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生下来就活的很混沌,无意间在一篇文章中看到有输入性的文字就有输出性产品,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那个时候真被影响了,在那段时间里,看了好多书,不适合,适合的都找来看,内心一直坚定的认为,多看一定有用,过分的消耗了自己,直到有一天,自己看书就很讨厌,不想去看,内心是拒绝的,加之也没有输出性的文字,所以也就没有坚持下去,直到参加共读营,才真正的改变了自己。看一本书要有读书笔记,这样自己也知道一本书中哪些内容对自己有所触动,及时记录,整理。也知道了看书的方法。
周岭老师的《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是在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是认知能力上的差异,因为认知影响选择,而选择改变命运,所以成长的本质就是让大脑的认知变得更加清晰。
周岭老师是一位自媒体人、一位心智探索者。他的文章有知识、有深度,读起来接地气、极易懂,给人以醍醐灌顶、受益匪浅之感。他的思考不慌张、不迎合,常被读者誉为一股清流。其文章被“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等多家媒体争相转载。
本书将通过大脑的构造、潜意识、元认知等思维规律看清自己,了解认知世界里的基础设施,从刻意练习、深度学习、关联、反馈、等事物规律中看清世界。提升自控力、专注力、学习力、行动力、和情绪力等。从此豁然开朗,内化出真正的认知驱动力。
我们人类能够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者,与动物有了区分,成为高级的动物。那完全依赖于我们有一个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大脑。在医学上大脑为神经系统最高级部分,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两半球间有横行的神经纤维相联系。人的大脑皮层最为发达,是思维的器官,主导机体内一切活动过程,并调节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平衡,所以大脑皮层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
我们来研究一下最为高级的大脑用人们能接受的话语来说可以分为三重大脑:理智脑、情绪脑、本能脑。
在这三个大脑中只有我们人类独有的就是理智脑,虽然理智脑高级,但是相较于本能脑和情绪脑,它的力量实在太弱小。因为它的发育是最晚的,所以它对大脑的控制力很弱。也无力摆脱情绪脑与本能脑,所以要加强学习,尽快使我们的大脑变得强大。在这期间我们需要克服天性的过程,因为人类在舒适区域待久了,就很容易混沌,应该走出我们认为的舒适区域,保持耐心、抵制诱惑。尝试改变之前的习惯。由于长时间的理智脑弱小,会产生一定的焦虑,我们应该直面焦虑:第一完成焦虑,每天都有不同的焦虑出现,顶着所有焦虑完成事情。第二定位焦虑,有些事情,是我们没有接触过的或有一定的焦虑产生,但是我们知道的焦虑的问题所在,就可以去解决问题。第三选择焦虑,选择困难症的时候,在不同选择上会有所焦虑,其实不然,只要自己认定的,就直接选择。
也得有一定的耐心,但要怎么拥有耐心呢?首先面对天性,放下心理包袱,坦然接纳自己,把它当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也是一位重要成员,先真心对待,再慢慢培养。其次面对诱惑,学会延迟满足,变对抗为沟通,与它有一段真心交流。最后面对困难,主动改变看待问题的方法,然后做出最后的行动。
但是人类还有一个终极能力,那就是自我认知,它是万物之灵的根源,也只有人类才有的能力,人与人之间也会存在差异,可分为:被动自我认知和主动自我认知,这也是一个转折点,如果主动的去看待身边的事物,持续的反观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时,说明他真正的开始觉醒,懂得自我成长了。但是要如何获得自我认知能力有学习前人的智慧和反思自身的经历,借鉴他人的经历,学习方式。自身的经历更是一种独特的财富,因为只有自己经历了才知道它的可贵之处,才懂得不同的事情该用不同的方式去解决。
自我认知能力它的组成是有人们的觉察能力和自控能力,每个人的经历过一些事情后都会成长,成长的意义就是去主动的控制,当遇到选择的时候,可能会停下来思考一段时间,给自己更多好的选择,正确做出判断,在选择后可以持续对这件事有质量上的提升。
更强的控制力需要更加深度沉浸:第一,有定义明确的目标,比如说我要学习,但是学习的目是针对哪些方面去进行的,目标明确后事件也就清晰明了。第二,练习时极度专注,我要看书,在两小时这个时间段都是看书,不做其他跟它无关的事,直到两个小时到了。第三,能获得有效的反馈,因为看书两小时,在书中找到我问题需要的答案。第四,始终在拉伸区练习,之前看书是一看两小时,循序渐进的增加时间点,不断的给自己练习。
在人生的成长道路上有好的成长经历,也有坏的成长经历。只是看待问题的方式不一样而已,但是好的成长是始终游走在“舒适区边缘”因为要不断地挑战自己,主动的去做,去尝试。还有就是不断的深度学习:
[if !supportLists]1、[endif]尽可能获取亲自钻研一手知识
[if !supportLists]2、[endif]尽可能用自己的话把所学的知识写出来
[if !supportLists]3、[endif]反思生活
学习跟自己有关的知识点,把所有东西关联在一起,在这个世界里,所有东西都是息息相关,都是有必然的联系。但是都只截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点,这样也为自己节省了时间点。这样的前提要做好基础的牢固,才能无缝衔接。学习到一定的程度,有一定的输入,那就该有输出性的文字,让大家可以提出反馈性的意见,这样学习起来才有一定的动力,直到哪里已经做的很好,哪里还有不足,就可以利用时间点去反复琢磨,打磨,不管是痛苦的、负能力的反馈,都是问题所在,有用采取,无用滤过。才能更好地的使人进步。所以科学学习是为了更好的产出作品,获取反馈,加以改正,使理智脑越来越强。
有时候的刻苦付出也没有到想要的结果,那是因为,我们没有用对方式,在觉得累的时候停下来休息,不过分消耗自己,给自己休息,充电的时间,把握好节奏,这样才有精力做出更高效率的事情。只有清晰才是行动力的开始,因为在开始做事情的时候,把需要做的事有几件罗列出来,先把重要的做了,再去做其次的,一件一件有顺序的去做,一切就都很顺利的进行着。
还要学会多个视角去看待问题,站着看是一个角度的视线范围,坐着就是不同的角度,所以学会去多视角看世界,解决问题,有些时候,一个地方有N多条道路可以通往,只是走的人选择通往的路不一样,但到达的目的是一样的。总会有适合自己的道路,做事的方式。
经历过大脑的分类,最高级的是理智脑,但是它所受情绪脑和本能脑的控制,从潜意识的掌控到自我认知的自主控制力的存在,深入沉浸的体会,深度学习后拥有的反馈都是那么的珍贵,那才是自我认知真正觉醒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