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下班两点一线的生活,让万能的淘宝逐渐渗透到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成为排解压力的一片乐土。直到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形势发生了逆转。
我之所以喜欢淘宝,很大程度上是被它的智能推荐功能吸引了。当我搜索“暖宝宝”,点进其中某一个产品之后,淘宝会在分析这个产品的特性、风格之后,给我推荐同类的商品,让我有更多适合自己风格的选择。
除了同类产品,它还会推荐相关的商品。例如在我选择了hello kitty 图案的暖宝宝之后,它就会推荐hello kitty 保温杯。让kitty 迷秒入坑。
随着我使用的时间越来越长,淘宝好像越来越了解我,好像知道我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点进去,满目都是我心仪之物,越刷越喜欢,根本停不下来。
这种状态让我想起加菲猫的名言——Love me, feed me, and never leave me.——爱我,养我,永远不能抛弃我。
我与淘宝的关系,逐渐形成喂养与被喂养的关系,越来越离不开它。
突然某一天,我的淘宝推荐栏,赫然出现一件……羞羞的用品!我瞬间被惊到了!
这种感觉,就像是吃着美味的日本料理,吃到一半在食物里发现一只蟑螂。
你淘宝怎么可以没有来由地把我归类到热爱购买羞羞用品的类别里呢?!这真是把我恶心到了!
难道是我自己不自觉地点错了什么?
我马上回忆,究竟我点击了什么商品,让淘宝对我产生了我自己完全意想不到的印象?
突然惊觉,以前常听老人家说的一句话“人在干,天在看”,可真有几个人相信这句话呢?大家都抱着侥幸心理。但是,在这个算法盛行的年代,每一个微小的行为,都会被记录下来,并且被作为算法的依据。这些一连串的记录,构成了个人立体的画像。
这个画像可能与你心目中自己的样子大不一样,可能是你完全无法接受的样子,但对不起,这个才是对世界构成实实在在影响的定义,因为这个是建立在行为上的定义,而不是意识中的定义。
如果不希望自己的画像成为自己不喜欢的样子,那么每一个细微的行动,我们都要对之负起百分之百的责任,要清楚地看到这些行为会留下什么痕迹,对人生构成何种影响。
甚至,我们更可以“以终为始”,先定义自己的人生画像,再以此规则自己的行动框架,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触碰什么。确保外界对自己的定义不跑偏。
再刷淘宝,我已清楚,那些所谓它推送(喂养)给我的商品,原来是自己推送(喂养)给自己而已。以后再也不敢随便点开乱七八糟的东西了。
——专栏题目变了?
——是的,长一岁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