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岁的夏天,我独身一人踏上旅途,一个人、一本书、一个背包、一架相机彼此为伴。八月的南方正刮台风,雨水大颗大颗打在窗上,被风拉成长线,数条长线交错,构成了不为人知的语言。我借着微暗的光线看书,雨滴们争抢着扒着窗子,看书上“不为雨知”的语言。
第一站是太湖,湖里荷花开得正盛,花瓣娇嫩,枝叶饱满,花叶相依,根茎相连。风吹荷动,湖波起伏,我用相机拍下此景,想要带着这份热闹继续前行,不在热闹的映衬下,我却显得更加孤寂,那就带着孤寂走吧。
第二站是乌镇,蓝色的印花染布悬于木梁,随风飘扬,如同梦幻迷宫。阳光穿过叶子的缝隙,一缕一缕透过绿荫,风动光散,光散叶闪,猛然一看,还以为是摇钱树。乌巷窄长,白发老人摇扇立于门前,怡然自乐,我从中穿过一言不发,一尘不染,他们的桃花源不该被来客惊扰。我沉醉于他们的岁月静好之中,又游离于那片安宁之外。回程我总在想那在那样一片安乐之中他们是否愿意离开那里,离开孤寂,到城里子女的身边去,我想答案应该是否定的,每个人都该有所依赖,而那片水乡与乌巷便是他们所依赖且无法舍弃的。那条河、那只船、那条巷、那块蓝色印花染布是故乡的印记,而那几缕穿透绿叶的光芒,足以点亮与温暖他们的孤单。
最后一站是静思园,园中房林依偎,绿水映天。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原中的一个戏台,台上有一戏子忘我的演唱,太下其为空无一人,戏声却依旧婉转、嘹亮,表演之人溺于其中,难以自拔。刹那间我似乎明白了什么只要乐在其中,寂寞也会开出花来。孤芳自赏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情怀。我拍下那一幕,带着花香,唤醒寂寞之春。
回程时,我又坐了环苏州船,晚风拂动,船行灯灭一位老人在船中用沙哑的嗓音诉说着苏州的故事,坐船的游客来了又走,走了又来,老人的故事也不知讲过多少遍。或许他在怀念年少时意气风发的模样,又或许他试图在故事里寻找旧时的故乡:没有高楼,没有彩光,有的尽是江南之美,苔色满地,草树清新,细雨落地,水墨般的村庄,灰白的墙,几缕青烟升起,饭香溢满村庄。几十年过去村成画墨留香映在老人心,中久不能忘。他留在船中把故事同游人讲,沙哑的嗓音诉说岁月风霜,孤寂的背影守望残存遗乡,老人也成了画中一笔,一只游船行于苏州河,舱内的游客聚成一团喧嚣不已,拍照、吵闹,窗外一个老人久伫船头,诉说着只有自己懂得的故事,我也只是静坐其中哑言观望。
离开南方,天气也渐渐明朗。太湖的荷花应仍在盛开,乌镇的老人应仍在门前摇扇,静思园的戏子沉浸于戏中,苏州船上的老人向新人诉说着泛黄的故事。我们各有各的生活各有各的寂寞各自沉浸于各自的孤寂之中静默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