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归来》余音未绝,《大鱼海棠》再起波澜,无论是电影宣传前期掀起的热切关注,还是上映后微信空间里的评论轰炸,无一不彰显着我国观众对国漫电影的无限期待。当然,关注度如此高的两部电影,自然是好评不断抑或恶评如潮,每天都在被空间朋友圈里的评论轰炸着。但在下认为,在国漫崛起是大势的环境下,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去思考《大圣》《大鱼》两部电影所代表的意义。
《大圣》距神作足有一步之遥
《大圣归来》还在宣传期时,不少观众视它为国漫崛起的曙光,然而事实上它似乎也能承担起这个名头,不少观众从影院里出来后表示:“有生之年能看到这样的国漫啊,洒家这辈子值了!”
在下对《大圣》的评价是:好作品,但距离神作足有一步之遥。“足有”和“一步之遥”两个词看似挺矛盾,但在下觉得应该用在这里。
1997年,《大圣归来》的导演田晓鹏所在的公司接到了《西游记》部分剧集的制作,在当年的创作工作中,田导独立负责其中四集的生产监制,这是他第一次与西游记结缘。而这部在我们这一代人心中留下了美好的童年的动画片,并未给田导带来多少触动。1999年,他于北京创建了十月数码动画工作室并担任艺术总监,真正开始了致力于原创动画和三维动画电影制作的导演生涯。
《大圣归来》上映后,不仅在国内获得赞誉,在国外也获得了观众肯定,不少日本观众纷纷表示“这真的是中国可以做出的动画?”,而《黑客帝国》的制片人也质疑它“真的没有好莱坞参与吗”。在这个以好莱坞为发声者的动漫电影世界里,能有这样的评价已实属不易。从这一点来看,《大圣》的出现毫无疑问是我国动画电影崛起的一个重要标志。
其实《大圣》的故事非常简单,就是一个猴子打败反派拯救了两个小孩的故事。它是在我们已熟知的世界观,即从小就耳熟能详的西游记世界观里,重新再构建的一个故事,这样做优点在于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再构建一个世界观让观众接受,难点在于在熟悉的世界里创作出一个打动观众的故事。从评论来看,它无疑做到了后者。
于在下而言,《大圣》的故事和《悟空传》有异曲同工之处,孤独的猴子,反抗的正义,冲破枷锁,融石成铠,挥焰为袍,二者故事都有反《西游记》原著宗教的意味存在,试图以人性的角度去重新还原解读经典。好的故事是电影的灵魂,二者都留下了令人感动的故事,但《悟空传》更胜一筹。于是受无数重解读经典的作品洗礼的观众们,在面对《大圣归来》这样一个令人感动,但不足以令人震撼的故事时,心里自然觉得有某些缺憾,承认《大圣》是个好作品,但仍谈不上神作。
无论如何,在国内动画电影经《雷锋日记》《喜羊羊》等的炮轰后,《大圣归来》是一缕徐徐吹来的清风。在下认为,如果后人将我国动画电影发展历程编成历史,《大圣归来》必定载入其中。
《大鱼》距《大圣》仍有一段历练
2016年7月8日,午夜凌晨踏进影院,零五分《大鱼》开始,一点四十七分电影结束。《大鱼》首映的第一天,在下和几个同学去影院赶上了第一场放映。
在下对《大鱼》的评价是:画面音乐加分,台本配音扣分。从影院出来后,两点零三分刷空间动态,才知道《大鱼》导演是在下的学长,椿的配音是在下的学姐。即使是这样,在下还是给这两项负分的评价。
众所周知,国内优秀剧本资源匮乏,能拍摄上映的少,能引起大众关注的更是少之又少。《大鱼》导演梁旋庄周一梦,于是有了《大鱼》的雏形。将《大鱼》搬上荧屏后,迎来了无数观众对剧情台词的吐槽。生硬的台词设计,突兀的镜头切换,失败的人物塑造,无数新人导演会犯的错误在《大鱼》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但是在下看来,《大鱼》有其可取之处,在于它构建了一个十分有趣的世界观。每个人都是鱼,“其他人”掌握着人类世界的自然规律,故事遵循着海底“其他人”所生活的世界的规则。尽管观众也许不能从电影中很完整地知晓这个世界观,但作为一个新人导演的作品,勇于挑战构建凝缩世界观,并也还算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点是值得肯定的。关于《大鱼》的世界观,简书另有一篇文章有其独特的解读。喜欢思考的各位可以前去一看。来自Moore M://www.greatytc.com/p/49f0057f8559
众所周知,《大鱼》画面音乐皆是外包外国的。但是在此,在下要告诉各位,外包工作在最近欧洲手绘动画电影制作中,是很常见的。
八十年代末,中国上海有一批来自上海美术电影制作厂的优秀动画师分散到了以深圳周边为主的几十家商业动画公司中,中国动画外包业的第一波高潮就此掀起。他们拿着上万的收入,为美、日制作原画,实质上只是劳动密集型的作画,即所谓电影的中期环节,在这样的外包工作中,中国动画的创造力就这样渐渐消弭。
《大鱼》外包工作成果——精美的画面,就真的全是外国的功劳吗?
答案是否定的。再精美的原画,也需要脚本分镜。分镜属于前期,作画属于中期,前者需要更多的创造力,后者属于劳动密集,前者是我国为海外动画打工三十年渐渐被消磨不见的能力,后者是打工三十年国内不乏原画创作人才的工作。于是在《大鱼》这么一个缺乏资金缺乏人力的作品制作中,他们选择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前者。当然从结果来看并不能使所有人满意,但这是外国人开始为中国动画制作打工的一个讯号。我们不能因不是很满意的结果而怒骂剧组没有诚意,而是要明白他们还没有足够的创造力去完成他们宏大的构想。
尽管《大鱼海棠》骂声一片,但是它所传达的信息仍然十分重要:开始独立构建世界观的勇气,把重心转移到创造方面,开始让外国给中国动画打工。在Anitama的一篇评论中,作者将《大鱼海棠》称作结构性改革的先驱者,也是由于《大鱼》像我国企业一样,将重心转移到创造力而不是单纯的劳动制作的这一特点。
只是能力尚浅,仍需历练。
被强调数次的中国特色
在《千与千寻》《功夫熊猫》等许多被他国采用中国元素的电影大热之后,似乎我国文化部、制作者、观众们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中国特色去打赢暂时领先的他国动画电影。
于是《雷锋日记》有民族英雄,《喜羊羊》有低龄向原创角色,《秦时明月》有秦时风骨,《大圣归来》有重读西游,《大鱼海棠》有逍遥一梦。
于是制作者绞尽脑汁重翻典籍走遍山河,生怕电影的某个细节不属于中国;于是观众在期待和狂喜中等来宣传片,一一细数哪些元素属于中国。
于是我们可以感觉到,无论是《大圣》还是《大鱼》,都有一个特征:重读历史或从经典延伸重新演绎。同时这也是国内整体的动漫趋向。
在《大鱼》宣传片出来的时候,许多网友纷纷吐槽抄袭《千与千寻》,也有网友回击“不认识我国传统元素”。
在下不去辩驳《大鱼》到底有没有抄袭《千与千寻》,只是觉得被无数人强调的中国特色,无数的人却对它如此没有信心。
中国特色是什么?那是从祖辈血肉奋战留下来的只言片语,那是古人口中传诵的经典古籍,那是猿人时期就留下的龟甲符文,那是前人们用以自己的生存方式、巫术信仰、思辨智慧一代代流传进化而来的,专属中国人骨子里深深刻着的无法言说的东西。
中国元素就是元素,中国文化就摆在那里,也许我们走过的历史告诉我们这些东西多数失传,任何人拿来用就用了,可是为什么我们最终确定那是我们的?
因为有了它们的传承,有了它们其中蕴含的智慧,才塑造了今天的我们,中国人的思考方式,刻在骨头里无法剥离。
就像日本的樱花,只有日本才能赋予它最美好的诠释;就像美国的英雄,只有美国才能刻画出最热血的精神。
而属于我们的文化,也只有用我们的思考方式,才最能将它展现到淋漓尽致。
请对我国动画再多一点点信心,那么多热爱动漫的观众,那么多日夜创作的画手,那么多动画荧屏后的工作人员,最终世界会知道,专属中国的文化他们拿去用,还是读不懂。
以上仅是中国动画
以上仅是在下对于搬上荧屏的动画的一些看法,事实上,国内漫画的发展之迅速,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国内漫画不仅数量多,更新快,质量也在不断上升,如《子不语》《精灵之蛋》《山海师》等。
已制成动画剧集的良作亦有不少,《画江湖之不良人》《狐妖小红娘》《罗小黑战记》等皆获得不错的评价,在此不一一提及。
搬上荧屏的良作还有一名曰《魁拔》,可惜当年并未如《大圣》《大鱼》般引起大范围关注,最终宣布无限延期,止于3部。在此希望此作能再次出现在荧屏上,圆导演、制作人员、魁拔迷的一个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