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纠结陶渊明,终出樊笼返自然

说起纠结,脑子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陶渊明本人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东晋末年到南宋初期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著有《陶渊明集》。

说起纠结,那陶渊明的纠结到底为哪般呢?

因为陶渊明从小接受的就是正统的儒家思想,所以,在他少年时就有一个理想——“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但可惜的是,他生不逢时啊!

东晋末年到南宋初期这段时间的历史是非常黑暗的,战乱四起,民不聊生。所以这个时期的文人要么身在官场,浑水摸鱼;要么归隐山林,看山看水。

而陶渊明的纠结呢,则在于出仕实现志向与归隐山林田地之间,摇摆不定。


陶渊明的曾祖父曾任大元帅,祖父也是做过大官的,但他父亲这一代已经没做过什么官了,等到了陶渊明这一代就更加落寞了。

29岁这一年,迫于生活的压力,陶渊明做了一个小官——江州祭酒。可是因为看不惯官场上的黑暗,做了没多久,他就“拂衣归田里”了。正是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啊。

不知过了多久,朝廷又请他出去做官,但是他却拒绝了。

在这以后,陶渊明就在家里过起了田园生活,可是不久,他又出来做官了,这一次做了镇军参军。但是陶渊明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刚一做官,就想着要归隐了,原来他仍然是眷恋着他的田园生活的。加之战乱的残忍和无情是陶渊明所不能接受的,于是在他36岁这一年,他辞官归家了,他是急于获得自由的

归家之后,大概还是由于田园生活不能让他自给自足吧。于是这一年,陶渊明又参加了桓玄的政权。陶渊明崇拜的曾祖父曾经给桓玄的父亲桓温做过长史,而当时的文人名流如顾恺之之辈又是桓温的好友,桓温、桓玄父子对艺术的喜爱,对文人的重视,使陶渊明选择桓玄的政权也是十分合理的。

本以为在桓玄这里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可是,去了以后,却不满意。官场一如既往的黑暗,于是陶渊明就请假回家了,之后他在销假回江陵的一首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于是他拿定了主意,虽然还江陵,但却要“投冠旋旧虚”了。陶渊明又辞官了。

可是到了四十岁的时候,陶渊明又出来做官了。这一次做了建威参军,要去建康。但是等他到了建康的时候,却感到时间流转,物是人非。而自己呢,和这里的空气都格格不入,是那么的不和谐。不久,陶渊明就赌气回家了。

在这一年的冬天,陶渊明最后一次出来做了彭泽县令。这也是他最后一次的纠结。生活的压力和心中残留的远大壮志迫使他不得不一次次的出仕做官,但又使他不能安心于田园。

终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去了彭泽县令。终于,陶渊明的纠结结束了。

我们不妨回想一下,其实陶渊明从始至终都是心系田园的。因为他曾说:“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投冠旋旧虚,不为好爵萦”、“田园日梦想,安得久离析”。

一次次的想要实现自己的抱负,但是残酷的现实却一次次将其打败,十二年的纠结折磨人啊!终于认清这个世界,再也没有力气做什么了,隐居就是最好的选择。

现在,陶渊明终于可以过上自己向往的田园生活了。而隐居后的生活其实三件事就可以概括了,那就是:种种地、喝喝酒、写写文章。

不做官的日子当然是要自给自足的了,所以陶渊明就要自己种田了,可是种田这个事也不是谁都可以做好的,正如我们的陶渊明他种的田却是“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虽然地里的杂草长得比庄稼还好,但是陶渊明的心里确是满足的,每天很早就起来去地里清除杂草,晚上扛着锄头在月色中回家,即使衣服被夜晚的露珠沾湿了也没什么可惜的,只要没有违背自己的意愿就好了。

虽然地没有种好,生活十分的困苦,但这个时候,何以解忧,唯有喝酒啊。可惜的是“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于是“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而陶渊明也是很洒脱的“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归,曾不吝啬去留。”陶渊明对现实是不满的,但是却又无力改变什么,只好寄情于酒里,以此来麻痹自己了。

做为一个失意的文艺青年,种地喝酒的时候能少得了写诗助兴呢。失意和惆怅、人生和理想全部都在诗里了。比如我们所熟悉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等都是这时候写的。

此外,陶渊明还为自己立传。他在《五柳先生传》中这样描述自己:“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名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不在乎门第,不追求名利,只求在精神上得到安慰,所以随性。

除了写诗立传,陶渊明还脑袋大开,构想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桃花源。在这理想的社会中,没有君主没有战争,人民安居乐业。在桃花源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与现实世界完全是相反的,也因此表现出了陶渊明心中的向往。

种地喝酒的日子过了很久以后,六十三岁这一年陶渊明病逝于家中。他的死是从容的、是不慌不忙的,早在五十多岁的时候,陶渊明就写下了遗嘱。而在距离死亡很短的时间里,陶渊明还写下了生命的绝唱《拟挽歌辞三首》和《自祭文》。

他认为死亡是生命的结束,是我们必将面临的一个问题,所以陶渊明对这命运的安排没有挣扎和抵抗,而是从容坦然地面对。

遵从陶渊明的遗愿,在他死后只是办了一个简单的葬礼,一如他的人,简单朴素。

也许当时的人们无法理解陶渊明的思想,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陶渊明被后世之人越来越认可和欣赏,直到今日,也是一座我们挖掘不尽的宝藏。

陶渊明,他的一生用三字形容就是“做自己”,他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真实无华的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816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729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30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780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890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084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51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91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55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66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809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504评论 4 33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50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8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121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628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724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