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宏子和相恋三年的女友菲菲提了分手。在宏子的朋友看来,这件事虽然有些出乎意料,却是情理之中的。用死党二毛的话说:都是迟早的事儿,就是日子选的不好。
宏子和菲菲是大学同学,当时宏子勤工俭学,而菲菲是青年志愿者,两人在一次社区劳动时相识,很快发展成了情侣关系。当时他们如胶似漆,无论干什么都出双入对的,简直羡煞旁人,还一度被评为「校园模范情侣」。
大学毕业后,宏子选择回老家考公务员,菲菲则独自留在上学的城市打拼。随后的时间里,宏子不止一次提过,希望赶紧把事情定下来。但菲菲希望先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晚几年再结婚。
最终,宏子选择放弃这段感情。用他自己的话说,对于他们两个人而言,这不是分手,而是及时止损!
就这样,两个年轻人谁也没有多迈出一步,最终渐行渐远的不仅是生活轨迹,还有那份曾经令人羡慕的情感。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止损」成了人们常挂在嘴边的流行词,不论在做什么,身边的亲朋好友总会告诫我们要留几分余地,不能等撞了南墙才知道回头。
止损也叫「割肉」,过去大多用于金融投资领域,指当某一投资出现的亏损达到预定数额时,及时斩仓出局,以避免形成更大的亏损。
对于宏子和菲菲的选择,作为外人我无法做过多的评价,从自己的立场上,他们的选择绝对正确,无懈可击,而在对方看来,这样的选择又不近人情,绝对自私。这或许又是两个人最深的默契,共同造就了一段情感悲剧。
近两年微博上到处都是恐婚、恐孕、恐家庭暴力、恐婚后出轨……有人说这是理智的评估风险,也有人说这是杞人忧天,毫无意义。
其实,在情感生活里人们往往容易陷入极端,要么尚未投入就开始止损,随时准备抽身;要么过分投入,无底线地妥协包容。这两种极端,前者爱自己,后者爱「爱情」,这两种人的爱,其实与对象是谁并无关系,自然也不存在合适与否的问题。
有人把恋爱比作物品和容器,适合与否是评判的唯一标准。
但这个世界上,没有天生就适合的两种东西,所有的完美契合背后,都是年复一年的磨合。
出生在这个情感自由的时代的年轻人,多半无法想象我们爷爷奶奶那一代人的爱情。
很多人都读过木心的从前慢,却怎么也想象不出来,从前到底有多「慢」。
我还记得儿时曾有过一段农村生活。当时的邻居是一对留守的老夫妇。老两口的儿子儿媳都在城里打工,家里只剩两个老人带着孙子。
那段时间,我每天早上都要搬一张小竹凳,坐在门槛边上,看两个老人一边绑着对方干活干活,一边有一句没一句地互相嫌弃,这成了一个城市孩子农村生活最大的生活乐趣。
家里的长辈说过,这老两口年轻时可都不是省油的灯。
两个人打从结婚第一天起就开始吵架,动手也是家常便饭。今天男的脸上几条血道子,明天女的身上哪儿青了一块,都是司空见惯的。十多年前,老两口吵的最严重的一次甚至动了锄头和菜刀,恨不得把屋子都拆了才罢休,村里去了十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这才把人拉开。
好在那个时代还不流行离婚,否则我恐怕就无缘看到两个老人相互陪伴,拌嘴打趣的温馨场面了。
对于他们那一代而言,既没有过多的资本去投入下一段感情,也没有心思去「止损」,一生真的就只够爱一个人。
那时候,还没有微博和微信,没有人个告诉你:男人不愿意为你花钱就是不爱你;女人不化妆就是不喜欢你……那时候没有「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会有人说:成熟的感情是要学会及时止损。
那个时候,跟一个人在一起,就是一辈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