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关于「成长」的思考
《选择卓越》一书中,讲述了一个挪威和俄罗斯比赛攀雪山的故事。面对漫漫的雪路,俄罗斯队天气一好就暴走个50公里,环境差就休整一天。挪威队的策略是,不管天气是好是坏,都走20公里,这其实很不容易——天气差,坚持走20公里;天气好,也只走20公里,多一公里都不走。有目标,有指标,持续迭代,这样才保证了他们源源不断的信心和勇气,以及最后的胜利。
【思考题】
1、如何学习?
2、为了成长,花了不少钱,参加了各种学习班,为什么收效不大?
邢衍青的分享:
如何学习?
首先涉及到的是为什么要学习?
第一,一个终生学习型的社会,如果不学习就会落后。
第二,个人可能是遇到了苦难、问题,或者有深度的渴望。
怎样学习呢?
1.主动去学习,被动的学习差距相当大。第一步应该是主动的出击学习。
2.学而时习之。只有不断反复的应用,才能够实现学习的根本目的。只是纸上谈兵学了,学而不用就只是储备,没多大作用。
可能教会别人学习,就是最好的学习。
为什么参加了那么多学习收效甚微?
1.成长是需要付出时间,精力与金钱的。可能付出的时间不够,或者是精力不够,或者是免费的,不能够达到学习的目的。
2.学习必须要有个系统支撑。系统的学习!这个系统应该包含有目标,步骤、内容、方法,反馈等。既有长期的目标,又有每日落地的具体行动。
例如,我参加了一个经典阅读的平台(三年花费6000元)。首先是一个三年——五年的读经计划,每天需要读什么内容?怎么读?都写的非常的详细,而且有导师指导,有团队监督,还有一些加强的活动。效果就比较好。如果没有这个系统这个平台的话,恐怕一个人坚持是非常难的。
零星的学习,碎片化的学习收效甚微。只是零碎的学习不会有快速的成长。
3.群体学习和个人学习结合。加入志同道合的一群人里面,这样的成长更为可行一些。一个人走的快,但是一群人走的远。我们参加易效能100天,因为有我们班级,小组,团队,大家才会不掉队,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