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王小波逝世二十周年,有幸拜读《黄金时代》,特以此文纪念他。
《黄金时代》由《黄金时代》,《三十而立》、《似水流年》、《革命时期的爱情》、《我的阴阳两界》这五篇中篇小说组成。故事的主人公中都有王二这个人。但在《革命时期的爱情》序言中,作者就阐述为:“在作者的作品里,他有很多同名的兄弟……”。
我认为在《黄金时代》这本书中,作者最想表达的是爱和性的自由,以及知识分子思想的自由和遭受的迫害。
爱和性的自由:《黄金时代》中,陈清扬一开始没有搞破鞋的时候却被人叫做破鞋。但与王二真的搞起了破鞋的时候,却没有再被叫做破鞋。用王二的话讲就是伟大的敦友谊。最后当两人分开的二十几年后再次相遇。他们再次搞起了破鞋,但也只是最后一次。王二问她当时的交代材料内容是啥。使得上级没有怪罪他们。她说:“她做这些事是因为她喜欢,做过这事和喜欢这事大不一样。”因为她相信在那一次王二亲吻她的肚脐以及她被拍屁股后。他们的搞破鞋不是通奸,而是出于真正的爱的自由。
在《革命时期的爱情》中,x海鹰从一个帮教王二的团支书沦为与王二产生性关系的伴侣。其实只是她内心的受虐心理在作怪。她渴望那种被强奸,被虐待的感受。而王二只是配当一个施虐者。而相反,王二与那个姓颜色的大学生在一起时,他体会的才是真实的性欲,爱的自由。虽然他们的第一一次并不成功,也没有第二次。
而在《似水流年》中,线条与李先生(鬼头血肿)的故事,又从侧面体现女性对性自由的渴望。线条没有如近代女青年那样的矫揉造作,对性的压抑,而是勇敢的去爱,大胆的去爱。她的行动:给李先生写纸条,去李先生工地探望,邀请李先生到宿舍做客。一来二回,就在一座破庙里献身了李先生。这与当时时代思想的禁锢有很大的冲突。正如《一九八四》当中,男女主人公心理的变化,一切都是偷偷摸摸,一切的爱和性都是堕落、腐朽的。
而在《我的阴阳两隔》中,阳痿的王二,遇到了同样性自由的小孙。小孙假结婚,治病。但她的出发点是崇高也是自私的,为了治好病而成名,不惜牺牲自己。申婚不成,最后却弄巧成拙,走到了一起,治好了王二的阳痿,这是必然也是使然。
王小波笔下的每个女性都是自由的性主义者。渴望爱与被爱。每篇中都有王二这们一个把生殖器当标杆的满足那些女性的必须人物出现。这与当时那个摧毁正常人性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作者想要引领人们对人生存状态的反思,以及追回爱和性的尊严。
第二个方面是知识分子追求思想的自由,以及他们遭受的迫害,与他们形成对比的恰恰是文中那些思想被禁锢的人物。
《似水流年》中的刘老先生,在遭到鞭打后,苟且偷生,在死前他唯一的憧憬就是吃上一块酥鸭肉。形成对比的是《三十而立》中,世故圆滑如王二的父亲和他所在学校的校长。《我的阴阳两界》中的李先生,是一个一生专研西夏文,外国文字,却苟且偷生的知识份子。但他同时做为正常的人,他也需要为了糊口而翻译文字,也要为了性而投身女人的怀抱,虽然已一大把年纪。但也有自由自在的许由,以及同样信奉爱的自由的小转玲,以及王二这种言论自由,行动自由,思想自由的知识分子。《似水流年》中的李先生无疑是幸运的,一个呆头呆脑的书生,还有一个信奉自由的漂亮妹子为他垂青。而贺先生却没有那么的幸运了。他被打倒,被欺凌,被侮辱。贺先生选择了逃避,跳楼结束生命。当王二看到贺先生死时,老二还坚挺着。其实我觉得作者想表达的是:在那个黑暗的年代,还是有坚韧不拔,信奉真理的人存在的。即便无处可逃,也要永不屈服。
《黄金时代》的背景在于特定的时代中——那个压抑人性,知识份子没有地位的年代。王小波用他笔下各色各样的人物形象,经历,,阐释了那个时代他对自由,对性与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