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5日,我因双侧股骨头坏死,两侧同时做了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术,历时九小时有余。
手术之后一直在坚持做康复训练,不间断地锻炼,在不同时段,巩固和提高相应能力,维持和加快恢复的状态。
八个多月的经历告诉我,坚持是不能盲目的,舍弃也不可以随性。要有智慧地坚持,有理性地舍弃,才能有利于当下,更有益于将来。
先简单地梳理一下,手术后经历的一些关键点:
2018年——
6月15日,手术,历时九小时有余。
6月22日,手术后第7天,出院。
7月6日,手术后第26天,刀口拆线。
10月25日,手术后第132天,第一次自力更生洗脸刷牙。
11月10日,手术后第148天,第一次自己抓着床边护栏翻身。
11月15日,手术后第153天,第一次练习坐,只能延续三秒。
11月27日,手术后第165天,第一次坐轮椅,可坐半小时左右。
12月13日,手术后第181天,第一次自己坐在床边洗头。
2019年——
1月11日,手术后第210天,复查,恢复情况良好,大夫建议拄开始练习行走。
1月15日,手术后第214天,开始锻炼腿部肌肉。
2月13日,手术后第243天,第一次借助轮椅,自己上坐便。
2月16日,手术后第246天,开始借助助行架练习行走。
其实,人在病中的时候是无比脆弱的。生理上的苦痛和低能与心理上的失落和不甘,总会凝聚出无形的压抑笼罩在心头。
甚至于别人有意无意的一句话,可能都会引爆他敏感的心灵,从而沦落至颓唐的境地和沮丧的状态而不可自拔。
每一次开始都会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有不可避免的担忧。
每一个第一次都意味着要加大力度或增加项目,都意味着前途未卜,成与不成,效果如何心里实在没底。
每一次挑战都可能会伴随更加巨大的失落,挑战就有可能会面对开局不利,甚至是失败。
而且内心更大的忐忑是来自无处不在的担忧,担心挑战失败后会不会有损伤,会不会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
每一次坚持都会有难以忍受的疼痛与苦楚,也会有进退两难的尴尬。
忍耐如潮水一般袭来的密密麻麻、没完没了的疼痛,咬紧牙关,攥紧拳头,直至休克。
忍耐那高温的炙热和汗水的浸泡,翻身有伤痛加重之虞,不翻身则后背压烂,疮痱丛生,奇痒无比,生痛难耐。
忍耐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处可逃的无奈,吃喝拉撒,不能自理,只好依赖家人扶持。
忍耐那无穷的寂寞想说想看的渴望和不尽的乏累看不动说不行的无奈。
忍耐那肠胃不畅吃不下和补充能量必须吃的矛盾,忍耐那不敢吃怕胖不利于病情和没营养不利于恢复的尴尬。
每一次重复都会是无以复加的厌烦,每一次松懈都会有无穷无尽的悔恨。
每一次坚定可能会巩固状态甚至提升能力,但也可能是恶化的起始和伤害的开端。
每一次退缩可能会对进展不利甚至回到起点,但也可能是稳妥的保障和恰当的举措。
在八个多月的术后经历中,有过因气馁导致的不思进取,有过因激进导致的急于求成,有过一时兴起的矫枉过正,有过缩手缩脚的畏葸不前。
这些经历让我清醒,让我觉悟,让我不断地反思。
盲目而不懂变通的坚持会导致连放弃都不如的恶果,而理性又切合实际的舍弃反而会有连坚定都难以企及的效果。
所以,我要说,要让坚持充满智慧,让舍弃注入理性。要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认真地观察和思考,不断地总结和整理。
让舍弃更加合情合理,合实际合要求。让坚持更加有据有序,有效果有效率。
在生活中,我们如果能让选择更加别具慧眼,智慧地坚持,理性地舍弃。该坚持时,严防死守、坚持到底。该舍弃时,激流勇退、义无返顾。
这样,人生中就会少了许多不必要顾虑,守住更多必需必要的底线,就多出不少意料之外的欣喜和幸福。20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