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然间看到“常想一二”这个词似乎不太容易理解,但是如果把它跟“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这句话放在一起,其意就很容易明白了。
民国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饱经沧桑沉浮,却一生淡泊、荣辱自安。常有友人问及他高寿的养生之道,他总是指指客厅墙上高悬的那幅字画,笑而不言。 那是一幅写意的莲花图,旁边是一副对联:上联:不思八九;下联:常想一二;横批:如意。
台湾作家林清玄写过一篇散文《常想一二》,大概就是这篇文章,才让“常想一二”一词流传开来。但我对林清玄写这篇文章颇为疑心。因为林清玄佛学造诣极高,他写作了很多佛理散文,并因此成为台湾作品最畅销的作者,这篇文章明显不符佛理。
常想一二的意思很简单, 人生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但总还有一二是顺心遂愿的。人如意了就幸福快乐,不如意就痛苦烦恼,我们可以通过多想想那如意的事来忘记那不顺心的事,从而得到快乐忘却烦恼,让自己的心态变得平和乐观,最终达到以豁达坚韧来超越人间苦难的目的。这方法应该是效的,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间的烦恼。
佛教为我们提供了认识烦恼产生的根源和彻底解决烦恼的办法。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为什么不如意?简单的说就是事与愿违。这当中有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抛开客观的原因不说,主观方面可能是我们的努力不够,但更多的是我们的愿望过多过高了。 人都是趋乐避苦的,我们总是不遗余力的去追求感官的享受和心理的满足。但这个世界能满足我们享受的好东西都是非常稀缺的,尽管我们极尽全力去争取也未必能够得到。更糟糕的是,我们得到越多我们的欲望也膨胀的越大,似乎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有一句说,女人的衣柜里永远缺一件衣服,就是对此最好的诠释。
人的欲望为什么难以满足,这源于我们对这个世界和自我的错误认识。我们总是执着的认为我们看到和感受到的世界是实有的,而不能认识到万法唯识,境由心生这个道理,不能认识世相虚妄和空这个真相,也不能认识去感受这个世界的“我”也是空的-五蕴皆空。
说世界是空的并不等于无,而是说万物都没有稳定的自性,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缘聚则生,缘散则消。比如一栋房子在那,如果把门窗拆了,把屋梁拆了,把砖瓦拆了,那房子就不存在了。世上没有一样东西会从来并永远在那儿。作为感受世界的人也是由四大(类)-风大、水大、火大、土大和合而成,一旦四大消散,这个人便不复存在。 由于不能认识到世界的空并执着一个我,所以生出贪嗔痴三毒来。贪,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嗔,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痴,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由于贪嗔痴导致我们欲望得不到满足,从而生出无数的烦恼来。
知道了烦恼的根源,该怎么去消除它呢? 一,观因果,以智慧除烦恼。烦恼有因,烦恼是果。比如说:别人打我一巴掌,不种被打的因怎会有此果?二,看清世界的真相。佛祖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世间所有的相,一切唯心造,都是因为我有了某种习性思想与业力,才会有此相出现。比如抽烟,没有人天生就会抽烟,都是后天习染而成,而一旦沾染上就觉得离不开了。 三,去除妄念。我们的意念总是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迁流不息,可以说各种杂念在我们的心里川流不息,就是睡着了都不会停止,会做各种各样的梦。这些杂念扰得我们心烦意乱难有平静的时候。有人问一个修禅开悟的高僧,开悟前后有什么不同。高僧说,开悟前是吃饭砍柴睡觉,开悟后还是吃饭砍柴睡觉。那人说这不是一样吗?高僧回答,开悟前吃饭时想着砍柴,砍柴时想着睡觉,睡觉时想着吃饭。开悟后,吃饭就吃饭,砍柴就砍柴,睡觉就睡觉,不想别的事。没有杂念就没有烦恼,就能得到大自在。 四,修炼平常心。每个人都有一颗平常心,但我们的心在俗世早已被沾染成得失心。不管做什么我们的心都在计算得失。今天加工资了,高兴;今天被领导表扬了,高兴;今天出门看到美女(或帅哥)了,高兴;等等之类,举不胜举。反之则不高兴。如果我们能看透真相,得失皆是虚妄,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不随境转,得失随缘,保持一颗平常心,烦恼自会离我们而去。 五,明白快乐和痛苦都不是恒久的,建立苦乐无常的观念。人的情绪都在变动之中, 时而快乐时而痛苦,当痛苦来临之时,不去理它,它自然会像花儿一样开放之后自行枯萎。不管多大的痛苦过去了就不是痛苦。 六,活在当下。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还没有到来,只有眼前的这一刻才是切实存在的,时时把住眼前的这一刻,感受它的美好,你才能得到快乐。我们平时都是只重结果而忽略过程,为了回家的那一个结果而忽视了沿途的风景可谓得不偿失,如果我们能做到途中即家舍就会收获更多的快乐。菩萨畏因,凡夫怖果,只要我们做事动机是善的,我们就不用在意结果怎样,这样就不会有不如意情况的发生,自然会少了很多烦恼。
当然要做到这些不是易事,需要艰苦的修行,远不如常想一二来得容易。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各种烦恼,也许每个人的应对方式都不一样,我所说的这些只是借用佛家的智慧提供一个参考,见仁见智,一切随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