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多年之后重新看论语,第一节就开幕雷击。前两句现在不谈,主要是最后一句,读到之后顿有醍醐灌顶之感。
人们不理解我,我也不生气,这样的人难道不是君子吗?
这句话小时候学到的时候,觉得有点莫名其妙,为啥这样就算君子了?直到今天,想到自己在工作生活中,往往表现为这句话的反面典型,终于明白为何在人际交往中自己往往力不从心。
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往往生怕自己有一丁点误会自己,或者说没理解自己,努力地解释所有事情,然而往往解释不了。现在想想这样做太愚蠢了,实际生活中,也不会有多少人会这样做。而当别人无法理解自己的时候,往往会有愠怒。自己闷闷不乐,自然也会膈应别人。
罗永浩在脱口秀里有说过一个原则:qtmd,绝不解释。当时觉得这句话太酷了,不管别人怎么想,不解释,往往事情可以往好的方向发展,因为单纯的言语解释往往会带来更大的误会。现在想想,这其实跟孔子说的人不知而不愠有点类似。只是孔子的境界更高,不被理解的时候不但不解释,也完全不生气。
再来谈谈沟通。每个人沟通的风格不同。有的人擅长情绪沟通,而程序员这样的倾向于优先保证逻辑正确不被误解。但是这种优先保证逻辑的沟通方式往往会一厢情愿,和我们沟通的人未必有这个逻辑水平,努力避免歧义的话在他们眼里往往变的佶屈聱牙。生活中注重情绪沟通往往是更好的方式,尽管大多数男人读情绪的能力也不咋地。
如果尝试用言语来确认双方是否沟通完全没有误解,那是很困难的,往往会陷入罗生门中。现实生活工作中遇到的人形形色色,真的能互相秒懂的人,都可以成为知己了。而一个人知己能有几个?和一般人沟通,点到为止即可,说再多只会误会更甚。
不管是哪种人,都不可能保证所有人都能沟通地完全没有误解。因此人不知而不愠显得很重要了。正如罗永浩所说,大多数的误解根本是没有所谓的,绝不解释才是正确的态度。喜欢揣测别人是怎么想自己的人,多多少少带点讨好型人格。毕竟又不是搞对象,别人怎么想根本不重要。更何况,别人怎么想一个人根本不是看一个人怎么说,而是怎么做。一个真正的君子,会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体现自己的修养。接触时间稍久,别人不会不知道。
再去回想下,身边有没有符合人不知而不愠这一要求的人?肯定是有的。再想想符合这一要求的人为人是否算君子呢?在我的认知里也是算的。这说明孔子对人的道德要求并不是那种空中楼阁似的无理要求,我们每个人努努力还是可以达到的,尽管要改变自己的个性也不会太容易。但有了成为君子这个目标鼓励,似乎也不那么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