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时候,盼望过年
小时候,傻傻的我总以为大年初一那天都是黑色的。黑黑的天,家家户户的红灯笼都亮着,整个街道都是灯火通明,大人们走着挨家挨户去拜年,小孩子跟着吹灯地跑……
再大一些,我知道原来过年是跟平日一样的,天也有黑白之分,只是在过年那天我们都起得很早,奶奶早早起床开始准备贡菜摆在大院里上供祈求大家一年平安健康;爷爷下饺子放鞭炮,一是代表着新年的喜悦氛围,二时给邻里乡亲说一声,我家开饭了,大家可以过来拜年了……爸爸妈妈也都早早起床走街拜年,我们孩子们听到鞭炮声,大人们的呼喊声,自然也要好快起床吃饭领压岁钱咯,我们还得跑出去给吹灯的师傅们钱呢。吹灯,是家乡的一种习俗,几个人组成一个小乐团,有的拿着笛子,走的拿着鼓,几个人分工拿着不同的乐器挨家挨户地吹敲打,到谁家谁就自愿给他们一些零钱,不给钱他们就一直吹不走哦。
每年的小年儿那一天上午,爸爸总会领着我们姐弟俩上街买对联,灯笼,鞭炮,街上也到处充斥着过年的气息。下午我们要打浆糊,贴对联,挂灯笼。爷爷忙着炸带鱼丸子,奶奶要蒸花样馒头,爸爸妈妈还要包晚上和第二天早上的饺子,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晚上大家吃着丰盛的年夜饭,看着春晚,春节的仪式感一直都存在着。
2、长大后,年味儿没了
不知从何时起,年三十之前我们不回老家了,改到了初一回家,尽管也是摸黑往家赶,但是过年的味道却变了。我们不用在忙碌的贴对联上街采购了,爷爷奶奶熬夜准备过年大餐的场景也不见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都变好了,超市天天开着,我们也不用贮备粮食物品用到每年的十五过后了;身边的小伙伴们都早早结婚嫁人了,我没有了玩伴儿;鞭炮声少了,拜年的人少了,吹灯的人也少了…
曾经总盼望着过年,是想着过年有好吃,有压岁钱,有新衣服穿,有小伙伴玩。现在大了,天天可以下馆子,衣服可以随时买,曾经的小伙伴也都各自忙碌着自己的家庭事业,见面的机会少之又少。过年慢慢地变成了形式感也不是仪式感。
3、当妈后,重拾年味儿
今年依旧在城市过年,我成了一个一周八个月孩子的妈妈。孩子慢慢地长大,学着记忆模仿周围的东西,我开始在每个传统节日时,给孩子一些仪式感,让他知道每个节日的味道。
年三十,我还在上班,就让他爸爸和奶奶带着他上街感受过年的气息,每个城市每个地方总会有一条街专门卖对联灯笼花海的。宝宝走在那条街上,四周逛街,买些对联,窗花,福字…
回来后,爸爸带着宝宝一起贴对联,尽管宝宝撕坏了一张大幅字,经过爸爸的说教之后,他们一起把大福字剪成了一个小福字和两条大鱼,我们依旧将其贴在了墙上,这也是宝宝的杰作。
下午,我们带着宝宝一起包饺子,准备年夜饭。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一家老小,三辈同堂围坐在一起,大家各自回顾一下去年的生活工作情况,展望一下新一年的希望。观看着春晚,一起倒数着数字,共同举杯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梦想成真。
初一早晨,给孩子穿上唐装,带上官帽,挂上金锁,我们要拜年了。孩子居然不学曲膝礼,他到爷爷奶奶面前双手握在一起鞠躬说:谢谢。一周八个月的娃儿,现在只会说一个字,说话还不会拐弯儿。国宝一上午在家中,看着人来人往,小辈儿的人在给爷爷奶奶拜年,他也跟着学。
下午,我们将娃儿带到家附近的开元寺旁。我们走走逛逛看着花灯,非物质文化的展示,听着一群老年人在吹拉弹唱,戏曲味儿浓郁,秧歌舞走起。孩子和大人一起在旁边嬉戏,放风筝,踢毽子,骑车子…国宝玩得不亦乐乎,他居然到6点了还不想回家。
初二,带着国宝回老家拜年,一大家子人在一屋檐下说说笑笑,孩子也很是开心。午饭时,一口烧柴火的锅把回家的气氛推向高潮。一家老小围着这口锅烧火,平日在市里长大的孩子没有见过这样做饭,大家都争着去烧火,小家伙也试图拿着柴火往火里扔。过年,用柴火做饭,饭香人开怀。旧时的年味儿,再次涌现…
年味儿变淡,是心在作怪。过年,过的是仪式感,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全家人团聚在一起,照个全家图,依旧是新年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