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大大小小的心理创伤,而这种创伤很可能会把我们变成另一个人。
本书作者彼得•莱文将心理创伤带来的反应和感受定义为四种明显的症状——过度反应、收缩、解离、僵呆。
过度反应是指面对压力,我们没有办法很好的调节自己,以至于过度的焦虑或恐慌,而影响自己的状态;
收缩症状时我们往往只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我们有威胁的事物上,而不会关注其他的事物;
解离症状类似于“心不在焉”,在我看来也可以说是分散了注意力。比如我们看书学习,看了一页书之后,马上回忆,你发现你根本不记得书上的内容,或是突然集中力才发现自己“眼睛在看书,脑子却在想别的事情”;
僵呆症状会使我们在处于绝望无助时,本能启动僵直状态,身体无法动弹,希望以此来降低自己所遭受的痛苦。
四种症状其实都是我们都会有的正常反应,只是若四种状态同时、长期存在,才会形成使我们持续受到伤害的心理创伤。
由于人脑区的阻碍,我们没有办法释放出去那些我们为了应对危险而积攒下来的能量,这些无法释放的能量,一直不断地增加我们着我们的心理创伤。
明白什么是心理创伤,我们也要明白以及相信心理创伤是可以治愈的。
本书作者彼得•莱文传授了三个简单易行的方法:通过淋浴时轻快拍打皮肤的方式唤醒自己的躯体体验法;
回忆到引起你创伤的那个事物之前,专注于那个事物带给你愉悦的感觉,保持积极的心态去克服恐惧的重新协商法;
还有一个方法是成年人在事故发生之后,及时地进行情感疏导的情感急救法。
@梓亦 觉得这三种方法或许并不是对每个人都有效,但治愈心理创伤也不仅仅只局限于这三种方法,若有需求的朋友可以尝试去冥想、瑜伽,有条件的也可以尝试心理疗愈。
——每天听点心理学 彼得•莱文 《唤醒老虎:启动自我疗愈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