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自我学习成长(一)

无论权力、知识、财富、修养,都来自强大的自我驱动、长期的刻意练习和逐步的层层突破。

L君与S君,出生在80年代中后期的二线城市。他们是一对好朋友。

S君出身殷实,父母大学教授+生意人,对于S君的未来期望,是学界精英与商界精英二选其一;L君家境普通,母亲银行职员,父亲音乐教师,自从觉察到L君的音乐天赋,他就开始立志让儿子成为世界一流的钢琴家,光宗耀祖,改变家族命运。

他们从3-4岁就开始展现对音乐的敏感,S君4岁学琴,L君5岁进入同一钢琴班学习,二人成为好友,共同玩耍、暗中较劲。他们学习速度极快、技艺过人、乐感超群,深受启蒙老师赏识,周围人纷纷夸赞这两个孩子乃音乐奇才。

到了小学,S君凭借家庭资源,求师于当地钢琴大师门下,与L君渐行渐远。L君父亲心有不甘,辞去工作、带着家当,与孩子进京拜师。从此,二人命运分道扬镳。

S君自恃天赋过人,加之周围亲朋鼎力称赞,日渐膨胀,无心刻苦练习。即使跟随大师学艺,也常常旷课偷懒,琴艺久久不见长进。其父母并不要求S在钢琴方面取得太高的成绩,也就不做太多要求,由着孩子高兴。

因此S君的琴艺犹如推磨一般,父母推一把、琴艺上一层,他的老师也常无奈苦笑:“孩子,你真真是在浪费你的天分啊”。S君却毫不在意,他心比天高,自知家境优越、路途宽广,即使高考失利,出国读个书也并非难事。

因此学琴只当个炫技机会,在众人面前演奏,学校里演演节目,给父母长长脸即可,初中毕业之前,他就彻底荒废琴艺,父母也只得无奈作罢。周围人谈及S君幼时过人琴技,无不摇头慨叹:“伤仲永啊,可惜了。”

[if !vml]

L君这边,又是另一幅光景。

他与父亲从小城赴京以后,一边住出租房里刻苦练琴,一边四处拜师学琴,其父利用自己的音乐教学经验,辅导琴童赚取生活。历经邻居威胁、小偷光顾,还有因没钱送老师红包而遭到的嘲讽和冷眼。

在求师无门的那段时光,L君父亲笃信只要技艺足够纯熟,就一定可以打动老师。因此他不断命令L君增加练习时间,甚至到了严苛与无情的程度,对疲惫的儿子毫不心软。

他对于儿子前途的孤注一掷,既寄托了扭转家庭命运的希望,也隐藏着自己年轻时期怀才不遇的遗憾,这种私心大于父爱的偏执,在某一阶段,占据了他的头脑与理智。

L君内心充满彷徨,虽然对父亲的偏执与顽固心有恨意,但从小目睹父亲为自己拜师时的艰辛与付出,也深知此行再无退路,只有一心扑在自己热爱的钢琴上。

终于在一个老乡的帮助下,L君被一名著名音乐家收至麾下,L君也逐渐摆脱了父亲的专制管教,在老师的带领下不断精进。

加上自小炼成的高度自律,与数九寒天的刻苦练习,他从14岁就开始频频在国际上得奖,并受到国际音乐大师垂青。L君跟随的老师越来越有名,参加的比赛越来越高端,直到17岁时在全球一举成名,此时,他已经日复一日毫不间断地练了12年钢琴。

正如欧美国家很多出身底层,希望孩子在体育领域苦练出头的家长一样,L君的父亲把所有宝都押在孩子身上,拿出绝境求生的势头帮孩子争取机会。所幸L君心中对钢琴的热情从未熄灭,天赋加上刻苦练习和名师指点,他最终在一路付出中熬出了名堂。

20岁那年,L君与S君在美国相遇,彼时L君正忙于全球巡回演出,S君正在美国某华人众多的大学读商科。L君彬彬有礼、举止成熟有风度,S君也出落成青年才俊,略带玩世不恭,偶尔炫炫琴技泡妞交友。

两人相谈甚欢,L君羡慕S君有过的完整童年和青春趣事,S君暗想自己也可能会拥有的乐界盛誉。世界各领域的顶尖人才寥寥无几,在美国读商科的年轻人却一抓一大把。

人生之路走到此刻,两个被公认天赋超群的孩子,一个丢了童年、历经艰辛,以天赋和勤奋博得名利;一个过得自在、备受庇护,却浪费了天分泯然路人。

[if !vml]

[endif]

谁是更成功的那个?谁是更快乐的那个?快乐与成功,倘若能一起获得,自然再好不过;可假若只取其一,你的孩子得到哪个?

成功的标准从来都很多元化,你认为成功是什么,它就是什么。但终有一个世俗的标准,决定基本的成功,是在物质和精神基础上获得升级——金钱、权力、地位、认可、幸福、友情、爱情常常相伴而来。

[if !vml]

[endif]

普通家庭孩子的成功从来不易,家族积累不厚、社会资源不足,家长能帮到孩子的本就不多。S君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大多数普通孩子无法企及的未来,L君需要和父亲自绝退路、赌上一切。

可见,社会地位的提升,单靠孩子自身已经非常乏力,家长还需要拓宽视野寻求高效路径,帮助孩子丰满羽翼。

从L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普通子弟突破局限、杀出血路的有效因素——父母有远见、能决断,孩子有爱好、肯吃苦,同时有导师、贵人相助,得以进入好平台深造。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从孩子的角度,谈谈家长可以从什么方面帮助他们成功。

[if !vml]

[endif]

也许你会疑惑,为什么我们提出的孩子篇路径中,没有“成绩好、智商高”或者“考名校”等和认知能力相关的因素。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对于一个人的长远发展来说,到底什么才是最关键的东西?是学习好,还是发展出一套能够应对未来社会的能力集合重要?

[if !vml]

[endif]

这是一个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家长圈中,颇有争论性的议题。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毫不怀疑地相信,一个人的成功主要倚赖于认知能力,也就是可以在IQ测试中测得出来的智力水平,以及各种学习能力,要提高这些能力,就是尽早让孩子开始付诸练习。这种“认知能力决定成功”的观点,叫做认知假设(cognitive

hypothesis)。

不过,随着经济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以及神经科学家对于人类发展的深入研究,认知假设学说开始被广泛地质疑。

因为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对于一个孩子长远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并非我们在儿童时期给他们大脑灌注进去的知识,和发展出的认知能力,而是我们可以帮他发展出的一系列应对未来社会的综合能力——由坚持力、自控力、好奇心、自省力、Grit、自信心、社交能力组成的非认知技能non-cognitive

skills),也叫作个人特质或者性格。

这个发现有一系列理论支撑,比较著名来自于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James

Heckman参与的两个研究。

基于我们上文提到的认知假设,美国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发起了一个针对高中辍学者的培训项目,叫做Gener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program(GED项目)。这个项目专门针对来自贫困家庭、少数民族的高中辍学者,无需读完三年高中,只要得到GED项目的知识培训,再通过一系列学术测试,只要成绩合格获得GED证书,美国官方就假设他们获得了一个高中毕业生应有的认知能力。

也就是说,他们可以用很短时间获得相当于高中文凭的GED证书,之后就可以进入大学或者去找工作了。

按照常理,既然这些辍学了的孩子通过了考试、得到了GED证书,那么他们的智商水平和认知能力理应与正常高中毕业者相同,未来发展也不应该有什么不同。

可是事实令所有人意外,Heckman教授针对获得GED证书的孩子做了长期跟踪调查,发现即使这些辍学孩子获得了GED证书,依然只有3%的孩子进入四年制大学或获得大专文凭,而正常高中毕业者有46%进入大学。

不仅如此,在日后的年收入、失业率、离婚率、吸毒率方面,持有GED证书的孩子,与高中辍学、且没有获得GED证书的孩子毫无二致。

这就是说,通过GED测试后获得的证书,并没能帮助辍学孩子获得更好的人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项目是失败的,仅有知识不足以让底层孩子实现人生提升。

这个发现,让一度支持认知假设的Heckman教授苦苦思索,这些获得了知识的孩子,为什么还会一路堕落到底?

后来,Heckman教授推测,应该恰恰是缺乏了非认知能力,才让这些获得了GED证书的孩子逆袭失败。这些能力包括——在做枯燥、无偿之事时的坚持意愿;延迟满足的能力;完成计划、避免拖延的能力等。这些能力不光在高中学习上有用,在大学、职场、家庭和生活其他场景中都很有帮助。

[if !vml]

[endif]

于是,Heckman教授在一篇论文中写道获得GED证书,却依然很堕落的孩子,其实都是聪明却缺乏非认知能力的孩子。他们虽然能够通过认知能力测试,却无法为自己长远考虑、为一件事坚持到底,也无法做到自律自控。缺失非认知技能,才是他们失败的根源。

为了验证“非认知能力比认知能力重要”这一论点,Heckman教授又参与了一项研究。

这项研究开始于1960年,在美国底特律市的老工业区,一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从黑人区招募了一些低收入、低智商的家长和他们3-4岁的孩子。这些孩子被分为两组,一组孩子进入实验者选择的Perry

Preschool(佩里幼儿园),另一组则被自然放养。

佩里幼儿园是一所两年制、高质量的幼儿园,这个实验主要想观察,低收入家庭儿童经过高质量幼儿园的教育,认知能力是否会得到提高。

研究者对两组儿童展开长期跟踪调查,直到当时的小孩子成为40多岁的中年人,Heckman教授在实验中期加入研究组。

研究结果令科学家们十分不解。在刚开始的阶段,进入佩里幼儿园的孩子毫无疑问地得到了能力的提高,他们在认知能力测试中,获得了更高的成绩。

不过意外的是,这种“智商收益”并未持久,到了孩子们都进入三年级的时候,读过佩里幼儿园的孩子,智商测试成绩与被放养的那组孩子毫无二致。就是说,一段高质量的早期教育,并未给贫困孩子们长期的智商提升,所以这个实验在当时被人们认为是失败的

不过,Heckman教授和其他研究者将眼光放远,对被试儿童跟踪了数十年。他们发现,虽然进入佩里幼儿园的孩子没有获得持续的智商提升,但与另一组被自然放养的孩子相比,他们的高中毕业率、成年后就业率更高,在40岁的年收入高于$25,000,且犯罪率更低、拿低保几率也更低。

这证明,经过两年高质量早期教育的孩子,终究还是拥有更好的人生。不过,如果帮他们过得更好的原因不是智商提升,那是什么呢?

研究者们又对曾经的数据仔细排查,发现关键信息在于小学老师对两组孩子“个人行为”和“社交发展”能力的评估。“个人行为”记录孩子骂人、撒谎、偷窃、缺勤和迟到的频率;“社交发展”记录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与老师同学的关系。

Heckman教授就将这些和IQ无关的元素称为“非认知技能”,经过后续数年的分析,研究团队可以肯定地告诉人们:正是从佩里幼儿园学到的这些非认知技能,让那些在这里读过书的孩子获得更成功的人生。

[if !vml]

[endif]

至此,“非认知能力比认知能力重要”这件事,有了确凿的实证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并非学习成绩和认知能力不重要,而是科学家发现,人们过于强调智商、认知,而忽略了同样至关重要的非认知能力

而且,如果一个孩子拥有坚毅品格、自律自控,并能时刻保持好奇心、专注力,不拖延、社交强,那么学业出众、工作优秀其实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你去查看跨越身份、阶层逆袭成功的人物传记,就会发现他们都有非认知能力上的共同特点。

与此同时,主创团队抽样调查了国内2008~2016年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在与这些学生、毕业生的访谈中,我们也觉察到,这些孩子都有极其自律、善于自省、高度计划、好奇心强,以及与老师同学关系融洽的共同点。

所以,当我们在谈论普通子弟和底层孩子如何成功时,就不应该仅仅抛给他“好好学习”四个字,而是要认真考虑,在努力学习的基础上,如何帮助孩子们获得宝贵的非认知技能。

这是我们提出孩子篇逆袭路径的理论基础,也正是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各位家长:让孩子努力学习是谁都会的事情,而且当今城市中的孩子,智商生来相差不多,认知能力的差别可以通过学习、培训来弥补。

未来孩子与孩子的区别,就在于谁的家长意识到了非认知能力的重要性,并及早开始培养这些能力。

1、爱好——能坚持下来的人,成绩更好、工作更强

[if !vml]

[endif]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有爱好,为什么要放在第一项呢?这是因为,“努力学习、考好大学、找好工作”,已经是人人都知道的前进路径。但是走的人多了,也就没有了路,我们需要另辟蹊径,找办法提高孩子的非认知能力。其中,练习爱好就是一个有效途径。

根据多年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的研究,拥有兴趣爱好,再加上练习和坚持,可以对孩子的成绩、性格、能力、学历,甚至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促进作用。

曾有一项实验(Eccles,2003),收集了美国密歇根市来自10所学校的1800个六年级学生的数据,并对这些孩子跟踪调查到21-22岁、25-26岁,研究发现:

那些发展了爱好的孩子,学习成绩更好,未来各个年龄段行为问题更少,吸烟、酗酒、吸毒、逃课几率更小,而且更能够享受校园生活、厌学情绪较少,并且大学升学率更高,也比没有爱好的孩子更愿意追求高学历,未来职业成就更高。

此外,有爱好的孩子社交能力、团队协作意识更强,在校内外更受欢迎;遭遇逆境时情绪更稳定,韧性更强,抑郁几率更小,精神状态更好;自制力、自尊心、自信心更强,对于自我认知也更为成熟和清醒。

那么,为什么有爱好的孩子在学业、社交、性格方面发展得更好呢?

一方面,音乐、艺术、体育等项目的学习,的确有助于开发大脑潜力,也就是获得认知性的“硬实力”。这是因为,0-12岁时孩子大脑的“黄金窗口期”,除了基本的思维、语言、阅读能力的发展,艺术的学习也能事半功倍地增强大脑灵活性。

有研究表明,学习并掌握一门乐器的孩子,普遍在数学方面的表现更好。此外,大脑中掌管音乐和语言的区域有所重叠,音乐和语言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有韵律、音调和节奏,所以孩子对于音乐的学习、感知能力,又会促进他们语言、阅读能力的发展。

还有研究表明,学习音乐可以增强空间感知、逻辑计算能力,对于科学、地理、历史、英语、物理等学科,也会帮助孩子增强理解。

同时,由各种激烈活动(庆祝、比赛、演出等)引发的激烈情绪,通常有助于激发肾上腺素,而肾上腺素又可以帮助激活学习活动所需的记忆力

所以,有竞争意识和好胜心不是坏事,不应遭到家长的打压,如果你的孩子喜爱运动,体育类的爱好可以增强孩子记忆力,不妨试一试。

另一方面,学习、练习爱好的过程中,孩子能发展出非认知性的“软实力”。孩子能够从中获取自制力、尝到成就感、得到自尊自信,并发展出一些为人处事中基本的价值理念,比如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全力去赢的拼搏感,以及应对失败的韧性锻炼,在应对枯燥训练的过程中,也可以锻炼出非凡的坚持能力。

那些需要竞争的兴趣活动,能够培养出领导力、沟通力、表达力,还有竞争意识和人性洞察力。

[if !vml]

[endif]

从文章第一部分,我们已经知道了非认知能力的重要性,如果爱好可以同时提升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除了自身发展,爱好还可以为孩子带来一个的副产品”——遇到贵人或者导师。

在你的生活周围,有多少人是通过学习音乐、艺术或者体育,而有幸遇到影响自己一生的老师呢?

每个人都需要人生导师,在关键时候为自己分析利弊、指引方向。有些父母可以担当此任,因为这些父母拥有一定社会经济地位和学历,他们的经验、阅历、视野,决定了他们自己就能在社交能力、求职选择、职业技能等方面正确指导孩子,而不具备这些资源能力的父母就无法提供这些帮助。

很多研究都表明,如果孩子身边有一个或更多(父母以外)关心他的成年人,使得他能够与有经济能力、知识技能的人保持联系,获得榜样的力量、提升自我认知,并习得自己家庭中不具备的品质,那么他的人生成功几率就更高,也更有可能成为出色的成年人。

此外,对于很多出身普通、甚至贫穷的孩子来说,练习爱好、接近导师的力量更为强大。他们更容易生活在不稳定、不安全、充满犯罪的家庭和社区,也更容易过早辍学。

他们的父母学历低、收入低,无法指导他们的人生问题,而如果有一项爱好,并有机会深度学习,这件事就能成为他们不断努力、憧憬美好的精神支撑。

并且,从练习爱好中获得的各种知识和能力,以及在这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人生导师,能有效避免他们继续陷入犯罪与堕落,帮助他们进入大学、获得工作、提高收入,获得良好的家庭、朋友关系,从而完成更好的人生提升。

2、刻意练习——仅仅努力是不足以获得成功的

[if !vml]

[endif]

“努力就能成功”,这句话在现在看来,显得太过笼统模糊。究竟是怎样的努力,会带来怎样的成功?听者可能一头雾水,就像读了一篇成功学或鸡汤文后的不得要领。

无论在学术的学习还是在爱好的练习上,怎样的努力才是最高效的,怎样的练习才能让孩子成为一个团体、组织甚至领域内的佼佼者。

1)成为高手,少不了十年磨一剑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也许你曾经听过“一万小时理论”,这是著名畅销书作者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提出的。就是说,无论你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至少一万小时,基本就可以成为该领域的大师,而且成功与练习相关,而非天赋决定。

这个理论,其实是基于一项著名研究中的“十年定律”,即至少十年的艰苦练习,才能成就一个领域内的专家级高手。该定律源自1993年瑞典心理学家Anders

Ericsson一篇举世闻名的论文《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获得专家级水平的过程中,刻意练习的作用)。

一万小时和十年,又是如何换算的呢?如果每天练习八小时,一周五天,那么一万小时就是五年。但对于任何一个人,如果每天进行8小时高强度练习,人的体力是受不了的,效果也会出现边际下降;如果每天至少练习3小时,那么就需要十年。

事实上,Ericsson针对音乐、数学、网球、游泳、长距离田径等多个领域的世界级高手做了研究后,发现十年只是达到国际高手水准的一个底线。同时,开始学习的时间节点也很重要。

根据各领域天才的数据,开始练习的年龄越小,获得杰出成就所需的时间越少。如果一个孩子开始学音乐的年级在6岁以前,那么直到他16.5岁之后才可以谱写出第一首杰出的曲子;如果在6-9岁之间,或者10岁以后开始学音乐,那么需要等21.5-22年才能自己写出第一首好曲子(J. R.

Hayes, 1981)。

一个孩子从青春期中后段产生科学家的职业理想,那么他通常会在10-20年以后发表出重量级的研究成果(Lehmann, 1953)。

Raskin(1936)在研究了19世纪120位最杰出的科学家,和123位最著名的诗人、作家之后发现,如果一个孩子从青春期中后期建立职业梦想,那么科学家发表第一篇文献的年龄平均在25.2岁,发表最著名学术成果的年龄在平均35.4岁;诗人和作家出版他们的第一部作品的年龄平均在24.2岁,出版最有名的作品,则平均在34.3岁。

也就是说,通常需要大于10年的时间,一个人才可以在某一领域收获最伟大的果实。

2)天分很重要,但决定不了未来

先天天赋与后天努力的关系,从来都很微妙,不过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任何我们所认为的天才、神童,最终获得非凡成就、获得举世瞩目的人,都是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忍受过十分枯燥的练习阶段和平台期以后,才成为他们想成为的人,而并非基因和天分决定的。

Hunter(1984)发现,先天认知能力与早期工作表现的相关性为0.5(相关度为0意为完全无关,相关度为1意为完全相关,值越小,相关性越差)。

1987年一项研究证明,IQ与卓越成就之间的相关度很弱,这还包括我们认为很需要天分的音乐、国际象棋。此外,Hulin(1990)验证,通过工作中积年累月的经验增长,认知能力与未来成功的相关度,会随着时间增加而减少到0.1

这也印证了我们在理论依据部分中的论点,认知能力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人们工作初期的表现,却不能断言人们未来的成就,而经验和练习可以弥补认知能力的缺憾。

现在我们知道了获得卓越成就所需的最少时间,也许有人会开始思考,十年中究竟要通过怎样的练习和努力,才能成为大师呢?

仅仅刻苦努力是不够的,富士康流水线上工作一万小时的工人,经过无数次重复劳动也不能成为研究机械的专家。练习与成功并非线性函数,努力也需要策略,也就是刻意练习


3)你可能不知道的努力要诀

练习的质量,和练习的数量同样重要。

根据刻意练习理论的提出者Ericsson,无论在哪一件事上努力,要想持续得到提高,刻意练习必须具备以下关键点:

内在动力:你必须有内在的激励机制,内在的动力,并心甘情愿地为这件事付出努力,因为刻意练习会很枯燥,一点也不好玩,需要精神支撑为之坚持。能够长期刻意练习的人,必然是持续拥有强大兴趣和热情作为内部驱动的。

清晰目标:刻意练习最主要的目标,不是为了玩耍享乐,也并非为了短期物质回报,而是为了提高目前水平。

结构化、逻辑化:练习任务都是为了克服弱点而专门设计的,且具有自己的逻辑体系和知识结构,并非毫无章法的练习。

不断重复:同一难度、同一阶段的学习任务,需要不断重复。

增加难度:当熟练了一定水平的内容时,需要立即进入更有难度的内容,不断跳出自己的舒适区。研究证明,只有在你做不好的事情上不断练习,直到积累一万小时以上,才能帮助你成为顶尖高手。

[if !vml]

[endif]

要有导师:需要有导师的即时指导,最好每次练习都有导师在旁,记录孩子水平和进展,合理按照现有水平制定学习顺序,以便决定何时进入下一个更为复杂的任务,没有导师会大打折扣。

研究证明,几乎所有成功的艺术家,他们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在进行高质量的刻意练习,而且这些顶尖高手都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受到不同老师的指导。刚开始只是技艺不出众的启蒙老师,随着水平提升,他们会师从更顶尖的导师,而且这些老师自己就曾是国际顶尖高手。

已有知识:导师指导孩子练习,还需要与孩子已储备的知识相联系,以便他们能顺利理解练习任务。

即时反馈:导师反馈非常重要,孩子自己需要明确知道自己的水平、程度和进展,导师还需要及时指出孩子的错误,提供有效措施进行补救,如果没有反馈,学习过程就无法获得应有的效果,即使孩子对学习非常有兴趣、有动力,他们得到的提高也不会很大。

父母支持:很多国际顶尖水平的大师,开始接触他们未来领域的年龄在3-8岁,他们的父母负责发现孩子的兴趣、提供学习所需的资源、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父母的激励和支持,对于孩子从单纯的兴趣过渡到刻意练习的过程非常关键。

练习强度:刻意练习不是随便练练,而是需要全神贯注、保持高强度,直到力竭。

练习时间:每天都要保证练习,3小时最佳,最好在上午。即使是非常顶尖的运动员、音乐家、小说家,也无法一次性在4-5个小时内非常专注地刻意练习。研究表明,超过4小时的高强度刻意练习往往是低效的

学会休息:高手不仅会练,还很会有策略地休息,因为睡觉时大脑会将学过的知识变为内化记忆,从而使人更高效。

顶尖小提琴独奏高手每天平均练习3.5小时,每次练习分为三个独立时段,每个时段60-90分钟;而优秀但不卓越的小提琴家,则每天练1.4小时,其中并没有休息时段。

[if !vml]

[endif]

以上条件需要全部同时满足,才能够成为刻意练习,少了一项都会让效果打折。

可见,我们熟知的一万小时只是其中一个小方面,所以在没有了解刻意练习全面含义的时候,家长应该避免盲目用这个定律激励孩子,因为不得要领的努力,很可能只是一场徒劳。

真正的刻意练习,是一场凭着耐心、耐力和热情,捱过一万小时枯燥又高强度训练的马拉松。这个过程丝毫不轻松,也根本不有趣,还可能很孤独,会经历无数次挣扎与痛苦。所以能坚持十年以上的人,都是秉持苦行僧精神的高手。

由于刻意练习需要从幼年时期开始引导,家长、导师全身心、全阶段的支持必不可少。就家长来说,需要提供的支持包括精力支持(兴趣发掘、陪伴练习)、资源支持(寻找老师、上课费用、购买材料、更换设备、交通费用等)、时间支持(占用父母闲暇)。

所以我们可以说,刻意练习并非孩子一个人的苦行,也是家长的重任。还记得文章开头L君的父亲吗?越是预算约束有限的家庭,如果想要孩子在某一领域取得极致成就,那么越需要破釜沉舟、孤注一掷的决心,这并非所有家庭都能做到,外人也无法简单地评说其中对错。

对于小孩子来说,如果能够引导他们对于一项爱好或者喜欢的学科进行刻意练习,是一个增强非认知技能中坚毅、自律、坚持力、延迟满足能力以及自我激励能力的很好途径。

不过,要想让孩子为一件事长期坚持,那么他们对这件事源自内心的喜爱与热情必不可缺,否则他们遇到枯燥的练习内容,以及遭遇平台期的时候就很容易半途而废。谁有强大兴趣,谁就容易坚持到最后。

[if !vml]

[endif]

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发现并引导孩子进行刻意练习呢?

根据芝加哥大学教育学教授Benjamin

Bloom在1985年出版的书《Developing

Talent in Young People》,很多国际大师都是从儿时的玩耍开始触碰自己未来的领域,在产生兴趣、并玩耍过一段时间,并获得一些愉悦体验后,他们发现了自己所具有的天赋;

此时,家长就开始介入,培养孩子每天练习的习惯,并为他们请来专门的老师,鼓励孩子进行更深一步的训练,也就是开始刻意练习;经过一系列练习和更多的经验经历,这些孩子在特定领域的表现有了巨大提升,体现出了内在天赋和后天刻意练习的共同作用。

如果你的孩子,在没有家长干涉的情况下,自发地对某一事物产生长期兴趣,那么这件事可能就是他的兴趣和天赋所在。不过,不要过分看重天分,没有后续的刻意练习,天分只能作为孩子未来缅怀童年的回忆。

从兴趣的发现,到练习的深入,一个孩子需要得到各种外部支持,包括父母、老师、教育机构等,单靠个人力量,几乎无法达到卓越。

人们都知道莫扎特的天才水平,却可能不了解他身后还有一个优秀的作曲家父亲。这位父亲是倡导训练小孩子学习乐器的先驱者之一,也是一名著名的音乐教师,自己著有小提琴学习教材。

[if !vml]

[endif]

从莫扎特3岁开始,他就训练儿子进行高强度练习,之后还不断帮莫扎特寻找更高级的老师。可以说,父亲在莫扎特的音乐启蒙,以及刻意练习入门阶段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莫扎特的父亲和我们文中L君的父亲,他们的共同点都是自己了解音乐,并从孩子幼年时期就予以严苛训练。在小孩子坐立不安、无法坚持的时候,可能也少不了严苛的手段。

每一个少年成才者背后,都有一个不太讨人喜欢的强势家长,孩子可能会感激,但不太容易与之亲近。然而单单就结果来说,我们无法断言他们就是坏家长。我们只有敬意。

无论何种领域,顶尖成就的炼成,必然少不了从幼年开始准备,而刻意练习的艰苦、冗长,又势必要违反小孩子爱玩、怕苦的天性。

而在快乐天性与坚韧品格之间,家长要怎样帮孩子做出抉择?在助孩子成功,却可能遭到一生怨念的虎妈狼爸,与避免孩子吃苦,却不太能帮到孩子的绵羊父母之间,你愿意成为哪一个?

[if !vml]

[endif]

结语

教育中从来都有无数地方需要二选一,事事都有机会成本,退路的代价不是人人负担得起。为了孩子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每个家长都在做着不同的努力。但愿望是好的,方式却不一定有效,在人类可塑性最高的孩童时代,我们的孩子经不起教育实验的折腾。

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孩子,人生路途的延展方式都有很大不同。我们无法为每个人提供针对性的培养路径,但就人类整体而言,一个幸福而成功的人,总有那么几点相似。

成功的标准从来都很多元化,但总是有一些世俗的标准,决定基本的成功,例如身体健康、性格健全、同时取得一定的经济与精神财富。

怎样识别出这些普世的、可借鉴的路径,帮助孩子层层突破人生藩篱,这就是我们本系列试图帮大家挖掘的,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麦子导读: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进行大量的碎片化阅读,如果要从这些信息中收集有效信息让自己成长,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坚持“当日事当日毕”。

文| Lachel(L先生) 授权发布

来源:L先生的猫(ID:lxianshengmiao)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为什么你的生活总是一团糟?》

文章发出之后,许多朋友在后台留言,表示深有共鸣。同时,也有几位朋友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是不是获取信息和资讯时,都要以「有没有用」为标准?那如果暂时对自己的工作、生活没有实质帮助的,是不是就应该放弃?这样会不会过于「实用主义」?

其实这样说,是有点理解偏差了。

我在那篇文章里强调的,不是「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用」,而是「以我为主」。

什么是以我为主呢?简单来说,可以分成下面三类:

[if !supportLists]1.[endif]我感兴趣的,愿意去深入了解的

[if !supportLists]2.[endif]恰好可以解决某个问题或疑惑的

[if !supportLists]3.[endif]对实际生活和工作有帮助的

这里面,最重要的,其实是第一点。

只有你真正感兴趣,愿意去深入了解、分析、思考的东西,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进一步说,也只有你真正感兴趣的东西,你才愿意去打开、阅读。否则,如果只是觉得「将来可能有用」的话,它的下场很可能就是,躺在你的收藏列表里积灰,永远被你遗忘。

生命如此短暂,我们的时间精力也是极其有限的,为什么不用在更加重要、更加有价值的事物上面?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对获取和收藏的信息进行高效的利用,避免信息的冗余和过载?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坚持「日事日清」:

每天收集、获取到的内容,争取在当天之内将它们消化利用完毕,尽量不要延误。一延误,就很容易造成冗余。

当然,实际应用中,很多人做不到「每天」。那可以自己调整一下时间范围,像我自己,就是以每周为一个周期。每周都会定期拨出一段时间用来检视:

[if !supportLists]·[endif]这周获取了什么样的信息?如何将他们变成自己的知识?

[if !supportLists]·[endif]这周有些什么新的点子和创意?它们可以如何运用?

[if !supportLists]·[endif]这周获得了什么新的渠道?它们能提供什么样的内容?可以在什么场合下使用?

[if !supportLists]·[endif]这些有些什么新的短期目标?它们可以如何安排和规划?

[if !supportLists]·[endif]……

具体来说,我会采取如下的方法:

1、将信息的收集和吸收分开

大多数信息过载以及时间的滥用,都来自于一种情况:就是你在获取信息的时候,无休止地点着「下一篇」「下一条」,迷失在互联网为你编织的信息网络之中。

因此,将信息的收集和吸收分开,可以有效避免这种情况。

一方面,这会迫使你对信息进行审视、观察,只有保证感兴趣、有价值的信息,才会进行收集。

另一方面,通过每周的定期检视和吸收,又会反作用于信息的收集——如果你觉得这周的信息太多了,没法有效利用,那下一周开始,是不是就可以稍微节制一下?

2、精简自己的信息渠道

对于我来说,无论是下APP,关注公众号,或者收藏新网站,都会设定一个期限:如果在期限之内,我仍然觉得这个渠道不能给予我足够的价值,那我就会把它清掉,不再占用自己的认知资源。

我有一个习惯,当新关注了一个公众号,会置顶一段时间:如果在这段时间内,它推送的文章都很难引起我的兴趣,那我就会取关,反之则取消置顶,将它留下来。

借由这个过程,让自己关注的渠道「流动」起来,对它们进行观察、管理、筛选,只留下自己真正感兴趣的。

这样,可以迫使自己将注意力集中在真正有用的渠道上面,减少注意力的分散。

3、建立自己的信息收集流程

简而言之,就是使用合适的工具,建立一套流程,让自己在看到有价值的信息时,可以及时、高效地将其收集起来,再统一进行消化吸收。

谈一谈第三点吧。

我主要关注两类信息的收集。

一是自己想到的点子、创意、想法,以及想去的地方、想做的事、想体验的活动,诸如此类。

二是从外界获取的信息。比如公众号的文章,新闻客户端的内容,书上和杂志读到的片段。

前者的话,我习惯使用印象笔记。

很多人会将印象笔记用来做文摘,收集文章,但这样其实会导致它变得臃肿。对我来说,用印象笔记来收集碎片化的文字、照片、录音,是比较便捷和高效的用法。而且同步也很方便。

如果你的内容以纯文字为主,也可以试试Simplenote,有段时间使用率非常高。无缝同步,支持Markdown,缺点是无法保存图片。

后者的话,我之前用过一系列「稍后阅读」APP,比如Instapaper,Pocket,以及前段时间特别火的Raindrop.io。它们的功能确实强大,UI也不错,但是因为服务器在海外,加载和同步都很卡,难以忍受。

现在用的是收趣云书签,国内一个创业团队出品的APP,很轻便高效。功能上比起前面几位有过之而无不及,速度、流畅性和友好度则高出许多。

有段时间因为没有web版,弃用了一阵子,后来认识了收趣的产品经理,聊到这个问题,他们说不日就会上线Web版,于是又装了回来。

目前用了一段时间新版,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很流畅。

由于是创业团队的作品,不知道能否长久做下去。希望他们能坚持久一点,很少见到这么优秀的国产软件。

大抵就是这样:

对于碎片时间想到的内容,用印象笔记做记录;

对于手机和电脑浏览时看到的优质内容,则用收趣收藏。

然后,到每周的检视时间,再用Onenote做整理和内化。

这也一来,就可以保证对所有获取到的信息,都能进行有效的利用。

作者|孙圈圈

[if !vml]

[endif]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01野蛮生长的“好”时代,过去了

我是典型的80后,因为刚好是85年生。刚工作的时候,中二愤青一枚,经常跟朋友一起吐槽社会,其中吐槽次数最多的,是生不逢时。

为什么呢?去对比一下当时外企里的70后跟80后的境遇就知道了。90年代后期到2000年初的时候,外资大举进入中国、快速扩张,人才一下子变得很稀缺,相较国企和民企,外企的工资常常是四五倍,而那个好时代,被70后们赶上了。

此后几年,外企在华高速发展,那些早期进入的70后们,又迅速跻身管理层,开始管理我们这帮80后。

再者,那时候房价还没怎么起来,所以70后们也是个个有房有车无贷,隔三差五去国外转悠。

而80后呢?毕业赶上房价猛涨,中国经济发展却开始放缓,上面顶着身处壮年的70后,累死累活却没晋升空间,下面又上来了更加敢拼的90后,不进则退。

反正,如果你也是80后的话,一定知道我在说什么。

年轻人,真的越来越难了。是这届年轻人不行吗?是时代不一样了。

我之前做咨询的时候,接触一些60后的民营企业主,那时的创业者,很多学历见识是一般的,多数靠着胆儿大、豁得出去,甚至只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硬是发家了。

因为那时候,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傻钱多,处处是机会,只要努力就能有回报。所以,那个时代读的书都是非常应景的,当时流行的是什么?鸡汤和成功学。因为时代太好了,你只需要有鸡汤、有鸡血,让自己嗨起来,去拼搏,总会有结果的。

我们不得不承认,野蛮生长的时代过去了。

02时代更替,却是逆袭的时机

野蛮生长的时代结束,还有逆袭的可能吗?个体的故事未免太特殊,我们借鉴一下企业的发展吧。最近看到诺基亚回归的新闻,就聊聊手机行业好了。

还记得摩托罗拉吗?我最初对它有印象,是上小学的时候,爸爸买了个大哥大,当时很多人围观,也是我跟小朋友吹牛的资本之一。

毫无疑问,摩托罗拉是模拟手机时代当之无愧的老大,正是它发明了真正的手机。然而,在模拟手机迈向数字手机的时候,它却被木工厂出身的诺基亚逆袭了。

而此后的诺基亚,在功能机向迈向智能机的时候,又被乔布斯的苹果逆袭了。

倘若还处在技术决定一切的时代,诺基亚是拼不过摩托罗拉的;倘若用户还在介意谁的电话更扛摔,苹果是没有什么机会的。正是因为时代变了,赛道换了,这才给了后来居上者逆袭的机会。

对我们也是一样,如果社会一成不变,所有人必须在同一赛道、跑向同一目标,那么作为晚进场、又没有好装备的年轻人们,还有什么机会可言呢?

正是因为互联网的崛起,创业不再像过去那样,大量依靠资源和关系,这就给了虽然经验少、但更有创造性的年轻人机会。

正是因为移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的崛起,使得一些年轻的写作者,可以不再受雇于传统媒体、在体制内论资排辈,而是能够借助平台、直接收获一大帮读者。

只要一个时代允许新的可能性发生,机会就依然还在。只是,通过野蛮生长、比拼努力时间来逆袭的时代,真的已经过去了。策略性地成长,才是逆袭的唯一可能。

那么,什么才是策略性成长呢?

03关注价值衡量标准的更替

既然逆袭往往来自于赛道的更替,那你就应该知道,现在比的是什么,也就是,衡量价值的标准是什么。

比技术,木工厂出身的诺基亚跟摩托罗拉如何相提并论?当年摩托罗拉宏伟的铱星计划,连我这个小屁孩儿都知道;比扛摔,我之前用过的诺基亚,被我从六层楼摔下来,都完好无损,而现在,iPhone从写字台掉地上,我都吓得不轻。

手机只用来打电话的时代,扛摔很重要,但现在,手机的电话功能只占很小比例,我们几个月就换一次手机,扛摔真没那么重要了。

对一般人来说,我们很难像乔布斯那样,提前预知价值衡量标准的变化。但是,即便做不了提前预知的那个人,至少我们可以做变化发生之后最先感知到的人,而不是最后被变化淘汰的那个人。

做企业如此,个人发展亦然。

有朋友出去读MBA之后回国,跟我感叹说:世道艰难啊,公司的老板们,好几个都是之前出去读的MBA,然后回国进500强或者咨询公司,待个几年,业绩做得还可以,就升到高层了。一样的学校毕业,我为了找个还可以的工作,都拼得头破血流的。

前些年,外企蓬勃发展的时候,海归是有极大优势的,因为有海外背景,能够更好地适应西方企业文化,更好地跟高层沟通。而现在,外企的发展放缓,人才需求变少了,高层也几乎都本土化了,所以同样能力的前提下,海归的优势没那么明显了。

这个时候,去读MBA然后回国进入外企,这条路的性价比,确实大不如前了,因为衡量个人价值的标准不一样了。

再说咨询,此前有位经验丰富的同事,对方法论有种宗教般地崇拜。有次客户指出一个问题,说他们公司情况特殊,无法套用某个分析工具,需要进行修正。她回答说:我们是这个领域全球排名第一的公司,这就是我们的方法论,我做咨询这么多年,每个客户都是这么用的。

客户内心OS了无数遍之后,说:可我买的不是方法论,是你们的定制化咨询服务。

咨询公司刚进中国的时候,给客户带来的价值,是提供先进的方法论,所以,能够快速掌握和应用更多方法论,就是一个顾问,但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咨询的价值是想尽一切办法解决现实问题,价值衡量标准变了。

再说现在极其火热的自媒体。博客时代做自媒体的,多数是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分享他们的看法和经历,比如,那时候学习职场和个人提升,很多年轻人会去关注李开复这样的职场前辈,80后的很多人,应该对开复老师的《给大学生的七封信》有深刻印象。

但如今,去看现在的职场自媒体,读者最多的人,自身却未必有丰富的职场经验。相反我身边有些在企业身居高层的人,一时兴起去开了自媒体,却大多铩羽而归。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极其快速,读者无力辨别信息好坏,所以,能讲出好故事、挑动读者情绪、善于取悦他们的人,比那些只讲干货没有故事、连网络用语都不懂的专业人士,在自媒体上更受大众欢迎。后者想要被人关注到,必须在传播性和价值性方面做一个平衡,否则根本没有机会被大众看到。

社会的价值衡量标准变了,如果我们还是循着前人的成功道路继续走,当然会觉得艰难,当然会走不下去。

所以,永远要对未来保持敬畏感,才能感知价值标准的更替。不妨走出去,跟你所处行业的资深人士、你的老板、你的客户、甚至行业猎头聊聊,问他们这样的问题:

你未来的目标是什么,实现这些目标有什么痛点?(行业痛点;公司发展痛点;客户痛点)

你所看到的,这个行业跟过去有什么不一样了? (行业趋势和变化)

我们这个行业最关键的岗位是什么,跟过去有什么变化?(行业关键成功要素;价值衡量标准)

这个行业如果未来被颠覆,可能是什么?(潜在的价值衡量标准)

04去增长最快的地方

既然一直在说手机,就继续说吧。根据IDC的数据,2016年第三季度,OPPO和vivo这两大兄弟品牌,出货量已经是中国市场前两名了,超过苹果、华为、小米。

如何做到的呢?“农村包围城市”。如果你是在北上广、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最畅销的手机可能是苹果、华为、三星,但除了这几个地方,其它三线到六线城市,最畅销的基本都是OPPO和vivo,可以去网上找一下手机出货量数据在各个省市的分布。

不仅手机,国内很多日化品牌,在当年洋品牌大举进入中国的时候,也是靠着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

为什么这个策略可以成功呢?

因为在这些领域,农村的增长率高,所以,尽管起初的市场规模没有城市那么大,但是增长快速,加之农村市场竞争没那么激烈,能够快速占据较大的份额,因此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随着市场规模的高增长而逆袭了。

所以,逆袭的关键,是找到高速增长的领域。

互联网行业的产品经理,工作小几年就可以扛大项目,传统行业的产品经理,可能得熬好几年。行业发展快,挑战更多,成长自然也越快。

之前的一个客户,某家物流企业,高管团队有好几个85后,这是我见到的第一次,客户高管的年龄比初级咨询顾问的年龄还小。为什么可以做到?

因为这家公司过去几年一直飞速增长,极度缺人,很多人一个岗位上只干三个月,就马上被晋升。但这两年,增长缓下来了,后来的一些年轻人,机会就没之前那么好了。

最近两年,一些跨国公司的中国区CEO频繁换人,因为业绩不达预期。但十几年前,景象完全不同。那时候,很多被派到中国的老外,开始是不愿意的。

九年前的时候,我还碰到一个第一次来中国出差的老外,他们公司规定,出差到中国,至少需要住豪华五星级酒店(DELUXE

5 STAR HOTEL,比普通五星级高一档),因为觉得中国一定是脏乱差,只有这样才能健康有所保障。

结果,那批被迫外派过来的老外,赶上了好时候,那几年各家跨国公司的中国区业绩都欣欣向荣,于是很多高管因为业绩优异都被晋升了。真真是应了那句话:你以为自己成功是靠水平,结果发现是靠运气。

那么,如何去看高增长领域呢?

首先,是人。观察一下,你周边那些最优秀、被公司视为关键人才的人,他们辞职之后去了哪里?你所在的行业,人才素质相比之前,是在上升还是下降?这个行业的猎头,他们是否在不惜成本地挖人?

其次,看技术投入。如果一个行业,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很大精力,那通常来说,这个行业是有前途的,因为说明各家公司的老大们都看好未来发展前景,知道现在的高研发投入将来是收得回的。

相反,一个行业普遍不愿意在技术上面投入,而是维持现有的产品技术不变,那通常是因为老大们看到衰落的迹象,所以采取了保守策略。

这些方法,很难帮你提前预知某个领域的高速增长,但至少让你能够在增长势头起来之后,能够发现到,以及,让你在某个领域开始衰落的时候,能够感知到。

05思考,将知识和经验发挥到极致

如果已经找到新的价值衡量标准,也找到高速增长的领域了,接下来的问题是,靠什么逆袭?

靠经验吗?如果这个世界还像多年前的体制内一样,靠经验、论资排辈,那还有年轻人什么事儿呢?

我曾经写过一篇如何解决问题的文章这5个步骤,让你从烦恼变成思考,里面提到,解决问题的套路跟维修工修理空调的套路是一样的。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维修工的问题解决能力不是最强的呢?毕竟他天天使用这个套路啊。

因为,他们用的是经验,而不是思考。

他们只知道依赖操作手册(知识)和过去情况(经验)来做事情,并不知道这背后蕴藏着什么解决问题的套路。但是,最初设计那个操作手册的人,他是懂得如何解决问题的。这是操作工和工程师的差别。

所以,同样都解决了问题,但你靠的是经验,还是思考,这是有本质差别的。

比如,需要策划一次读者线下活动,如果看别人做过很多次,再自己照着做,任何运营人员来做,都不会差到哪里去,这是靠经验。

但是,下次遇到另一个问题,比如,如何策划一场线上直播,有些运营就做不好了,为什么呢?他觉得:我只做过线下活动,没做过线上啊,我没经验。所以,这样想了之后,他的应对方法是,再去攒更多线上活动的经验,学几次,然后又会了。

但是,真正优秀的运营会怎么做呢?拿线下活动的经验,找到线上线下的潜在差异,策划线上活动。这种方式,靠的不是复制过去的经验,而是掌握思考方法,理解运营的本质,将之前的类似经验举一反三。

之前做咨询的时候,团队有人跟我说:嗯,这个问题我没碰到过,我没有经验,公司应该给我更多机会去学习和锻炼,如何做这种项目,这样我就有经验了。

我的回答是:如果拼经验,企业犯得着找咨询公司吗?客户随便哪个老员工拉出来,不比你经验长?

所以,不要把经验不足,当成懒得思考的借口。

很多人遇到跟过去不一样的问题时,总会说:这是因为我没有经验,我要努力攒经验。然后,就一头扎进去,不断去学习,但是,经验永远攒不完,因为你不会天天遇到同样的问题。

所以,想要逆袭,你需要先判断一下:我现在缺乏的,真的是某个领域的经验,还是最核心最底层的思考能力?

如何判断呢?做些对比:

同样的工作经验下,你比别人能够解决更多还是更少问题?在对比的时候,不要试图为自己找任何借口,比如:我老板没有他老板会教、我接触的客户没有他优质,等等。

但凡同样的经验,如果你能解决的问题更少,那么一定是思考能力出了问题。

过去的工作中,你是否在遇到老问题时游刃有余,但遇到从未解决过的新问题时,就马上需要求助别人,才能找到答案?如果是,那么你需要好好培养思考习惯。

跟同级别的同事比,你的工作独立性更高还是更低?如果你需要更多指导,或者任务分配的时候,需要上级不仅把“做什么”告诉你,而且把“如何做”也告诉你,那也是不会思考的体现。

最后的对比就是,如果你工作已经有五年了,如果处在一个发展还可以的行业,你的市场价值有没有很大的提升?

这里所说的市场价值,包括公司给你的加薪,或者跳槽出去的涨薪,或者被猎头找的频率。如果这样都不尽如人意,那么,你也不是经验的问题,因为,5年的时间,在大多数岗位,都可以算得上资深了。

任何一个时代,都会有人为变化而焦虑、为没赶上的好时代逝去而痛心,但也都会有人为变化而做准备、为即将到来的新时代而兴奋,关键是,你想做哪一个?

你焦虑,你学习|中产阶级的知识危机

原创2016-12-07包三先生家长进化论


[endif]近日,作为一个中产阶级,看着房价不落、人民币贬值、猪肉有点贵,我有点焦虑。不光我焦虑,我身边的朋友或多或少也处于焦虑着和准备焦虑的状态。

此文是探讨中产阶级焦虑的第二篇文章,第一篇有了孩子,便有了烦恼,重在探讨中产家长为孩子出路焦虑的根源。

后续我们会从各个角度去剖析中产焦虑的面面观,解读中产焦虑的多方面原因。

前几天,和一个很久没见面的朋友聊天让我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期间我们的聊天内容,从最新上映的电影《你的名字》里日本文化现象,到最近人民币跳水问题,再到大众心理学、罗尔事件、个人英雄主义等等,天马行空、无所不谈。

朋友和我说起这些的时候,头头是道、滔滔不绝,专业的名词术语一个接一个,但是我听着,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正当他抄起勺子将一口菠萝饭喂入口中,匆忙咀嚼完刚要开口的时候,我忍不住了。

“停,我觉得我要制裁你下。这些这么高端的逼,你都是从哪里学来的?“

朋友得意洋洋地晃了晃手中手机,屏幕上一堆花花绿绿的APP显得特别扎眼。

我感觉,就在刚才我被喷了一脸。

[if !vml]

[endif]

你学习了么?

据朋友说,他的生活是这样的:

清晨上班的路上,他会在APP上听某胖的最新音频。

中午休息的时候,他会开始刷某乎,除了看看有没有最新的某乎live课程,最主要的还是读信息流里推荐的自己关注的话题有没有答案。

而下班路上,他则会辗转于各个订阅的推送中,有的时候可能也是一段音频,打开一篇篇推送文,然后再一篇篇关掉。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很多人就是这样学习,并认知外界事物的。我们在钢筋水泥构成的城市森林里,小心翼翼地生活着、紧张兮兮竞争着。

毕竟,周围的人都在学习着,谁都不愿意成为那块弱肉、任人刀俎;毕竟,我们的地铁拥挤不堪,难以翻书,唯有巴掌大的手机能够灵活运用;毕竟,我们双手紧握方向盘、大脑思考方向标,只有耳朵是空闲的。

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是没时间,那就听万卷书,看介绍异域风情的视频。还是没时间,那就只能找5分钟,听脱口秀大咖、知识界网红带你读书,亦或是利用2分钟,看视频了解某个小知识。

那么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你学习了么?又学什么呢?

[if !vml]

[endif]

你学习了什么?

我们从需求的角度分析我们会学习什么。

应试知识,以应付各类从业证书考试

专业知识,以应付综合类或交叉类工作的需求

资讯八卦,以应对社交圈的共同话题,防止被社交隔离的谈资

心灵鸡汤,以应对越来越严重的虚无主义思潮,压力感和孤独感

深度解读,以寻求和作者的共鸣和排解自身困惑

……

然而互联网最大的特色就在于,互联网上的同质化产品非常的多,应试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分享非常容易同质化,而且就用户粘性上来说,基本是用过即弃的状态。

所以更多吸引我们学习的资源,就是那些拥有一定“卖点“,或颠覆惯常思维的知识。

它们可能拥有深入浅出的内容,让我们在几分钟之内了解某个领域的冷门学科;可能是风趣幽默的段子,帮助我们在午间闲谈时口若悬河;也有可能,只是某个嗓音迷人的人发的音频,让我们听了耳朵会怀孕,在夜间甜甜入睡。

而这些知识、段子、音频内容的提供者,就是所谓的“知识网红“。

在某听书软件最火节目榜单的前20名中,阅读类的占15%,专业知识政策解读类的占20%,心理类分析类似心灵鸡汤和深度解读的占40%,而余下的25%则由资讯八卦所占据。从节目的火热程度来看,我们看什么的答案呼之欲出。


你们为什么学?真的学到了么?


我们刚才从学习的动机角度,去分析”在这个知识经济爆炸的时代,我们到底学了什么“这个问题,似乎已经把”我们为什么学“这件事情讲得很透彻了,然而实质上,前面的提到的只是一些表象原因。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为自己找一个堂而皇之的学习理由是非常简单的,事实上,很多人就用这样的理由掩盖了自身阶级的焦虑与不安。

扪心自问一下,有多少人是因为周围的人都在用类似的APP,从而强迫自己去学,或者说为了拓展自己的谈资而去学呢?

这种情况最典型的镜头,就是《老友记》中没有受到过良好教育乔伊在和室友聊天的时候由于很多基础的常识都不知道,以至于去买了一套26册按照A-Z编纂的百科全书。

当然也有很多人会说,这种学习也算是学习的一种啊,哪怕是被迫学习,也是学到东西了啊。

我不否认这种学习的必要性,但是如果大家都抱着这种需求,然后通过APP,通过浅尝辄止的在线课程、火爆微课,而非连贯性、系统化的学习,那么就很容易造成前面我和朋友聊天的时候的感觉:听他谈起来口若悬河,似乎什么知识都涉猎,让你在羞愧中感觉“被喷一脸”,但当你问他更深的问题,他就不知道了。

看似什么都感兴趣,却没有一件事专注。

所谓“被喷一脸“,就是像我的朋友这样,在通过网络渠道获得谈资之后,会在聊天中表现出极大的表现欲,然后照葫芦画瓢,用自己听到的二手知识对你跑火车,在你艳羡的眼光中获得极大心理满足。

而如果你中途插话,只会被他当做无知群众,或者你提的问题他不理解或回答不了,那么他可能就会刻意无视,继续在胡诌中将你的注意力再次绕回自己的体系。

而你若问他你为什么不学的再深一些、再专业一点的时候,他就会告诉你“没有时间”,从而暴露了他碎片化学习的致命弱点——什么热学什么,而且学得毫无体系、毫无章法。

[if !vml]

[endif]

一方面,人们越来越追捧有营养有价值、深入系统的“干货”;另一方面,人们又总是希望这些知识是浅显易懂、一看就会的,最好短短几分钟阅读就能让你掌握精髓。

这也是为什么,书店的畅销书榜从来都是《极简XXX》高居榜首,而经过数十年、数百年历史积淀的大部头巨著,却鲜有人问津的原因。

人人都渴望极速变得聪明、成为大师,可是哪有这样的好事?如果真有,那些花了十万小时深度练习的大师,岂不是要在坟墓里气得跳起?

我们在朋友圈分享转发各种专业文章,各处MARK、各种收藏,可是收藏夹满了、印象笔记满了,干货都堆在那里积了灰,依然没有时间完成学习一遍。

要么就只是囫囵吞枣地阅读、过目就忘,等下次再看到这类知识,才发现脑中空空、肚里无货。

随着微信深度侵入我们的生活,微商被鄙视、微课却火爆,知识网红们紧紧抓住人们快速求成的心态,纷纷推出“十分钟掌握XXX”、“半小时精通XXX”的课程,无论是免费还是收费,人们都是呼朋引伴、趋之若鹜。

然而,等到报名课程开课的那一刻,有几个人按时去听了呢?

不是因为应酬忘得九霄云外,就是因为懒惰,宁愿躺着看八卦。我们总是不能准时参加,即使参加,也总是无法耐着性子听完,纷纷指望好学的同学整理出课堂笔记,分而享之,继续存在收藏夹里积灰。

我们的订购,更多是因为看到了抢眼的课程介绍,想着这个东西总会有用得着的时候,而如果订阅了就会比别人有优势、比别人学得多。而倘若别人看了,自己却没看,那就会焦虑不堪,生怕因为这一小时的课程,让别人赶到前面去。

竞争关乎成绩的学生时代已经过去,而成年后的世界,竞争关乎收入、关乎地位,关乎我们所奋斗的一砖一瓦、一屋一室,我们怎敢甘心落后?

[if !vml]

[endif]

可是,这种浮躁的到处报名、四处听课,如果只是抱着“不能落后”的心态,又怎能真正学得进去呢?

别人讲出的知识,可以当做兴趣的入门材料听一听,而如若没有后续自发的深入阅读、入心思考,这些知识就只能是拾人牙慧的二手材料,永远变不成自己的东西,更不要说利用这些知识升职加薪了。

在这个时代,深度的学习还是必要的、弥足珍贵的,知识网红、段子科普虽好,却总是别人咀嚼过的,要领会其中精妙,还得自己去深究。

好在我们的粉丝中,有很多积极好学的读者,我们也收到了许多家长的留言,要求我们提供部分参考资料和论文研究。目前我们正在考虑资料的发放形式,之后会提供给大家参考。

你焦虑,你学习

说到底,还是中产阶级太焦虑了。如果你读了有了孩子,便有了烦恼,就会明白,他们不仅焦虑孩子的出路和地位,还焦虑自己是否能再上一步。

所以,哪怕是一点点的可以带来安慰的东西,无论是心理上的还是生理上的,人们都会死拽着不放。

我们习惯性地拿着手机,刷着微信,翻着朋友圈,在新闻资讯的版面搜索着有用的、有趣的讯息。

时刻有一种强烈的不安笼罩在心,生怕被飞速变化的时代所抛离;日夜因为激烈的竞争焦虑不已,担心讯息通达、八面玲珑的人把我们比下去。

在这个沉默即落后的城市中,七嘴八舌展露谈资的背后,实际上是深深的焦虑和黯然的孤独。我们生怕错过任何一个搭上话的机会,生怕被周围人甩在后面。

这一点在,一线城市的外来年轻人中尤其明显,我们将这样的中产称为“移民中产”。关于他们的焦虑,其实还有更深层次和多元化的原因,我们会另作文章和大家分享,而他们的知识焦虑,实则源于从小就已经习惯了的“高度竞争的忧患意识”。

当然,“高度竞争的忧患意识”并不是移民中产的专利,只不过,他们在经历过涌向北上广的艰难过程以后,从此胶着在一线城市,面对回不去的家乡、融不进的都市,从而显得更为焦虑罢了。

[if !vml]

[endif]

记得在一个分析知识网红如何形成的文中看到一段话,大抵可以形容这群为知识问题焦头烂额的中产阶级。

“听完某甲的演讲,感动到希望再听一次;看完某乙的视频,恨不得立刻请教;打开手机,朋友圈里某丙的线上分享爆满,于是加入其中,佩服到想把其作品全看一遍——每场激动、感动、崇拜……都具有可换性,因为人早已失去对质感差异的分辨能力,以至于每次情绪都显得那么地类似,那么地具有可换性,那么地肤浅,那么地激荡人心而又毫不重要。”

“当人们没有能力分辨,情绪与情感,一时的激动与原本可以持久的感动,真心的表白与虚假的逢场作戏,深刻的演讲与肤浅的演讲,以及,真正的知识精华与粗浅的知识表象时,一切都具有可换性。”

可能你今天听到的是某网红,明天却发现,这网红的文章是某大咖代笔的。但是,Who cares?我得到我想要的就行了。

所以,我们该如何学,才能既平复自己的焦虑,又能真正学到东西呢?

首先,我们并不排斥互联网时代碎片化的学习模式。

各位读者不妨将此作为学习兴趣的开端,抛弃掉把碎片知识作为谈资的想法。通过网络阅读了解大概,然后主动寻找体系化的书籍,真正的去了解这个知识或者这门学问的前世今生,以及这门学问的具体内容。

长期沉浸在电子阅读中,大脑会形成对电子屏幕的新回路,从而让你的注意力片段化。科学家说,每时每刻看手机的人,会丧失社交能力、沟通能力,会变成双眼无神的木头人。

相信在这样沉浸式的个人探索的过程当中,大家也会自然做到“去功利化”的学习目的,同时也收获彻底掌握某个知识技能的满足感。

这种方法,就能帮你和“关注太多公众号、强迫症一样逼自己看、看了好像又没学到什么、继续焦虑”的恶性循环说再见。

与此同时,大家的知识体系越是碎片化、宽泛化,对于有专业化学科素养的人的社会需求,就会越强烈。

在这个斜杠青年层出不穷、微信创业屡获红利的现在,你掌握了深层次的知识,你就能将知识变现、用知识名利双收。

[if !vml]

[endif]

其二,先花1000小时在某个领域上求得深度的学习,是最朴实最直观的学习方式,避免了拾人牙慧的嫌疑的同时也在塑造自身世界观,价值观。如何进行十万小时的刻意练习,可以阅读如何比父母走的更高远?|普通子弟逆袭指南:孩子篇

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最开始都是听到的是各个大咖们咀嚼过的知识,或者借了别人的眼睛去游历的经历,人云亦云、飘然不实。

但是如果用自己的眼睛去阅读文字、用自己的大脑思考心得、用自己的双脚去感受生活,充分调动自己各种感官进行学习,自然就可以渐渐分辨得出哪些是事实,哪些是思想。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事实当作思想而随意质疑,把思想当作事实而趋之若鹜。

而这个错误,若你是个深度学习者,便可以直接无视。

大家大可继续听书,只是有时候,还是要读完整的书、写一篇长长的读书笔记,在深度学习中将知识内化,形成自己的思考体系。

再走出去和人多多交流,摒弃掉炫段子、炫谈资的想法,在真切的求知探讨和思想碰撞中,汲取他人的思想。

如果有时间,旅旅行也是不错的选择。

你焦虑么?不如深度学习一把。

焦虑变不成金钱,也无法让你变聪明。

今天跟以前同事聚会,当年我们一起实习进入公司,这么多年过去了,各自有各自的生活了,可能因为一起共同度过了步入社会的第一年,10年以后再聚首,大家感慨万千。

当年实习生入职培训的主题是“看看你10年后过什么样的生活”,因为是个传媒集团,公司里除了杂志就是报纸,培训师说的都是小资生活,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当时PPT上是某本杂志的全体成员在游轮上拿着红酒杯碰杯的照片。培训的老师说,你想拥有什么样的生活,就要学会用这个阶层人的思维方式思考。

我在入职之后,分到某杂志后,我想去编辑部,不止我想去,其实来这个集团实习的一多半都是想去各杂志编辑部,但是编辑部不要我。当时出品人跟我们几个没分到编辑部的人说“你把时间、精力、钱花到什么地方,只要方法对,你就会在什么地方有收获。你们虽然没有分到编辑部,但是我欢迎你们问我相关知识,咱们互相学习。我不希望你们因为没有入职编辑部而放弃梦想。”其中一位实习生小可说“可是我不在编辑部,我需要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如果您真的不想让我放弃,就把我调到编辑部去。”出品人摸摸鼻子说“大家先去各部门入职吧!”

今天聚会小可说起这件事,埋怨领导当年没有把她调到编辑部去,葬送了她的梦想,否则她现在也是作家。领导没说什么,低头摸摸鼻子,转移话题问其他人出书卖地好不好。小可听了不高兴,就先走了。她走了以后给其他人发微信说“我很难过,你们都过上了我想要的生活,只有我运气不好,困在不想要的生活里。你们谁也不是真心想帮助我,这种虚伪聚会我不会再参加了。”这恐怕就是大家常说的:得过且过,找很多借口,证明当前的困窘不是自己的本愿。

如果你不打起精神,认真的管理生活,那就只能被动生活,谁也不能决定你的生活,只有你自己,做决定的是你自己。你被迫做决定,也只能说明你没有提前预备出自己做决定的资本。罗曼·罗兰说人们常觉得准备的阶段是在浪费时间,只有当真正的机会来临,而自己没有能力把握的时候,才能觉悟到自己平时没有准备才是浪费了时间。

我在问答软件上,收到最多的提问是“怎么能够有钱”,说到“钱”,就得拿欲望和赚钱能力说起。说起赚钱能力,就要说“消费观念”,就要说“价值观”。比如说要买张桌子,买个拼板的新桌子和旧货市场实木旧桌子都是200元。用了5年以后,拼板的新桌子卖废品都没人要了,但是实木的反而能卖300元。

两张不同的桌子而已,拼板桌子有200元的消费价值,实木桌子却有200元的消费价值和300元的投资价值。

我最近写理财这个主题,越想越复杂。不光是赚钱能力和欲望,视野和知识也很重要,一个80年代的景泰蓝瓶子300元,一个不锈钢喷漆的假景泰蓝瓶子50元。买了假瓶子的不觉得自己受骗了,反而觉得自己得了实惠。

思维方式不止在理财上很重要,在生活中也是。一次分享时间管理技巧的时候,有位朋友提问说“你看书写书评、看电影写影评,每周的时间都这样被浪费掉了。”另外一位朋友说“可是如果不看书写书评、不看电影写影评,时间也不会停止呀?!

我举上面买桌子例子的时候,也有人这么反驳说“买新桌子网上就能下单,方便快捷,实木旧桌子要去旧货市场转,这太麻烦,太浪费时间了!”

这就是不同生活理念下的多样生活,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思考,自然就会有不同的生活。有的人在总结生活的时候会说我为了孩子,放弃了梦想。他们没孩子的时候,也没见他们实现梦想。

节约时间,你把节约下来的时间干什么了?

很多人觉得做时间管理没有用,或者说尝试时间管理、金钱管理没有效果。这其中有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目标,或者说时间管理的作用。最近看到有个关于钱的笑话,解释这个问题正好。

去医院,医生说:你有15年的烟龄,你要是不抽烟,攒的钱都够买宝马了。

我一听瞬间暴脾气就上来了。我就问:医生,你抽烟吗?

医生说:我不抽啊。

我又问:那你的宝马呢?

医生说:在楼下停着呢,怎么了?

我说:没事,我就问问。

时间管理也同理,你想把这部分时间做什么,有个目标才能看到效果,在过程中获得成长和快乐,才能更有坚持的动力。也就是说在想做时间管理之初,要给自己设置一个愿景,就像如果想戒烟,就想想自己节约下来的钱可以买一辆宝马。

时间管理,不光要重视时间的长短,还要重视单位时间的效率。金钱管理,不光要重视消费价值,更要关注投资价值。微信公众号曾经收到一位关注者咨询租房问题的。

方案一:从北下关到西直门,公交车正常只需要30分钟,但是上下班高峰堵车,要花费1小时才行。

方案二:从天宫院到西直门,地铁需要1小时12分钟。

在这个对比中貌似是住在北下关更好,因为离公司更近,如果怕堵车可以骑自行车去上班。可是在帮这位朋友做时间规划的时候,我却建议他选择方案二。从天宫院上地铁,因为是首站,座位充足,可以在车上看书、看电影。而方案二,无论是公交车还是自行车,都不能实现通勤并且看书,这就大大提高了效率。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有,天宫院2100元能租个独立的一居室,而这个价钱在北下关只能跟人合租。一个独立的一居室从生活质量和私密性上比合租要高,所以我建议他选一居室。

无论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何种生活,都离不开资源管理。资源管理最重要的两个内容是时间管理和财富管理,而如果想制定好管理计划,并且完成好计划。最重要的前提就是目标,在开始之前不妨先看看你10年后过什么样的生活,设置好目标,做好规划准备,纠正自己的思维方式,掌握正确的方法。

大家好,我是Taka

关注着进化论的小猴子们很多都还是在校学生,经常会在后台咨询有什么高效的学习办法以及自己在学习上遇到的一些问题。

为了帮助大家,今天进化论邀请了微信公众号「白诗诗」(ID:baishishi100)的作者来解答关于学习方面的疑惑,希望大家能从中学习到一些有用的方法。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那么,我们马上开始今天的内容吧~

[if !vml]

[endif]

长时间高效学习可能吗?

时间

「 如果你想要在某个知识领域成为the best

of the best,你必须要花至少10000小时实实在在的练习和学习。」

然而,Josh Kaufman却推翻了这些观念,提出了你只需要20小时就能不错的掌握一个全新的知识和技能:如果我们能在最初的20小时内熬过初学阶段的不适感和挫败感,我们其实能很轻松地掌握一个全新的领域。

哈!「20个小时=2个沉睡的夜晚=1周娱乐时间的总合」,听起来的确很不错。——嗯,我的意思是用20小时学习一门大学教材。

案例

斯考特·杨(Scott

Young)12个月之内,自学完成了传说中的MIT计算机科学课程表的全部33门课,从线性代数到计算理论。按照他的进度,读完一门课程大概只需要1.5个星期。

[if !vml]

[endif]

这是我见过的大学生里在学习方面活得最充实的人。学更多更多的知识,做更多更多的事情。简直是知识、精神双饱满!!

关于他的学习方法,warfalcon评价如是: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1.评价A

每天学习10小时,10天左右就要考试一次并通过,这个学习效率非常高,更不用说重复了33次。

在学习一门新的知识时短时间集中注意力不难。但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如果做不到很好的放松,只要持续二、三个月左右就会达到一个瓶颈,理解能力和心理状态无法继续,这个瓶颈会重复出现。

就象考研时很多人前几个月都能坚持下去,但到6、8月之后就无法坚持。重复三次左右会面临一个临界点,度过这后就很容易继续了。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2.评价B

刻意练习没有「寓教于乐」这个概念。

曾经有个著名小提琴家说过,如果你是练习手指,你可以练一整天;可是如果你是练习脑子,你每天能练两个小时就不错了。


高手的练习每次最多1到1.5小时,每天最多4到5小时。没人受得了更多。一般女球迷可能认为贝克汉姆那样的球星很可爱,她们可能不知道的是很少有球员能完成贝克汉姆的训练强度,因为太苦了。

可实施性

[if !supportLists]o[endif]在学习一门新的知识时,短时间集中注意力不难;

[if !supportLists]o[endif](刻意练习)高手的练习每次最多1到1.5小时,每天最多4到5小时。没人受得了更多;

[if !supportLists]o[endif]20小时学一门教材的目标。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结合以上观点,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我们进行的不是严格意义刻意练习,我们的强度也没有那个国外小子那么高。而且一轮下来只要20小时,即便是用刻意练习的方式进行,也是可以接受的。

学完一科,我们可以进行休整放松,不用严打紧逼。而且就我个人而言,一天高效学习时间安排在八个小时左右,是可以执行的。

但是,要保证利用好八个小时的高效时间。

[if !vml]

[endif]

如何保证利用好自己的高效时间?

学习仪式感

学习仪式感:人,藉由这种仪式带来的仪式感,来给自己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这种自我暗示能够使自我变革,把自己的专注力、反应能力、运动能力迅速提升。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为了保证高效时段得到利用,我把每一次学习当成月考甚至高考一样的对待。

为了高考你会提前准备什么?

[if !supportLists]o[endif]物质准备:吃饱穿暖

[if !supportLists]o[endif]精神准备:考前睡眠充足

[if !supportLists]o[endif]知识储备:复习再复习

在高考之前,脑海里,我们已经把在考场上的表现重复了多遍。

建立仪式感

再来看看,我是怎么为一次高效学习进行仪式感建立的:

[if !supportLists]o[endif]物质:水、巧克力、计算器、文具。在正式学习之前,我会在桌上一字排开,以防临时需要某些东西时手忙脚乱去到处翻。

[if !supportLists]o[endif]精神:在前一天晚上,我就想好第二天又要进行高效学习了,所以我会安心睡去,而且如果你已经在前一天高效学好的话,会在一种满足感和新的期待中睡去。

[if !supportLists]o[endif]时间:比如,八点是我的正式学习时间,我会保证八点之前提前赶到那里,坐在椅子上调整出最舒服的学习姿态。

[if !vml]

[endif]

高效学习的准备工作

提前半个小时到达学习现场,我会做以下工作:

1.启动

[if !supportLists]o[endif]把准备好的物品摆在桌上;

[if !supportLists]o[endif]深呼吸一口气,然后做眼保健操;

[if !supportLists]o[endif]闭着眼按摩太阳穴一个八拍。

注:眼保健操的第三个八拍和第四个八拍互换,多年的眼保健操经验告诉我,原本第四个八拍(轮刮眼眶)做完之后,眼睛睁开是会一片模糊感,眼液汪汪,十分不舒服。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2.预热

翻看即将在要来到的两个小时之内需要学习的内容,心里有个大概。我会多浏览几遍某些重要的概念以及例题,但是我不会把这个活动当做是我的正式学习的过程。

就好像你考试之前翻书,多看几遍重难点考点只是为了考试更好的发挥,而不能把这个过程计入考试本身一样。我现在做的活动,只是为了等一下正式学习更好的强化效果。


3.静心

在八点之前的一分钟,我会盖上书本。静静等着一分钟的流逝,八点钟一到,就带着喜悦感平静地翻开书本。因为有了那么多前戏的酝酿,你都不知道我多么的期待这么一次高效的学习的来临啊。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大学学习的方法千差万别。比如,有人有能耐能泡老师透到题,或者被老师泡也能泡到题,这种做法我认为是最高效的,有了考试题目就只需要锁定知识点夺取高分。


这种做法我十分欣赏,但只有一点我不喜欢,那就是逃避了学习过程。没错,我也要考高分,但我只想踏踏实实的通过正常的学习完成这个过程。

不过,我的踏踏实实要是和很多人一样一章一节的看下去,那就是侮辱我自己了,因为那样我会看不到最后,就止不住困倒在书上了。

我个人的方法就是对这个踏实过程的一次优化,让自己在持续反馈之中达成纯20小时高效学习一门学科的目的。


正式高效率学习

步骤如下:

阅读

第一遍阅读:

[if !supportLists]o[endif]看目录知道这一章重点在哪一节,这一节大概用来解决什么问题;

[if !supportLists]o[endif]看章后习题,圈出术语——这个术语基本上就是本章的知识点了;

[if !supportLists]o[endif]根据术语去书中划概念和术语解释——如果有些术语不能理解,请使用网络百度术语名词解释;

[if !supportLists]o[endif]术语理解后,带着术语去理解书中的图表和例题以及案例。

回顾

看完一章之后,这一步简直轻松,一页一页翻过去,对主要知识点、概念,脑子里有一个回顾,知道这一章有讲什么内容。

做题

1. A计划

找例题,做例题。具体流程如下:

[if !supportLists]o[endif]不看答案,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做完对答案,紧接着完整抄一遍标准答案;

[if !supportLists]o[endif]去章后看看有没有会做的题目,有会做的就做下;

[if !supportLists]o[endif]没有就跳回来看第二个例题,方法一样;

[if !supportLists]o[endif]如此循环往复。

以上流程,如果五个例题抄完仍然没有头绪,那么太好了,说明你还没有理解教材,或者你的基础不扎实,这个就更好解决了:进行B计划。2. B计划

遇到这种阶段性的困难,只能加强对教材的针对性理解。在例题解答答案步骤中,圈出那些重复出现的关键词以及章后题目含有的术语,再进一步去阅读相关知识点的概念、案例、图表。接着回来做题。

如果不行,更加简单了:进行C计划

3. C计划

能让你进行到B步骤的书,我有理由相信那应该是类似《固体物理》一类的教材了。


其他弱弱的学科如电工等等等等,基本上不会让你做了五个例题、抄了五个例题,你连一点头绪都没有。所以,你的操作如下:放下书本,去热爱生活吧。

测验

另外,我在送你一个礼物:当一本教材用如上的方式进行完毕,请你及时从网上寻找一份有详细答案的试卷做一次测试!

如果成绩达不到你心中的目标,请自觉决定安排时间重新学习、巩固、提高。这是对于自己有高要求的学霸说的。

这个测试建议实际上对渣渣具有更多现实意义:

如果在测试中不及格,你需要重新加强课本的学习。以此,拯救了一大片期末会挂科的渣渣们。你总不至于在看到这个特意提醒的时候,还清醒而且坚定的要和期末考做一锤子买卖吧!?


为什么不首先直接去阅读文字呢?

理工科教材实质是说明书

对此,我还当真有些个人的强烈认知:

理工科的书在我看来是不能谈「理解」这个词的,尤其是工科的书,我认为就是一份份的说明书。讲机械那就是机械的说明书,讲制图那就是制图的说明书。

这些说明书和商品说明书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它们通过系统化的学术语言衔接成书、成册——但本质上一本说明书的集合。洗衣机说明书有什么作用?那就是告诉购买者如何操作、如何保养、注意事项。

[

平时我们会嘲笑某些人看不懂说明书,其实不是对方理解力有问题,而是我们市面上多少说明书简直垃圾,写的不够明确、简洁,导致阅读者操作困难。

同样,我也认为我们的教科书并不都是一本本优秀的说明书合集。因为它们的书写内容是由个人写就,说明的操作细节根据他个人的智识水平书写,他并不曾统计所写的每一句话是不是让读者看起来更加容易形象的理解。

我是说,不好的说明书才需要额外的理解,好的说明书只需要我们按着步骤流程一步一步操作就可以达到目的,只有书写不明的说明书才考验读者额外的理解能力。


从某个意义上来说,你学习某一本书,如果看不进去,可能不是你理解有问题,你应该换一本书。

我们什么时候讲理解能力?中文阅读理解,英文阅读理解,文学作品,「我爱你,你懂我心吗?」,那是中文,英文。感性表达的时候需要你的理解,文人思维表达的时候需要你的理解,读哈姆雷特的时候需要你的理解,需要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理解。


讲机械机构的时候如果你说不理解,那多半是书本表达的问题,不是你理解力有问题。可以长高宽表达的东西,你说你理解它干嘛?难道某个机械结构脉脉含情的给你传达某种信号,需要你理解她的弦外之音!?

以上是对教科书的微词。我意思是这样的,大学本科教材有可能的话去换几本看看,可能有比较容易「理解」的书呢?中国大学教材烂,这也是为什么国外大学教材受欢迎的原因。

抓案例,看图表

但是,对于多数人而言,外文教材好啊好啊,其实都是喊在嘴巴上,看我这篇文章你都嫌长,你绕个远道去看外文教材?

网上的公开课也比中国教授讲的好呀,推荐者万万众,实践者几几人!更何况,多数人外文的书是看不懂的,那么,就踏踏实实的看你们学校的教材,照样可以学好,此时才显得我的这个建议之有含量。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这个建议是这样的: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看书看不进,就牢牢抓住书本的例题、案例、图表。因为例题讲具体情境、图表具有可视化、案例就是讲具体的运用——这些都比理解文字描述容易的多。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而且,例题里面包含了对关键知识点的运用,案例和图表其实都是为了辅助你理解正文文字内容的。

所以,只要我们配合最少量的文字看懂了案例、图表,就达到了对知识的了解,接着我们再去看例题就知道了知识运用场景,之后,我们再反复地做题目,从而达到了对知识点的掌握。

了解,知道,掌握

这里还给你明确指明了什么叫了解、知道、掌握。

课本往往会有学习要求,比如本节达到「掌握」的程度,而第二节只要「了解」就够了。那什么是「了解」、「知道」、「掌握」呢?


光看这几个词汇,你是不是感觉在学习过程中,还是难以把握好「理解」等词汇的度?从刚刚前段的描述中,其实已经给你活生生明确了呀:

[if !supportLists]o[endif]配合最少量的文字看懂了案例、图表,就达到了「对知识的了解」;

[if !supportLists]o[endif]接着我们再去看例题就知道了知识运用的场景。当然,这里的「知道」是对于「知识运用场景的知道」;

[if !supportLists]o[endif]如果是「知道某种知识」,那我给的定义是:当我提起某专有术语名词、某理论的时候,你能想得起来有那么一回事。

比如我说到隔壁小王出轨了,你说「哦,那个小王八啊,我知道」——那你就真的知道了。也许对于这种男女之事,你知道的还要更多,可能已经达到了掌握甚至熟练运用的程度。

在这个男女例子的场景中,你表现的是一个好学生的角色——主动掌握的东西不由自主地就比「课标要求」的多得多。

[if !supportLists]o[endif]我们再反复地做题目,从而达到了对知识点的掌握;

[if !supportLists]o[endif]如果我们用所学知识去解释问题,或者直接体现在实际操作中,那就是运用了。

以上就是我们需要尽量弱化教材文字阅读的原因。

学习请以一章为单位,因为拉长战线会拉长反馈周期,对于学习实际效果不利。如述进行完以上的步骤,读完一章后,可以轻松休息片刻,我会在这种休息间隙做俯卧撑。


有没有人认为健身必要但同时觉得浪费时间?工作间歇、课间休息期间,眼看四下无人,哗哗哗,30个俯卧撑一两分钟内已经完毕,我擦,不仅劳逸结合,三头肌一个月内暴结实!!!


补充能量才稳高效学习

这是我要提的另一个重点:能量分为身体能量和情绪能量。


学习过程中,比如在图书馆学习,我见到很多人在学习过程中是没有补充能量的。当然也有人吃些小吃和零食,但这个和我所说的能量没有屁毛的关系呀。

多数人正式的能量补充时间是中午时段的午餐,在我看来,对于一个有志于高效学习的学习者,只有午餐一个常规性能量补充时段,显然是严重不够的。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身体能量

精深练习的人最多达到1个小时1.5个小时,这是很累的,也就是说,会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你得需要及时补充能量。

两个小时的高效学习期间,分为两段,一段五十分钟左右,中间休息,这个时候就可以补充能量。所以,巧克力就派上用场了。

人和人千差万别,原因之一就在于人与人吃的方式不一样。身体的直接能量是葡萄糖,它把葡萄糖当资金一样运用。

当身体能量不足时,首先剥夺的是心智能量,这时补充一些糖类,就会精力高涨,恢复冒险精神以及能够进行更加冷静的思考。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功能性饮料、奶昔、蜜水、果汁都是很好的能量来源。所以,巧克力是我个人选择。为了防止做广告,我绝不会告诉你是只是高力士牌而已……

情绪能量

很多人不知道情绪也是一种能量吧?

一对夫妻,两个在公司都拼命工作,但一回到家里就经常吵架,是他们脾气不好喽?另外有对夫妻,下班很早,夫妻两个经常甜蜜去逛街么么哒,他们的脾气就好了?可是,这时候我告诉你,他们其实就是同一对夫妻,你又怎想?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为什么这样?

这是因为拼命工作不仅仅需要物质能量,而且繁杂的工作在白天还消耗了他们大量的情绪能量。

老板多给你任务,你心里不满意,你能表现吗?是不是没有表现出来呀?对呀,你没有表现出来,你压抑了心中的不满。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压抑这个不满的情绪用什么补充?答案的确是物质能量,因为身体时时刻刻都要消耗它。

但是还不够,因为还有一个事实:压制某一刻某一时的不满情绪,其实主要消耗的是情绪能量。那这样导致情绪能力下降,导致自控力下降,回家失控可不就吵起喽?

情绪能量的补充方法

是的,情绪能量需要补充。


平时还有这样的例子。比如我决定跑步,开始信心满满要跑一个月,结果没有几天就懈怠了,不是累了,而是情绪上感到疲劳了,产生厌倦感了。


这时候,解决情绪疲劳,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放松。

1.听音乐

听音乐吧,听好听的音乐。在这里,我要提一个建议:在经济条件能承受的范围内,尽量买一根质量超好的耳机。羞涩的说,我有一根了,音效超级棒!同样,有可能就买一台超棒的音箱……

2.运动

前面我也说了,还可以做运动。我看到某些办公室里面有健身器材,相当羡慕,不过作为学生,我只能乘四下无人,俯卧撑随便做,不收费!

3.中断学习

解决厌倦感,我也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完成规定任务量之后,在某一个热情高涨的时候索性中断学习。

这边的需要强调一下,是完成规定任务量之后。「断」这个动作是发生在整个学习的后期,而不是你学得一高兴就中断,你要是这么蠢,只能嫁给我了!!!

村上春树跑步几十年,我最喜欢他的一点,是他会在跑步感觉良好的时候主动结束,这样他就会对第二天的跑步充满期待。因为人们对一些事情,总是能够清晰的记得事件的开头和结尾部分。

在此基础上,我还要重点提醒的是:当时间一长,我们能记住关于一件事物的主要部分,其实是事物留给我们的感觉,而不是事件本身。村上春树以充满愉悦感的时候作为结束点,跑步对他来说自然会是一种「愉悦感」能隔天连续的体验。这是很智慧的。


更多的例子我不想举例了,比如长篇写作者中有许多作家也往往用这样的方法,比如写到高潮达到部分主动停下来。因为高潮情绪很强烈,在第二天接着创作时,就容易找回感觉,从而继续写下去。


中断学习的具体原因

事物的原因是一致的所以,请你在晚上时段,即最后一个高效学习时段之后,接着再学习一段时间。正当感到愉悦、感到收获满满、感觉到学习仍然高效的时候,立刻中断你的学习,收拾书本滚回家找对象玩耍吧。

这么做的原因在于:理论上,你一天的高效学习已经接近极限了,这只不过是高效学习的余温而已,所谓的高效更可能是感觉上的高效,再继续进行下去只会让热情从峰值递减。

如果你在对学习感到糟糕的时候结束一天的学习,我想说,你真是愚蠢,总是竭尽全力的消耗完自己。你的确是拼命学到乏力的程度了,没错,确实可以承认你真的很拼很努力。

如果学习只是一次性交易的话,你这种努力就值得嘉奖;可惜,学习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每一次,当你学到无力时才恋恋不舍地结束,你用「精疲力竭」给一天的学习画上了句号,很令人感动。但是,你可知道,你每一天学习的最后体验点就是「累」!


今天你是通过竭尽全力的方式学到很多东西,可是,当「明天」来临的时候,你对于「今天」关于学习的最后印象只会是「累」。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后天」、「大后天」......每一天都以「累」的感觉最为结尾点,那么这个「累」就是你带给每一个「明天」的学习痛苦感。

这种「累」的感觉会累积变浓,因为每一天关于学习最后的那个感觉都会留下来,积累在你潜意识情绪认知里面。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你因为一次次过度学习,从而导致了一次对学习的厌恶感的积累。——可笑你得不偿失!

而这正是多数人的做法:趁着精力十足拼命学习,学得无休无止,直到精疲力竭才罢休。

哇塞,今天他妈的好有成就感,我学了满满一天,好有收获!——看到没,这种人很快会懈怠下来,你看到他第二天,第三天可能就去看电影去玩耍了,他说,那是劳逸结合,他说有学就要有玩……

从我独特的角度来看,此人每次如此耗尽一天「彻底」学习的后果是,在他潜意识印象中,会不断累积对学习的厌恶感。因为他总是在学习达到疲劳低谷点的时候才结束,自然有一种「学习使人疲累」的累积印象。所以,他的那种学习方法不长久。

因为一个人如果不是经过科学合理的调节,自然而然做到一个「精力旺盛」+「想要学习」的每一天,那是很少见的。当然,有时候他也会精力状态,但没有合理利用起来,居然还被他一次性刷爆了!

再者,他所谓的「收获满满」如果有一天遭受到打击,比如,现实证明他所学一无是处的时候,他心中就会倍加懊悔,懊悔当初那些拼命学习的付出是否值得。而这个懊悔的对象无疑是「学习」。

他以为,无用的学习使得他之所学无用武之地,在抱怨学错知识内容的同时,不可避免的是,他也会对「学习」行为本身产生一度的怀疑。

你看,一个人对学习的厌恶,对学习的恐惧,就是如此积累而来的。现在,你说,一个人对学习的厌恶是自然由来的吗?人是不爱学习的吗?人是可以热爱学习的,但是需要方法,需要遵从人的心理特点。

当我说到这里的时候,请你听从我的建议:

无论是什么学习,如果有这件事情来说对你重要,也有必要,但是你却讨厌它,那么请你在讨厌的时候立马去学习它,学到你喜欢它的时候立刻中断它。

因为人都是追求快乐的,你学到情绪快乐的时候就中断,你的情绪就会带领你再来领略一次那种似曾相识的快乐,即便你的情绪不会主动带你来,也不要紧,因为你至少不会在心理上抗拒了。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在我的认知范围内,把这个观念用于学习,真是一种创造!


个人作息时间分享

要讲的话讲完了,另外在补充一下,我按这个方法进行时的一般作息:

1.早醒的晨间日记

我一般6点30分醒来,写晨间日记。

上面会写:

[if !supportLists]o[endif]心态准备:我现在心情有点糟糕,还想睡觉,但是八点需要良好的心态来进行正式高效学习,所以,我必须振奋起来,加油!

[if !supportLists]o[endif]行动准备:为了确保八点正式高效的学习,我应该吃好早餐,天不冷的话,应该小跑一会儿,太冷的话,那就神伸懒腰好了,总之,要让心情愉悦起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7,966评论 5 4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3,170评论 2 37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4,909评论 0 32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959评论 1 26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851评论 5 35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583评论 1 27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956评论 3 38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590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878评论 1 29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892评论 2 31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719评论 1 32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501评论 3 31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957评论 3 30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12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440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003评论 2 34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1,211评论 2 33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