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故乡,是我们年少时想逃离的地方,是我们年老想回,可能已经回不去的地方。故乡是中秋的那轮月,是春运时的那张h车票,是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口音。”
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那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它抚育了我们,滋养了我们,我们对它有剪不d的情愫。
《峡河西流去》是陈年喜写的一本关于故乡的书。作者通过他朴实的文字、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叙述了他的故乡峡河的人、物和事,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依恋之情。
读完《峡河西流去》我也怀念我的故乡了。
在《峡河七十里》里,作者说他小时候的故乡峡河很穷,没有剧场,没有舞台,最开阔的地方是学x,一唱戏学x就放假,学生们就喜爱剧团来唱戏,这样就不用上学,还可以看戏疯着玩。
读到这我就想起了我的家乡,那时候村里面为了办集市,每年的4月份和11月份村长班子都会请剧团来我们村里唱戏。我家住在村里面最热闹的地方,门前总是有很多卖东x的摊位。卖油条的、水煎包的、胡辣汤的,等。
村里每次唱戏,我们学x就放假,地里的农活也不是很忙,父母都会邀请亲戚们来看戏,说是看戏,其实就是走亲戚。家里来了客人,父母都会做好吃的。
我们小孩子特别喜欢唱戏这几天,父母还会给我们一些零花钱,我们三五成群约着一块去戏台子那里买零食吃。
那时候我们是无忧无虑的,没有生活的压力,我们完全按照我们自己意愿去生活。
在《流动理发人》一文中,作者讲了流动理发人,他们没有固定的理发场所,哪里有需要理发的人,他们就在哪里办公。办公设施也很简单。
小时候我们村里也有位流动理发人,他走到哪里剪到哪里。不过,在我家门口剪的最多,我家是个小卖部,村里买东x都喜欢来我家,有的买完东x,看时间还早就顺便在旁边理发。
听父母说这位理发人是我姑村里的,每次客人洗头他都来我家里接水,那时候都是压杆井,水也不要钱,想用多少就用多少。中午我妈总是会让我给他端一碗面条(记忆中那时候中午都是吃面条)。不过,每次我父亲或者是我弟弟剪头发他都不收钱。
在这理发的大多是n人,女人很少,女人一般都是让其他手巧的用剪刀。剪剪就行了。年轻的女人都扎辫子。小孩子都是父母剪的。
现在村里已经没有流动理发人了,理发,人们都喜欢去理发店里面,让专业的理发师给理,要样的人还会让理发师给他们剪个造型。不过理发的费用也是很贵的。
时光如幻,随着社会的发展,家乡变化很大。原来下雨都有淤泥的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瓦房也变成了高楼……。
虽然外貌发生了直观的变化,但是那依然是我们的故乡,是承载着我们记忆的童年趣事的故乡。
读完《峡河西流去》,满满的回忆如潮水般,汹涌而来。我更怀念我的故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