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00-P111-第五章:知觉-第一节:感觉、组织、辨认与识别。
当有一个人在向你走近的时候,这个人在你视网膜上的像越来越大(感觉加工),但你的知觉加工使你懂得,这个人的实际大小是不变的。这就是感觉和知觉的差别。知觉的整个过程可以被分解成三个阶段:感觉阶段、知觉组织阶段、辨认/识别阶段,对应至环境到心理的顺序表达如下:环境刺激→感觉→知觉组织→辨认/识别→心理过程。
在第四章的内容中,我们得知了感觉的工作过程,那么相应的,知觉阶段也有其工作过程。不过,在此之前,我们得先知道知觉的一些特性。
首先,知觉的主要任务是利用近距刺激的信息(物体形成的视网膜像),来辨认和解释远距刺激(环境中的真实物体)其次,知觉的主要目的是获得一个对世界的准确“确定”,但现实中存在着模糊性:在感觉水平上是单一的图像,在知觉和辨认水平上可能有多种解释(如下图纳克方块);最后,当你的知觉系统欺骗你用被证明是错误的方式体验一个刺激图形时,你会感受到错觉。在上述这些特性的基础上,我们就会好奇,知觉系统是如何恢复环境的结构呢?是如何解决模糊性?我们又为什么会有错觉?
知觉理论的共识在于:认同知觉能力是先天和后天的共同产物。但理论家并不同意形成这种结合的双方是平衡的。赫尔姆霍兹认同经验(或者说后天)在知觉中的重要性;格式塔理论强调知觉经验必须被看成整体(而不是分解成原始的知觉单元);吉布森则关注环境中刺激所反应的稳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