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喜欢“月”的民族。赏月,吟月,弄月,泛月……向来为历代文人所钟爱。每当夜幕降临,那一弯或是一轮明月升起,总会勾起潜藏在我们心底的最温暖,最柔情以及最私密的记忆,并像一双纤纤的素手,拨动心弦低吟浅唱,甚至淌下泪来。月亮,几乎承载了汉民族所有的情愫,从嫦娥奔月到吴刚伐桂,从“渌水净素月”到“舞爱月弄人”,一抹撩人的月色应该就是整个世界。
如果硬要把“月”这一意象找出一个人来与他相对的话,我会选择李白,就像向日葵是属于梵高的,音乐是属于贝多芬的,菊是属于陶渊明的,虾是属于齐白石的,月理应属于太白,毋庸赘言,有诗为证——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仰望明月遥忆远故乡,但故乡是否也透过月色在殷勤地望着我呢?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谁解我心中的孤独,又有谁伴我一醉方休?
“小时不认识月,呼作白玉盘。”年少时不懂那高悬的明月,呼她做玉盘,谁料得风雨经年,看似玉盘般大小的她,竟盛下了我整个人生。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良人远,思妇盼,捣衣之声此起彼伏,欲将酣睡在长安天际的明月震落下来。
“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燃。”山花点燃漫坡烂漫,窥一眼月色,人尚醒着,心早已醉了。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终有一日,明月也会像那衔泥的春燕一样,所栖之处必馨香绕梁。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青天明月来几时,你既高不可攀,缘何又要紧随于人,猛一回眸,恰娇羞妆成万朵桃红。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千里的婵娟尚有人把酒共临,但有谁能与我相期赏千年的婵娟,我亦把酒,而月无语。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总想给你捎封信,但写点什么好呢?一笺尺素,展开又叠起的是我的字迹,展开却叠不起的是我的愁绪。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多少次欲揽月入怀,但又怕你如水的柔情刺痛我坚硬的心。
这样的诗句不胜枚举,当年,他风流倜傥,一袭月白色的长衫放歌走来,而今,他早已用自己的才气,激情和生命,在月亮上刻下他的名字。
月之思
“没有什么东西比月亮更有普遍性和永恒性了。”此时此地或是彼时彼地,什么东西都在发生变化,唯独月亮不变,因此,月亮很容易引起种种思念的情绪。正因为此,《静夜思》成了千百年来妇孺皆知的名篇。纵观所有与月有关的诗句,再也没有比《静夜思》更为质朴,更为平易近人的诗句了。月色如霜,披衣起坐,一种透彻心扉的凉让人不禁想到了那肃杀的深秋,没有华丽的词藻,也不屑连篇累牍的修辞,仅一个“霜”字便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思念,有如这月色,又恰似霜淡淡地蒙上心头,挥之不去,隐隐作痛。
游子思乡,但闺中的娇妻何尝不是如此呢?夜晚足以催生人们心底的情种,更何况是在这样月明如洗的晚上。“长安月下红袖香”,但这本该添香的红袖却交织起了长安城中铿锵有力的捣衣之声。把思念揉进月色中,只可惜长风万里却吹不过玉门去。“寒月摇轻波,流光入窗户。”月光如水,水与月都有极婉媚的性情,但更有甚者也无法将游子挽留,对月空吟,思君意何深!可我不知,面对同一抹月色,君亦思妾否?李白写月,将其蕴含的丝丝缕缕的眷恋,丝丝缕缕的疼痛描绘地入木三分。
月之思亦在思友。“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芜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嵋……峨嵋山月还送君,风吹到西长安陌。”才刚别离,就将君忆起;才刚想起你,就想伴着这一轮峨眉山月夜发清溪山迢路远得找你。“峨眉山月照沧海”,她与人一样,渴求遇上一知己,万里长相随。
月之愁
“孤独是诗人玄妙的灵感和内心的吟唱,孤独中蕴藏着大智慧。”李白在孤独中独守着心灵的月亮。“花间一壶酒,独酌无乡亲。举杯邀明月,对影城三人。”一花,一酒,一月,一人,一影,看似热闹,但实则单调得很,尽管是诗人是那样盛情,可月毕竟不解饮,而影徒随。诗人自得其乐,暂对月长吟咏,伴影舞凌乱,好像并不孤独,可背后却有无限的悲凉,孤独到邀月与影,孤独到只能与光影结游,孤独到将我们约会定在遥遥无期的永远。
“晴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悠悠万世,明月存在于人间是一个魅人的宇宙之谜。人不能攀上明月,明月为什么总是与人相随?月亮亘古,而人生短暂,有如沧海一粟,其间又有不尽的坎坷曲折,孤独和寂寞,而这种苦闷,有明月为证,这如同后来刘希夷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那年,那月,那花,就连空气中润湿略带甘甜的气息都是那样似曾相识,可那时的芳踪再无觅处,于是才有了崔护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慨叹。
读罢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才被告知原来忧愁也可以拿来邮寄,而那明月就是信使。朋友,如果哪天,当你仰首凝视她,突然有一种想流泪的热望,那么,此刻的我早已愁肠满腹,而月已代我传达。
月之趣
李白笔下的月亮是充满灵机异趣的。月可乘,可揽,可寄,可泛……这些大胆离奇的的想象都传达出了诗人的天真与童趣。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酒后看月,月与之同醉,将风月席卷而走吧,她们与你一样,遇一知己,甘愿随你浪迹天涯;“暂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去赊月吧,我只要一点,便知足而长乐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挂在青云端的玉盘,是否也装满了时兴的瓜果呢?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莲女,一道放歌归。”采莲晚归,踏月徐行,白鹭惊起,在渌水中捞起一轮素月,不料轻轻一晃就碎了。羡慕那样澄净空灵的夜色,踩着如水的月光,与倾慕的人携手同归,不敢放重脚步,害怕将月光踏溅出水花来,润湿了情人的草屐。
“闲窥石镜清我心,绿箩开处悬明月。”“摇荡女萝枝,半挂青天月。”女萝摇曳,这多姿又柔情的藤萝慵倦地牵绊住一轮青天明月,似美人捧心,又如西施扶病,不知是绿萝开出了一朵名为“月”的奇葩,还是月光流泻而下化做了千枝万条藤萝。
“月亮因为永恒而孤独,李白因孤独而永恒。”纵观他的一生,坎坷流离,曲折颠沛。李白是仙,他应该是羽化飞升而去的,因此,他的死也带有许多传奇色彩,五代人王定保在《唐摭言》中说:“李白著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尽管这一说法有待商榷,但是我愿意相信李白是“揽月落水”而死的,“饮弄水中月”这是他早年的夙愿,难道这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我不相信宿命,但此刻,我期待更浪漫一些,于千万人之中,你遇上了月,在时间的荒野里,不早一步也不晚一步,那么注定,你要用一生来为她喝歌。“欲上青天揽明月”这终究是你此生最大的遗恨,但幸好,当水面回复平静,你拥有的又是一个完整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