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和乌鸦是好朋友,刺猬告诉乌鸦,大家都以为我浑身是刺很厉害,其实我也有弱点,我的弱点就是柔软的肚子。有一天,乌鸦被狐狸抓住了,乌鸦为了活命,就把刺猬的弱点告诉了狐狸,狐狸放过了乌鸦,遇见刺猬就朝它的腹部攻击,刺猬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被狐狸吃掉了!到死,刺猬都不知道自己的弱点是怎么被狐狸知道的!
可见,在我们与朋友的交往中,并不是把所有的东西一切都可以与朋友分享,适当的自我表露可以增加彼此的感情,不当的自我表露可能会给你带来困扰甚至灾难。在《沟通力:高效人际关系的建设和维护》一书中,对自我表露这块的分寸拿捏有更专业的见解。
《沟通力:高效人际关系的构建和维护》这本书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沟通与交际,包括沟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八个要素,自我感知、倾听等内容。第二部分是面向公众的沟通与交际,8到12章都是讲演讲的,从演讲主题到怎样写演讲稿。第13章讲关系的建立到破裂,第14章第15章讲不同场景中的沟通,包括求职和面试哦!这篇文章讲的自我表露,也是属于第13章中的内容。
本书共有3位作者,威廉·J.瑟勒(William J.Seiler)是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沟通学系教授,担任沟通学系主任20余年。玛丽莎·L.贝尔(Melissa L.Beall)是北艾奥瓦大学沟通学系教授和教育研究人员。约瑟夫·P.梅泽(Joseph P.Mazer)是克莱姆森大学副教授、沟通学系主任。三个人都是教授级作者,《沟通力:高效人际关系的构建和维护》是教科书级别的沟通教材,目前已再版11次。
一、自我表露是一种随着关系变得更紧密而不断调整的互动。
在这本教科书级别的教材里,对自我表露是这样定义的:自愿把别人不太可能知道的关于自己的信息分享给他人。就像刺猬告诉乌鸦自己的弱点是腹部一样,是自愿的。
自我表露是有两面性的,自我表露,或者自己愿意分享他人不太可能知道的关于自己的信息,可能像说出自己的名字一样简单、不惧威胁性,也可能像表露自己至深的感受一样复杂、充满威胁。充满威胁,就是如果乌鸦不被其他动物抓住,也许乌鸦就能一直保守这个秘密,但是只要乌鸦被任何一个想吃刺猬的动物逮住,它都有可能出卖刺猬。把关乎生死的秘密告诉了别人,本身就有很大的风险,这是不明智的。
而在生活中,过度的自我表露也是不合适的。
小梅大概七八岁时,有一次,去奶奶家玩,奶奶热情地拿饼干给小梅吃,小梅平时在家很少能吃到,奶奶还让小梅坐在小板凳上,认认真真地给小梅梳了两根头发辫,每当梳子穿过发丝,小梅都能感受到奶奶真真切切的爱,于是,她忍不住问:“奶奶,你这么好,为什么我妈还总说你坏话?”
奶奶的手停顿了一下,问:“你妈说了我什么坏话?”
年幼的小梅绘声绘色地把自己知道的全都告诉了奶奶。
后果是没过多久,奶奶就和妈妈大吵一架,小梅说的那些话从奶奶嘴里说出来狠狠地攻击了妈妈,由于妈妈在家里经常说奶奶的坏话,她也不知道是爸爸说的,还是小梅说的,否则,小梅肯定跑不了一顿打!
看到这里,有些人可能会说,这算是“自我表露”吗?这是“缺心眼”!
对呀,没错,“自我表露”过多,本就是“缺心眼”,看看身边多少人,在酒桌上,三杯酒下肚,什么心里话都敢说;再想想有多少人被恭维着戴上“高帽子”,透露了多少秘密;还有多少人,气氛一到,和同事吐槽老板的私事私德……你以为你为什么升不了职,加不了薪,有时候根本不是能力、资历的问题,而是,坏事的是你的嘴——毫无遮拦的“自我表露”,降低你的靠谱度。
二、我们要建立和维持关系,自我表露是必不可少的。
《沟通力》一书是这样写自我表露的作用的:
1、自我呈现。是一种有目的的自我表露策略,勇于展示特定目的下的某些方面。比如东方朔自夸的自我推荐,或者找工作面试时,你就需要展示你良好的一面,或者我们想和别人建立关系,我们也会向别人呈现我们的某些我们认为能吸引别人的特征,这一点在一段关系的开始时,更加明显,一般只有开端良好,才有继续的可能。
2、关系建设。我们通过自我表露建立和维持关系。通过闲聊或社交对话自我表露,是我们与他人建设关系的一种方式。我们不知道对方是谁,我们不会和他建立关系,通过自我表露我们慢慢了解彼此一些,才有可能使我们的关系更进一步。就像公司里很多同事,我们不了解时,只知道他的名字,那交往可能就只是点头之交,然后过了段时间,你们一起搞了项目,那段时间的相处会使你们更亲近,如果彼此合得来,你们可能就会成为朋友,一起逛个街吃个饭。
3、宣泄。自我表露的沟通可以是一种释放或宣泄的形式。当我们心中,堆积着一些情绪时,我们总想找个人,找个地方宣泄一下。书中说到,这种自我表露的好处是,使我们不再独自面对某个问题,并能获得同情或帮助。有时候只是倾诉一下,心情就会好很多,而有时候,就是很巧,你倾诉的那个人正好可以帮你的忙。
三、但是,有时候我们又不能表露太多。
1、尽管完全公开可能是一种坦诚,但它也可能是有害的、危险的、不明智的或无知的,也可能对一段关系而言是有害的。
2、隐私界限似乎是常识,但在一段关系中,双方并不是总能有这个意识。尤其是处于恋爱同居中的男女,有些人在分手时并不明智,把对方的信息发布在网上,给对方造成难以承受的痛苦。建立边界,是为了自我保护、控制信息的流动,以及避免被攻击。
3、女性倾向于向她们关系密切的人表露更多的信息。
4、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倾向于遵循类似的自我表露模式。
5、这里提到了修辞敏感,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沟通形式,它可以应用于过于开放的自我表露可能有害的场景。书中举例是,你想告诉你的朋友他需要更多的睡眠,因为他每天晚上都在外面鬼混,然后上课睡觉,你没有告诉他你真实的想法,而是提到了一个你在网上读到的关于一个司机睡眠不足导致车祸的事。修辞敏感的人可以平衡他们的自我利益和他人的利益。
四、适当自我表露的建议
自我表露必须基于个人判断,并没有什么严格的规则可依照,关键是要随时关注并保护自己和他人,自我表露的越多,有时候可能就越过了隐私的边界,如果一段关系的边界被侵犯或跨越,可能会导致关系紧张。
1、使用合理的自我表露。虽然坦诚的关系是种理想的关系,但重要的是要认识到情境的约束。书中介绍了一个小时候偷东西被抓,后来要竞选公职这个故事,如果说了,可能会失去竞选的机会,如果不说,再被别人举报起来,倒不如一开始就说出来,至少说明没有撒谎。也可以这样理解,如果,能确定不会被举报出来,这件偷东西的事情最好不要说出来。
2、让自我表露成为一个双向的过程。单向的自我表露是不健康的,要想这段关系持久、健康,就要双方都互相自我表露,就像青春期时女生们会和好朋友们透露暗恋对象,都知道彼此的小秘密,使双方的关系更亲密。
3、根据情境和对象情况进行自我表露。当我们表露自己时,要想到会被背叛的风险。我们要仔细地将表露的信息与对象和场景相匹配,就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
4、考虑多样性。自我表露的适度性和开放水平因文化、群体和个人而异。我们向谁表露多少以及何时表露,都要考虑这些差异。
5、开城布公。坦诚地与他人分享我们的感受、关切和秘密,是自我表露的核心。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可能伤害到我们或他人的信息公之于众。
6、根据个人判断进行自我表露。 最终自我表露必须基于个人判断,而不是严格的规则。如果使用得当,自我表露应该是我们在进入和维持某段关系时最敏感和最有意义的沟通形式。
这些建议看似条条框框,其实,归纳起来也就是,自我表露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判断,不要让自己因为过于自己表露,而处于被攻击的形势。我们想和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先保护好自己。
非常感谢威廉·J.瑟勒(William J.Seiler)等三位作者共同著作了《沟通力》这本教科书级别的书,让我们在沟通遇到迷茫时有据可循,有理可依。
用书中我最喜欢的一段话结尾吧,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可以与之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人,因为这通常会提升自己的幸福和个人满足感。自我表露是我们能接受的最敏感、最美丽的沟通方式,但必须小心而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