本书叫《我不怀念你,我只怀念有你的往昔》,但我想说:我很怀念你们,很怀念有你们的往昔。“这”与“那”之间安放的是我们回不去的美好青春岁月,然而青春还在继续,我们最多只能稍作停歇,转身挥挥手,然后继续我们未完的旅行。
未来会怎样我们无法预知,但现在嘛,我过得还好,你们呢?
写于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