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我从培训班上课回来,想起了培训班里面发生的一些事情。
我是一位小提琴老师,专门在培训班教课,这只是我的兼职工作,我的本职工作是一名金融公司的吧台人员,也就是俗称公司里的前台小姐。
其实我根本不喜欢别人称呼我为前台小姐,因为我觉得这个名字很让自己掉价,再怎么说也是本科毕业的,我自认为自己挺有能力的,但是,在公司当前台,我总觉得大材小用了。
然后今天中午我也发了一条微信心情,也是针对这件事表达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昨天晚上那位吧台小姐姐很生气的告诉我一些她不满的地方。
因为当时店里面没有老板,没有任何一个人,我只不过是想来琴行拿充电器和耳机,居然和她津津有味的聊起了这个话题。
这位小姐姐只有20多岁,很年轻,还没有拿到毕业证书,听说马上就可以拿到了,然后她就在琴行里面应聘前台的位置,也是因为所谓的年轻没有经验,就经常被老板挑刺。
老板非揪着她的一些缺点不放手,我个人觉得老板非常没有头脑,因为他的前台都已经走了十几个人了,到现在都还在招聘当中。
在他手下经手的前台就没有一个不抱怨他的,而现在呢,他的前台总共有两个人。
除了这位20多岁的吧台小姐姐,另外还有一位是当了妈妈的,但是看起来也是非常年轻的一位小阿姨。
小阿姨跟她有点不一样,一个年轻意气风发,一个为了家庭两头忙碌奔波。
大家都知道有很多妇女在结婚生孩子之后就一心一意想找一份比较轻松稳定的工作,然后就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家庭。
我发现,很多梦想或者曾经的意气风发,或许在那个小阿姨身上都已经不见了,现在的她只想平平静静的过小日子。
她手下有一儿一女,是20岁生的女儿,所以到现在女儿都已经读初中了,可是她看起来还是很年轻,我相信再过五六年,她40岁都不到就可以当奶奶了吧?
虽然我讲的是开玩笑的话,但是的确,她是一位很年轻的妈妈。
现在她说的最多的一句是,反正能做就做着呗,工作都不好找,虽然这个琴行没有五险一金,但好歹也是一份收入,就算被老板说我也无所谓了,反正看淡一点就行了。
当时我听到她这样讲就觉得很无奈,一个中年人的梦想就被家庭拖垮了,但是这何尝不是她的一种理想的选择呢?
我并不是想反对大家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其实做全职主妇也好,当职场女强人也好,或者选择一份安逸的工作也罢,这些都是每个人的选择,我们无从评价对还是错。
那个小姐姐说的就有点意气风发了,她说论资历和工作经验,也还是自己比较比老板有能力,老板做的事情总是不太服人,而且那位老板顶多就只有一年的工作经验,他的老婆是主开琴行主攻教学的,而他呢,就只是管理琴行的工作,说白了就是吃软饭的一个老板,而且他打工的经历一年都不到,而这位前台小姐姐在学校里就已经打了很多份工作了,而且她的工作经历也比较丰富,自己又有能力教钢琴。
论其本事和能力,我觉得这位小姐姐完胜,而且考虑问题也是比较周到的。
她还说在学校的时候,暑假周末兼职每个月都还有三四千,可是到这里居然只有两三千的工资,而且老板都不准时发工资,直到别人问起发工资这件事情他才会发钱。
当时我觉得这位小姐姐说的也是有道理的,纵观我们现在的社会,有很多公司的前台小姐姐都是非常优秀的,也许在外人看来,她们是没有经验没有能力,但实际上很多吧台小姐姐都非常有能力。
有的家里有好几套房子,但是她选择了这份安逸的前台工作,而有些人虽然坐在吧台工作,但是晚上和周末呢都会做兼职。而有些人,虽然在吧台工作,可是一直都不放松学习,每天上班总会带着一本书,再趁着闲余的时光努力的学习一些新的东西。
所以我并不认为一份工作表面上是什么样的,就一定要认为那个打工者就是怎样一个人。
更何况现在有一个网络新名词叫做降维打击。
有一个32岁的硕士毕业的女生居然做了保姆这个行业,大家都觉得大材小用了,但是我觉得北大毕业的况且都能卖猪肉。何况北大毕业的卖猪肉会和普通人的一样吗?
我从来不会觉得一个研究生当前台是一件错误的决定,也许大家都会说你大材小用,你怎么就不能够做更高端的职业呢?
那何来高端?我觉得现在很多职业都是这样,你做的很多东西都是在服务着别人,没有高低贵贱。
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大家不自觉会受到外界评论的影响,都会把很多职业打上高贵或者低贱的标签。
其实我非常不喜欢这种现象。大家普遍都会认为,刚毕业的女孩子都是只适合做那种比较简单的工作,因为你年轻没有经验。
在职场上也一样,老板重视的永远都是男生,女性在职场上永远都是受到歧视的。
所以昨天当那位小姐姐跟我抱怨了很多东西之后,可能我们会说,年轻人就是看得不够远,现在在职场上就应该要谦虚努力,而不是在背后说老板什么坏话,高估自己的能力或者想当然。
此话固然有道理,但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和以前是不一样的,我认识的很多年轻人13岁就开始赚钱了,然后到现在31岁还买了上海的4套房子。
现在的年轻人,有的比那些中老年人都还要肯吃苦,只不过现在物质条件好了而已,但是年轻人的精神是很值得学习的。
有些年长的人说,以前文革的时期家里没有饭吃或者艰苦朴素的生活,好像以此来标榜他们就是活得很有经验,我觉得这都是一种倚老卖老。
当然我说的是成功的人,大部分人可能不会像她这么成功,可是我们也应该要保持自己的一些骄傲,绝对不可以让社会的观念来左右你的举动。
虽然都是过来人的一些经验,我们多少要听进去,但我觉得有时候人也要好好的审视自己。就是因为年轻,所以才敢说别人不敢说的话,才敢去妄想未来的一切。
如果没有幻想,没有做梦的能力,没有别人所谓的眼高手低,他又怎能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的呢?
其实现在很多老板的确经验不够,很典型的是一家音乐培训机构的老板,他并不懂任何音乐方面的事情,也不懂如何教学生,我觉得既然你做的是教育行业,就应该要做足功课,而不是让一些家长报名收了钱,然后就不管他们孩子的学习了。
现在的机构普遍都很商业化,包括那些公益课,只需交100块钱,5年的有效期内就可以让孩子们体验几节课,但是老板并没有定下授课老师是谁,也没有定下给授课老师多少的工资,对外大肆宣扬说要开公益课,但是公益课迟迟未开始,只是收了钱。
让家长选择公益课的目的也是为了引流,为了提高转化率。这些都是商业手段。
包括现在,很多孩子会一些乐器,他就开始动脑筋让他们去一些商场或者广场进行表演,但是表演并不是目的。
美其名曰给孩子一个舞台,虽然也是真的有这种目的,但主要还是为了宣传他的机构,让再多的人报名课程。
说到底现在的很多课程都是为了赚钱,而不是真心为了孩子的前程,之后再在朋友圈里面大肆贩卖焦虑,对于这一点我觉得比较寒心。
当然你可以说这是老板的思维,其实做的也没有错,老板就是为了赚钱而存在的。
但是不是可以更多的考虑一下为了孩子的成长?或者为员工的幸福感多考虑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