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怎么,突然聊起婚姻来了。不过聊得也不错,记录一下,日后看看。
小M,觉得你在婚姻的选择方面是清醒的,也是幸运的。
还记不记得我给你说过那个杀妻被枪毙的副省长,这次端午节去拜访老师,得到了更多的细节,那个副省长第一次婚姻找的是他大学同学,是个高干子女,后来生了个女儿,结果他家父母农村出来的,重男轻女,给他媳妇脸色看,人家不受这个气,就离婚了。
离婚后,他那时候还未得势,也找不到好的,后来他妈觉得家里的保姆挺勤快的,好像和他们也是一个村的也知根知底 ,就让他们结婚了。后来这个保姆给他们家生了个儿子,又把他中风的老父亲伺候到离世,也算可以。
这时问题来了,这个男的因为有才华,运势一起,连番升级,最后做到了副省长。当一个人的社会角色发生改变,必然需要相应的匹配的东西。但他第二位太太既无知识也无见识, 无法出席一些场合,这时难免有一些女孩有歪心思往上贴。他那个老婆觉得我把你爹伺候走了对你们家有恩,我又给你们家生了儿子对你们家有功,你现在是忘恩负义,于是她经常去省政府闹,因为是家务事,警察也不好处理,这个副省长脸上挂不住,加上有人挑唆,他就找人把他老婆杀了,后来他也被枪毙了,两败俱伤。
这个副省长虽然很有才华,但在婚姻上并没有清醒的认识,他选的第一位夫人背景高于他,在出现婆媳问题时他不知如何协调只好分手。于是他退而求其次,第二次要求只要孝顺父母就行,结果找了一个条件低他很多的,当他角色发生改变 ,他老婆跟不上时,他也不培养她,当她闹事时他也不忍。最后走到了死局。
他的太太也不清醒,当角色改变,你需要展现的东西也跟着改变,你没有这些东西,却不想着成长,也不能忍耐,更不能放下,也是走到了死胡同。如果早点放下,也不至于丢了姓命。
小M你很幸运,你很早就有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这样你懂得谁适合你,如何取舍。我记得你说过,在北京时,老师给你介绍的北京女孩家庭背景很好,但从人生长远来看没什么用,所以你也不要。你要和你一样农村出来的,但要有一定学历的。最后真找到了一个,确实挺好的,用老话说就是门当户对。你当时要求的条件还有个高,肤白,长相秀气,不过这三个条件看来你是舍弃了,毕竟人没有完美,抓住主要的就行。因为你很早对自己的人生就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所以在人生的进退取舍间很得宜,所以今天过得不错。
好的婚姻是夫妻双方成为知己,门当户对更容易产生共鸣,但能不能走下去还得看能不能共同进步。好的代表是钱忠书和杨绛。
但也有出身一样,但不愿共同进步的,也过不下去。比如徐志摩和原配夫人张幼仪。
当然有时很难找到门当户对,但如果一方愿意进步 一方愿意教的也能过下去,比如胡适和他的夫人江冬秀。
如果不匹配,但一个不愿意学,一个也没空教的,如果双方都能忍耐,也能过下去,比如我父母。如果双方不能忍的就成了仇敌,比如那位副省长和他的第二位太太。
如果原本不匹配,一方想学,而另一方不愿意教的 ,也可能成为怨侣,比如鲁迅和原配夫人朱安。
其实不光婚姻,国家也一样,都需要不断学习,来匹配不断改变的角色。建国初期,中国和外国建交,那些开国元勋大多是大老粗,不懂外交礼仪,周恩来就在接见外宾时,让他们躲在帘子后面,看人家是怎么做的,跟着学习。
如果角色改变,自己却不肯成长,只想躺在功劳谱上希望靠别人感恩活下去,很多时候最后都是失望,这不是骂别人没良心就能改变的。《知否》里的小邹氏就是很好的例子。想起一则寓言,一个猴子变成人以后没有人的思维,结果行动还像一只猴子。
当然,有些人就是过河拆桥的 ,不过这也没什么,既然不能相濡以沫,那就相忘于江湖好了。人的社会角色只是角色而已,早晚这些角色会还给社会,他到最后不过是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想开一点就是了,看人家张幼仪后来过得不是挺精彩吗?
当然还有最后一条路,就是暴力。当无路可走,暴力也是一条路。不过这条路的代价太大,自己做好没命的准备。比如秦香莲与陈世美。
“富易妻,贵易友”其实是光武帝刘秀为了劝一位大臣休妻娶自己的姐姐说的游说之词,而人家的回答是“糟糠之妻不下堂,贫贱之交不敢忘。”结果后一句没怎么有人提,前一句倒流传很广。
在《人民的名义》里,达康书记的好友劝他说亲人们落后了,我们能不能等等他们,带领他们共同进步呢?
小公爷丧偶依然能找官二代,戴安娜王妃离婚可以嫁首富。所以实力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