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章 受邀去女儿学校吃午饭
早上收到女儿班主任张老师发的微信:邀请我去学校陪孩子吃午餐。看到这个信息我很是高兴,因为又是一个和老师们互动的机会。但我却有些纠结:12:00到学校就意味着我得请至少30分钟得假,而我已经没有调休假了,这个月去医院看病还得继续请假呢,这样5月的工资收入就会减少很多。
为了能去学校,也为能不减少收入,我想到了在家“工作”的老公,于是发信息给他。我以为他会和我一样的兴奋,如果是以前我不会将这样的事情告诉他,因为他会拒绝我,我只能想办法做调整。而现在的他正在做“自我的心里建设和调整”,我觉得有必要和他沟通下这个事情,动员他去。但是,他却令我失望直接拒绝了。
老公拒绝了我,我又很想去学校,就只能边工作边思考如何请假得到领导的批准了,因为今天教学部的几个负责人都不在,一般也不会批我的假的,更何况我是这么有责任心的人。正想着请假的事情,只见领导开心的到办公室找我沟通事情,我刚好趁机提到自己需要请半个小时假,14:00之前赶回来,她也愉快的答应了。这种彼此为对方考虑的感觉可真好!
11:20分,我结束手边正做的考勤核对工作,保存好文档。去了一趟洗手间,然后涂抹好护手霜、口红让自己显得更有精神,11:28分换下工装,11:30分给领导发微信告知我走了,便乘坐电梯下楼。
到了路口没有出租车,便走到公交站牌,正打车时,无车,37路公交车刚好过来了,便没有犹豫的坐上车去学校,因为我担心打不上车,也担心迟到还不如先坐上车。坐在公交车上每到一站便看时间,这时候的时间是以分秒计算的。11:48分到了转车路口,我下车,以为会打上车,或者骑自行车过去,然后我走到700路公交站牌,没有任何适合我的交通工具,于是又走了一站还是没有公交车、出租车和自行车,一直到行知幼儿园旁边的一家餐馆前,几个正在吃饭的干活的人儿旁边停着一辆自行车。
12:00整,我扫骑车码的同时给老师发信息说我会晚到几分钟。12:07分终于到学校门口了,学生们正陆续放学,等大家都离开了学校我从学校大门口看到班主任正和教导主任说话,便给保安说我是陪餐的让我进去。
保安按照例行的工作让我填写登记表,给班主任打电话,可我打电话的时候老师正忙着沟通,压根没有听到我电话声音。这时保安也着急了,向我抱怨着教导主任可真烦人,每次都要找老师说各种事情。同时答应我叫张老师,终于在保安的打断下她们停止了沟通,张老师指引我直接去一四班用餐就好。
到了一四班,看到孩子们正在吃午餐,我以为会有很多家长,但事实上却只有我一个,孩子们看到我也不差生的说“阿姨好!”,唯独女儿没有看到我,正在低头吃饭。教室里3个打饭的老师询问我是否是陪餐的,我回答是的。便问我的饭盒呢?我一头雾水:还要带饭盒呢?我没有带呀!“没事,我们去取餐盒。”“不用麻烦了,我和女儿用一个饭盒吃饭。”
我来到女儿旁边,女儿诧异的看着我说:“妈妈,你怎么来了呢?”旁边的同学,我有几个都认识,她们似乎也认出了我并打招呼给我。趁机我又认识了几个同学的名字,更凑巧的是“欺负女儿的男生子函”居然在我后面坐着呢。一直以来我都很想见见这个男孩,为什么要欺负女儿呢?此刻,我该如何与这个小男生沟通呢?肯定不能直接批评他。正在犹豫之时,本能的我和他聊起了家长理短:询问了他的名字以及家是否在学校附近等等,然后采用正向提问的方式问他:是不喜欢小悠吗?如果要和做好朋友可以告诉他,这种欺负女孩的行为可不好。接着,我又夸了他帅气和力气大,怎么能欺负女生呢?”子函开心的说,“阿姨我没有欺负她,几个月前把她钢笔弄坏了,已经赔了,也没有欺负过她了。”再后来就聊了一些其他的事情。我希望孩子们之间和谐相处,留下美好的小学记忆。
老师把饭已经打好端给我,还有水果,很是丰富。我帮老师填写了问卷,因为同学们要睡午觉了,我也便匆忙离开了。今天的一餐饭确实有纪念意义,不仅仅是和孩子们共享午餐,还看到老师们的辛苦——午饭、午休都需要全程跟进,一转身教室就会变成聊天室了。
第二篇章 困惑
下午我正忙工作,女儿打电话给我。
“妈妈,你今天中午为什么要去我们学校?”
“你们张老师邀请的呀。”
“张老师给你说什么了?”
“张老师什么也没有说,就是陪你们吃饭。这样我就可以了解你们学校的伙食了。”
“嗯嗯,好吧。”
“你们学校的伙食还不错哦,老师也很好。”
“是呀,我也觉得。”
听完我的解释,女儿安心的挂了电话。看来,小孩们都是担心老师叫家长来学校呢。
和孩子通完电话,我便问老公为什么拒绝我,难道就不想参与孩子的成长吗?老公给我的回复是:
第一,看到你发的老师让和学生一起感受吃饭,我理解的是估计全班就找1/2个家长;同时我忘记了全班其实只有部分学生在学校吃饭和几个班集中在一起吃饭这个事情;
第二,基于上面的错误认知,我是在陪娃全班学生吃饭这个认识上思考的:全班就1/2个家长,所有眼光都聚焦在了家长身上,4年级的孩子已经开始以相貌议论对别人的印象。我不愿意娃在无意间听到她同学议论说娃的爸爸又矮又胖啥的,而给娃增加心理负担。
第三,自卑的心里。虽然看了很多心里学书,也在做着自己的内心建设,但还是没有办法突破。
原来,关于陪餐老公的分析是这样的呀。如果我不追问他为什么不去学校的原因,他肯定不会告诉我,我也会内心难受,我们两个人绝对又是开始冷战的。因此,夫妻之间要多沟通,凡事都是可以解决和面对的。
今日的陪餐事件,看似一件普通的事情,但对于我们一家人却有着重要的意义,因让一家人直面沟通,而不是将难受压在心底。有时候,我们看似在养育孩子,实则却是为人父母的一场修行。每个父母在这一条修行道上都会经历一些波折,越用心领悟越多,自我成长的空间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