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听了两节数学课,感触很深,(不要惊奇,美术老师也听数学课,因为我需要学习!)这两节课是学共体课堂的试水研讨课,听完有很大的感触,关于“学共体”这一概念,说真的,我不是了解,根据以往理论学习,结合百度知识,大体的概括为对于学生来讲“是满足学生的自尊和归属需要的重要途径。在学习共同体中,学生感到自己和其他同学同属于一个团体,在进行共同的学习活动,遵守共同的规则,具有一致的价值取向和偏好。学习者对共同体的归属感、认同感以及从其他成员身上所得到的尊重感有利于增强学习者对共同体的参与程度,维持他们持续、努力的学习活动。”对于任教老师来说是倾听学生的讨论。把教材知识以学生的视角进行转化。老师不再是教学活动中唯一的主角,而是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学习共同体构建的促进者、支持者、课程的开发者、群和学生学习的高级合作伙伴等角色。(部分材料来源百度)
我认为孙老师和张老师的两节课,是构建于学共体的框架的,有一些理论的支撑,课前把知识抛给学生,把学生的自主探究放在首位,并能够对学生的回答做到了倾听,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和学生共同学习,这几点特征也许是没有让“学共体”课堂跑向传统课堂的区别吧。孙老师的《分数乘整数》和张老师的《推理》课都是以基础知识点为基础的“预习单”进行口算互动教学导入,并以解决“预习单”的错题为出发点进行课题探讨,放手于学生,学生小组内协同学习,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我有些疑惑“学生交流的是什么?”这是我留下的遗憾,因为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作为学学习的“观察者”我没有参与到学生的讨论活动中去,导致我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讨论活动。因此,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我一定要参与学生的讨论,感受知识在学生中的发生。这是我在这两位老师的课堂中,所遇到的一个注意事项,我要作为学习的参与者,进行学习。再者,我还有一个疑惑,小组协同学习后的学生陈述,是否代表了每一个学生?还是回答问题学生本身的理解?课堂的组织是按照学生的节奏而进行的么?(因为教师要倾听每位学生的对话)再者,这两节虽然有“三单”的指引,老师还有没有课堂的操纵权?以后的知识都是学生探讨而发生的么?知识是师生对话、学生交流而产生,如何全面顾及到每一位学生?“平等但不平均!”坐在角落的孩子,我们更不能放弃,教师学会倾听,我们倾听的对象是课堂表现积极的孩子么?(回答问题的总是有数的那几位同学)所以,我再次得到反思,每个学生都能够得老师尊重!(因为美术和数学在课堂上结构设置有所不同,还有自身业务水平不高,理解不够深切,希望老师们给予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