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和鲁迅一起过日子”的这些日子里——读《鲁迅日记》的日子中,让我尤为惊叹的是一个群体,即“绍兴人才”。
通过鲁迅先生1912年5—7月三个月的《日记》,我发现经常与鲁迅先生交往的有16人(其中,书信交流2人),他们是蔡元培、董恂士、许铭伯、许寿裳、蔡元康、张协和、杨莘士、谢西园、钱稻孙、胡孟乐、杜海生、俞英厓、陈公猛、王叔眉、陈子英、刘楫先。
鲁迅先生交往的这16个人,有三个显著点,首先是均为“浙江籍同乡”,其次是“绍兴籍居多”,再就是多有“留学背景”。
下面,我们就逐一认识一下,1912年时的他们是怎样的人。
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教育家。清末翰林,曾参加反清革命,光复会会长,后加入同盟会。1907年留学德国。1912年回国,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聘鲁迅到教育部任职。教育部由南京迁至北京后不久即辞职。当时是鲁迅先生的最高上司。
董恂士(1877-1916),浙江杭州人。1902年在日本留学时从事反清活动,光复会主要成员。1912年任教育部秘书长、次长。是为鲁迅先生的又一上司。
许铭伯(1866-1921),浙江绍兴人。许寿裳的长兄。时任财政部佥事、盐务署会办等职。当时与鲁迅先生为同乡好友交往。
许寿裳(1883-1948),浙江绍兴人,教育家。鲁迅先生在日本弘文学院的同学。1909年回国后,任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教务长,曾邀鲁迅前往教书。民国成立后向蔡元培推荐鲁迅入教育部。教育部迁京后受任教育部佥事、科长、参事。当时是为鲁迅先生的老同学、老同事和现同事而密切交往。
蔡元康(1879-1921),浙江绍兴人。蔡元培之从弟,光复会会员。与鲁迅同期留学日本,回国后授法科举人。1912年5月与鲁迅等自绍兴至北京。当时是为鲁迅同乡、留日同好而密切交往。
张协和(1873-1957),浙江海宁人。鲁迅先生在南京矿路学堂和日本弘文学院时的同学。1909年回国,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教。1912年后为教育部佥事、科长等职。是为鲁迅先生老同学、现同事而密切交往。
杨莘士(1883-1973),浙江吴兴人。曾任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教员,与鲁迅同事。1912年任教育部普通教育司科员、科长、视学等职。当时为老同事、现同事而与鲁迅先生密切往来。
谢西园,浙江绍兴人。江南陆师学堂毕业,曾留学日本。民国后在北京陆军部任职。是为鲁迅同乡和共同陆师、留日背景而交往。
钱稻孙(1887-1966),浙江吴兴人。钱玄同之侄。曾留学日本和意大利。1912年任教育部主事。是为鲁迅先生同乡同事而密切交往。
胡孟乐(1879-?),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同期留学日本,后在山会初级师范学堂同事,1912年间为教育部普通教育司主事。是为同乡、老同事和现同事而密切往来。
杜海生(1876-1955),浙江绍兴人。1910年任绍兴府中学堂监督,曾聘鲁迅往该校任教。1912年参加教育部临时教育会议。是为鲁迅先生同乡、老同事而往来交互。
俞英厓(1876-1955),浙江绍兴人。1912年为吉林延吉知事。因事到北京时认识鲁迅而交往。
陈公猛(1880-1950),浙江绍兴人。光复会会员。留学日本时与鲁迅相识。民国初年在北京财政部任司长、参事。当时与鲁迅先生为同乡交往。
王叔眉(1875-1941),浙江绍兴人。民国初年任福建闽侯知事。与鲁迅先生为同乡交往。
陈子英(1882-1950),浙江绍兴人。早年在日本与鲁迅、许寿裳等从孔特夫人学俄文。1910年任绍兴府中学堂监事。与鲁迅先生为老同学、老同事而书信交往。
刘楫先,浙江上虞人,数学教师。鲁迅在绍兴府中学堂任教时的同事,因此而书信交往。
由以上列述不难见出,“绍兴籍”人士即为11人,让我非常慨叹:绍兴多出人才,真是文化宝地啊!
我想,有一天,一定要去绍兴,在那里住上三、五月,仔细地挖掘一下其人才辈出的根本原因和原理。
1912年,鲁迅先生32岁,正值青年时代的黄金智力期,与文化同根、学问相当的青年才俊共同切磋、往来交流,该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呀!
同时,我们也必须深切地认识到:与什么样的人保持密切交往,是非常能够影响和塑形一个人的思想饱有与精神气质的!这不是一般的问题,而是关乎人生样式、涉及人生命运的大事项。
人这一生,无论伟大与庸常,不都是取决于社会关系吗?而这社会关系中,不是最在于和什么样的人紧密交往吗?
在我的周围,少有鲁迅先生那样思想与文化的杰出才俊,所以,我选择了细读深交《鲁迅全集》。如此,该是一种最为上乘的“人际交往”吧?
与什么样的人交往,决定个人的历史印迹、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这个人生规律,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和真切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