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鲁班石
早上健身时,看到边压腿边玩手机的人,便想到了这个题目,准备记下来的时候,来了几个熟悉的大哥,打过招呼,闲聊了几句,再想要记录时,竟然发现忘记了这个题目。
还好,今天有买菜任务。去早市买完菜,回家的路上,看到有位老人边慢慢地走路边不时低头看看手机,于是便又想起来了这个题目。当时由于双手拎着菜,怕遇到打岔又给忘记了,就边走边默默地念叨着,一直到家,放下手中的菜就立即拿出手机给记录下来这个标题。
以下是正文:
近几年,手机已经完全成了离不开我们日常生活的贴身物品了。不管是出门,还是在家里,手机就如同我们的思想,一会儿不想点事,就会找不到自己是谁,一会儿不摸一下手机,感觉耽误了好多事似的。
年前,儿子从北京放寒假回来时,给母亲带回一部智能手机。过年前的一段时间,儿子在家待着的时候,还不遗余力地每天花好几个小时,教会了已经接近70岁的母亲用智能手机。
本就心灵手巧的母亲悟性很高,没多久便掌握了智能手机的使用。这下倒好,母亲不但会用手机上网听秦腔看电视剧,还会用手机语音聊天斗地主。儿子为了讨母亲开心,又借机建了一个我们这个大家庭成员群,起名叫“鸿福人家”,与我家大门的门楼子上贴的磁砖上的字一致。
母亲一子下子看到家里的成员都在一起了,那个开心是无法用语言形容。她一会在群里问问这个儿子,又@一下那个闺女,看到几个孙子和外孙在,还嘱咐他们年前把寒假作业都要做完,好在过年时候开心地玩。
母亲用智能手机玩得高兴,可几天下来,只顾忙着在微信群里聊天,看家人在干嘛的母亲,不是忘了炉灶上热的奶,就是想不起早上还发了面要蒸馒头,要么就是菜择了一半,手在围裙上抹两下,就拿起手机语音喊几句回大姐的问话。
除夕前一天的下午,儿子又教会了母亲用微信发红包,还提前把过年时孝敬母亲的钱以红包的形式发给了母亲。这下更热闹了,还没有到除夕夜,微信群里就上演了抢红包大战,儿子先是象征性地下了一阵小额的红包雨,群里一下子就炸锅了。二十几个人的语音,文字、动图铺天盖地而来,聊天记录几十秒钟就刷屏几百条。
母亲看不过来,就慢慢地一一查看聊天记录,等看到每个人都出来互动了,她就发了一个一百元的大红包,然后就耐心地等着看人来抢。十几分钟后,二十八个红包,还有三个没有人抢,有耐心又细心地母亲就用儿子教的办法,拉出抢红包的纪录查看是谁没有抢红包。
费了半天劲后,母亲在儿子的帮助下,找出没有抢红包的两个人。然后她就一一用微信语音问大姐和二哥都在忙啥呢,怎么群里发了红包都不知道抢?
大姐很快就回复了,说是在炖肉压肘花。听大姐这么一说,母亲一拍大腿说:“坏了,锅里煮的猪蹄水快干了。”
我在一旁看着,不紧不慢地接过话来说:“娘,您老人家慢慢玩,我这边看着火呢!”
母亲却讪讪地笑了:“不玩了,大过年的,这么多事要忙,别让玩手机耽误过年的大事。”
至此,母亲果真停下了才玩了不到一周的智能手机,专心开始过年。
除夕夜,一家人吃着团年饭,聊起了母亲玩智能手机,发红包的事。母亲就拿出手机,兴冲冲地说,今年的红包我都要用手机发了,没有智能手机的小孙子们,回头找你的爸妈要压我发给你们的压岁钱去。可到了发压岁红包的时候,母亲还是拿出了早已准备的红包,一一发给了她的晚辈们,包括我这个早过不惑之年的老儿子,也照旧领到了母亲每年或多或少的红包。
拿着母亲给的红包,小妹不识时务地问母亲,说好的用微信红包的,怎么换成这个了?母亲一边整理预留的红包,一边说:“快别说了,整天拿着个手机,会耽误多少要做活呀。”
听着母亲对使用手机的理解,我想起了三年前我24小时不关机的经历。那个时候,因为工作性质,单位配发的手机不能离身,必须24小时开机。
我每天必须带着配发的手机,担心吊胆着处理着日常事务。即使这样认真地对待,还是出现了一次意外情况。
一天早晨我肚子不舒服,上班后在卫生间里蹲坑时,突然来了一个电话,我赶紧从裤兜掏出手机去接听,一分钟后我蹲坑接完了一个不太重要的电话,松了一口气,把手机放回了原来的裤兜里。谁知在我处理完个人事务起身时,手机滑出了裤兜掉进了马桶,潜识里没有感觉,我下白冲水,眼看着手机被冲进马桶的下水道里才反应过来:“坏了,我把比命都重要的手机弄丢了,这下怎么办才好?”
我一时没有办法,就下到一一层楼的卫生间去找,仍是没有看到我那个重要的手机。于是,我动员了维护工人过来,请他帮我拆掉卫生间的吊顶,又拧开下水管道来找,还是没有。
没有别的办法,我请了好几个工作和几个同事,一人把守一个排水口,再把守一个卫生间,不让其他人进来。在工人的建议下,我们开大了水一层楼一层楼的卫生间冲水,双把楼前楼后的下水道井盖掀开,找到从卫生间出来的排水口,再开大水冲卫生间的排水管道。
十多分钟后,我在楼前的排水道洞口亲眼看到手机顺水流了出来,朝下一个下水管道流去,我赶紧下令停止上游的冲水,把早就准备好的兜网接在下一个排水管的管口后,再次开始冲水,三分钟后,手机顺流而出流到了兜网里,我亲手拎起了网,不顾手机有多脏,就如获宝贝地抓起了手机。
要命的手机回到我手里,我悬着的一颗心才回落到正常的位置。看看时间,已经接近午饭时间,付了几个工人的费用,又请几个同事吃冰淇淋喝饮料表示感谢后,我抠出卡,晾晒了冲干净的手机。后来写了一份说明情况的检讨,又请主管领导签字认可后,才又不得不换回了一部新的配用手机。
在配用手机还没有到手的几天时,为了耽误工作,除了吃饭运动,我很少离开办公室,担心手机不通,有要事找不到我,就守在办公室的电话旁边,专等着处理紧急事务。
现在,我脱离了这样的工作环境,也不再使用配发的手机,我的智能手机也很少有人打电话过来,多数时间成了一本电子书和上网的工具,年前一段时间,我迷恋上了刷屏,追小说和微信聊天,尤其是过年的几天,和家人朋友聊天,在几个群里发红包,抢红包,玩得不变乐乎,但几天下来,我发现除了眼睛不舒服外,还头晕脑胀,甚是空虚无聊。
于是,我决定放下手机,拿起纸笔和书,做自己想做的,喜欢做的阅读和写作。我不知道再次放下手机会耽误多少事,但我下决心要放下手机,不管耽误多少事,我都要放下手机,把心思和情感转到现实生活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