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高中政治课本上曾提及王阳明,说他是唯心主义,我似乎就对他没什么好印象了。这几天看完冈田武彦的三卷本《王阳明大传》,只能说王阳明此等人物,竟然未曾遇见,感觉之前的很多时间,都因为没有了解这个人物而荒废了。
如今梳理对王阳明的经历,从中得到自己的发现。
一
王阳明十几岁的时候,对五个领域进行尝试,不断学习,也不断试错,为他二十几岁立志于儒学排除了其他可能。
我发现王阳明的学习路径非常正确,就是不断尝试,不断试错,然后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找到值得追求一生的事业。
十几岁的王阳明其实最应该学习的就是儒学,因为他老爸是状元出身,身边就有很好的学习资源。可他偏偏不那样做,他要尝试跟他老爸不一样的领域。
他首先沉溺于任侠之学,希望自己可以做一个侠客。学了一段时间发现,做侠客不能作为一生追求的事业,不太靠谱。
然后他学习射箭武功,也觉得不值得持续学习下去。不过当他结束这段学习的时候,他的射箭技术已经很高了。四十几岁带兵打仗的时候,他在赛场上三射三中,士卒们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再去学习词章,读诗歌辞赋,写辞赋诗歌。然后他又停止了,他从中也找不到让自己安身立命的价值。当然,他的诗歌其实也写得不错,他每到一个地方,非常喜欢写诗表达感受。
因为他的身体情况,于是他又去学习道家的神仙修炼。洞房花烛夜,他跑到一个破庙跟一个游方道士打坐了整晚。就是因为他此时的身体力行,他对儒释道有着非常的了解。
最后他又去学习佛教,但是佛教要他抛弃世俗而专心修炼,这让他觉得无论如何也做不到,他割舍不了对亲人的牵挂。孝,是王阳明认为的每个人身上都具备的良知。
从王阳明的学习路径看,他的五溺之学完全符合认知规律。谁知道自己的最爱是什么呢,如果不去试试看?
二
王阳明最后还是锁定在了儒学,而且他要学习的儒学不是仅仅为了应付科举考试,他开始就立志要做一个像孔子一样的圣人。师塾的老师听了他的志向,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立志这事儿真的比较重要。最后如他所愿,他真的成了名副其实的像孔子一样的圣人,连他的教学方式也跟孔子一样。
在立志于圣人之学前,他其实还尝试学习了程朱的理学。为了领悟格物致知,王阳明对着自家院里的竹子格了三天三夜,都病倒了也没领悟到二朱学说的真谛。于是他果断放弃了理学,专心于圣人之学。
二十几岁的王阳明,在人生最美好的阶段,醉心于儒家之学,和朋友们立志恢复孔孟学问。虽然前两次科举他都没考中,但他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那个时候他已经开始提出“心不动”的理念。
“心不动”这事儿真的也很重要。你想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在别人嘲笑他、奚落他时,他竟然能够做到“心不动”,根本没有被他人言语影响到,心智何其高!当然,这个高心智是跟一个人的学问修养有关系的。
三
三十几岁的王阳明其实并不是个幸运儿,他被贬到当时的蛮夷之地贵州龙场,而且在去的路上九死一生。但是王阳明就是王阳明,三十几岁的过程里,他最大的收获就是龙场悟道。
就是在我这个年龄里,身在文明未开化之地的王阳明突然顿悟了,他打通了生死观,又如佛祖在菩提树下的觉醒。
很多的人都仰慕一个真正的大儒,不厌弃穷乡僻壤,来向他学习,入门做他的弟子。一个圣人就是这样,他虽然在落难中,却依然有自己的成长,并且将自己身上的光照亮周围的世界。
在龙场,他的心还是不动的,甚至有点愉悦。而他身边的童仆郁闷极了,都快得抑郁症 了,因为文化不同,生活不便,也几乎看不到什么希望。王阳明反过来伺候他们,给他们讲笑话,逗他们开心。
不要把王阳明看成凡人,他的心早就经过了学问的浸润,早就在圣人的修行中柔软而宽厚。
四
四十几岁的王阳明被形势所迫,竟然做了行军统帅,而且次次获胜,建立了伟大的军功。
军功这事儿是武将们梦寐以求的,是文官们可望不可即的,却被一个大儒轻易得到了。其实说是轻易也不对,首先是王阳明年轻时就对兵法比较感兴趣,还认真研读了《孙子兵法》,平时也对边疆兵事很关心,十几岁二十几岁没事儿时就喜欢上疏给边事提提意见。
研究兵法这事也很平常,纸上谈兵的主人公赵括也是熟读兵法,却成为历史的笑柄,三国里的马谡也熟读兵法,却最终失了街亭,被诸葛亮挥泪斩首。王阳明在研读兵法之外,也没进入过行伍之中锻炼过,连一天军人都被做过,但他就能将研读的兵法成功用在实践中,因为他在圣人的修行过程中早就看透了人心。
王阳明不但获得了一次军功,还多次获得。他最大的军功其实是在紧急中顺势而为的,他仅用35天时间就打败了筹划十年的宁王之乱。这不是运气好就能解释的,并且整个战争结束,官军才伤亡几十个人。
从小时候整治自己的继母开始,有人说王阳明就喜欢用计谋,不过他从来没把计谋用在非正常用处上。一个书生学问如此之大,还能把计谋用得那么好,这在历史上是少有的。曾国藩打仗靠笨功夫,他非常不善于用计谋,刚开始打仗时损失惨重,被逼得都想跳湖自杀了。
五
晚年的王阳明最终确定了自己学说的核心概念“致良知”,开始更加自信地传播他的”心学“,最终成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圣人。
不过他终究也没遇到一个贤明的君主,在乌烟瘴气的明朝中后期备受摧残,比清末曾国藩遇到的委屈还多,最后病死在征战的船上,还被朝廷佞臣厌弃。
王阳明去世时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是呀,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他在这个世上已经体悟很多了,他用自己五十七年的生命在知中感悟,在行中实践,并认为知行应该合一,作为世间人中极品,文章、口碑都在那里摆着呢。
他的学说从来不是书斋里的寻章摘句,他提出”事儿上磨练“,每个人都可以在事儿上磨练自己。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是磨练自己的最好时机。磨练什么?磨练心性,磨练修为,磨练学问。
小结
王阳明一生过程中总是显得不太平凡的方法路径:
1志向比较远大。他开始立志时就奔着做圣人去了,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始终朝着一个高尚的目标前进,并且充满使命感。你朝着什么方向走,世界基本上都会在那儿给你开路。
2有着打通儒释道的学问。学问越大,私心越少,犯错就越少。王阳明能够将研读的兵法成功用在军事行动中,主要就是他的学问太大了。曾国藩也是靠学问打仗的,但他前期指挥湘军捉襟见肘,父亲去世丁忧在家期间,才狠狠补了老庄的道学,再出山打仗就顺利了很多。
3事儿磨练的理念很好。他认为个人的修行,要在具体事件、具体经历中去磨练,不是在山中道观里,也不是在书斋里。王阳明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做圣人,关键是在事儿上磨练。他一边打仗,还一边讲学,当朱宸濠被浮的消息传来时,他没有任何愉悦的神色,继续讲学。他已经把自己磨练得如此完美,近乎神人。
4注重心性的修炼。王阳明年轻时的五溺学习,其实也是注重心性的修炼,射箭、打坐、格物,你能感觉他的很多事情都能指向心性的修炼。他很早就做到了,外部世界如何不影响到自己,而自己的精进和修为又不离开外部世界。在仓促之间兴义兵对抗宁王的反叛时,你就知道心浮气躁的朱宸濠如何被沉静睿智的王阳明短时间内生擒。事儿是浮在上面的,人才是背后的主宰。
5追求一生的学习精进。“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知道这个道理的人很多,懂得终生学习的人也很多,但真心行动的人寥寥。罗马西塞罗也早告知普通民众:只要一息尚存,就要不断学习,自我提高。但学习向来被认为是苦差事,一从学校离开,就以为自己应该苦尽甘来了,得到自己应得到的东西,还要补偿自己以前学习受到的苦。王阳明似乎根本不会走进普通人的认知误区,他中了进士都开始做官了,下班之后读书到很晚,他老爸不得不交代仆人把所有的灯都拿走。晚年时,王阳明才提出他学说的核心概念,然后写文章、讲学,一刻都没停下来。
我在曾国藩之外遇到王阳明, 但此等人物,现在才遇到,也算是迟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