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来老师讲过一个故事,印象很深刻,分享给大家,这是个有关小鼠胡须的故事。大家猜猜把一只小鼠扔进一个装满水的水桶里,它会不会游泳呢?会的。那它靠什么游泳的呢?因为老鼠有胡须,在游的过程中胡须能够帮助它探测到岸在哪里,所以它能镇定自若的在水桶里转圈游泳。
可是如果把它的胡须减掉,它会怎么样呢?它还能那么悠然自得吗?它着急了,小老鼠开始踉跄的游着,挣扎的游了一圈两圈之后,它就放弃了,直接从中间掉到了桶底。
这个故事让我很震惊,小老鼠因为看不到希望,它选择了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这只老鼠不就是我们很多人的缩影吗?很多时候生活中的挫折和痛苦不断的剪掉自己的胡须,很多人会说,既然生活如此,那就这样把,然后选择放弃抵抗了,乖乖的等待命运的安排了,不,你真的想这样吗?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别人在剪自己胡须的同时自己不断的长胡须呢?
我是一名医学硕士生,学医被认为是个后高三时期,当其他专业的大学生们在上网、逛街、化妆、看电影、谈恋爱的时候,我们整日泡在自习室里,我们本科五年,硕士三年,博士三年,职业规培三年,专业培训2-4年,才能成为一名正式的医生,所以是作为一名医学生最少要三十以后才能工作为家挣钱,比起同龄的,孩子都不小了吧,所以面对不太好的医疗环境,激烈的医患沟通矛盾,再加上医路漫漫,大家仿佛看不到希望。
看不到希望的我们不就像是被剪掉胡须的老鼠,可是我们和老鼠还不完全一样,我们有选择的自由,我们可以选择放弃挣扎,随波逐流,也可以选择看的更长远些,不断的增加胡须的生长速度。
下面和大家分享另一个故事,杨英珍教授, 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原卫生部病毒性心脏病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原卫生部病毒性心脏病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她现在80多岁了,是我导师的导师,现在在实验室还能看到她的身影,她为医学事业奋斗了一生,很喜欢自己的专业。
在学生时代,上临床时,积极主动的提问,晚上回去之后拼命看书,查文献,汲取营养。在当研究生的时候, 她的导师对她的论文逐字逐句修改,提出宝贵意见,这种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使她毕生受益,没齿难忘,为她以后指导自己研究生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在她当研究生导师之后, 对研究生也很严格,他们论文里面不对的,她马上指出,这都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成长,同时也关心他们的生活,所以她的研究生都和她关系很好。在杨教授80大寿的时候, 也是她从医60周年,所有她的在国外的研究生,除了实在不能回来的,都来沪为她庆祝,看着自己的学生能够有所成就,她觉得很开心,也很自豪。
在临床工作中,为病人着想,有一次郑州的一家医院请她去会诊,病人是一个重症心肌炎小孩,她搭乘飞机到郑州,再转汽车,半夜才到医院,到了医院马上进行抢救。抢救结束后,她在那里一直守护着这个孩子,直到第二天孩子病情稳定了才回来。现在这个孩子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了,和她还保持联系,每年他都来中山医院随访。这个孩子是急性心肌炎演变为慢性心肌炎,现在心功能基本上已经接近正常,她很高兴,她觉得在科研跟临床工作都不耽误的情况下,能够为病人多做些事情,还是挺好的。
这个故事让我看到了希望,因为杨教授让我看到了榜样的力量,在当时条件那么艰苦的情况下,她能够克服万难,带领学生们开辟出了一条条康庄大道,在过程中,没有抱怨,有的只是享受,感激以及喜悦,这让我知道了未来前进的方向,然后脚踏实地的往前走。
希望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正如笑来老师所说,我们要盲目执着的相信未来是美好的,所谓的希望,就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明天会因为今天的努力而变得更好。希望就好像是烛光,常常非常微弱,所以也需要你守护。只不过是一阵风来了,它就被吹灭了,怪谁呢?那只能怪自己,那是你不对——你的责任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它灭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