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苹儿(茵草芳菲)
我的同室病友小莲,她是泰州兴化人。夫妇俩来我市某镇,开灌汤小笼包门店已6、7年了,由于风味独特,生意还算红火。他们俩有个儿子,现正在杭州读研,儿子的懂事与争气,是他们起早贪黑,经营小笼包生意的最大精神动力。
他们俩每天要做小笼包和烧麦1200个左右,从配料调馅、擀皮子,做包子,到蒸汤包,全是手工活。只有压面、揉面是用机器完成。那天小莲由于疲劳过度,在操作压面机时,不慎将左手压伤,手背上戳了个洞,鲜血直流。赶忙去附近医院包扎治疗,经拍片,左手背上有两处骨折,医生告诉她,要动手术治疗。她一听手术两字,害怕极了。通过老乡介绍,随即来到市医院,成为我同室病友。
我初见她时,胖胖的中等体形,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短短的头发,黑黑的肤色,外面穿了一身暗红色带花的棉睡衣。受伤的左手肿得像馒头,五个手指更像冻僵的红箩卜,又黑又紫。外面包扎的白色纱布上,不时渗出带有黄色液体的血水。我看了心里很难过,直觉告诉我,她活得很辛苦,很不易。
和小莲同来的,还有她的母亲。她母亲70岁开外,拎着两只沉甸甸的大蛇皮口袋,操着浓重的兴化口音,风尘扑扑,一看就是刚从外地赶来。小莲说,母亲很能干,在家乡,每年和父亲要种10多亩地,一年到头很艰苦,吃用下来,每年就1万多元收入,春节还给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压岁钱,最后所剩无几。我看着她饱经风霜的脸和粗大干枯的双手,外面还穿着一条打着两个显眼补钉的裤子,感觉小莲的母亲特别善良、勤劳、朴实。也更知道她在兴化老家,平时生活得有多艰难,多节俭。
母女俩略显土气,又不合时宜的穿着打扮,说实话,在我们这里已多年不见了,尤其是打补钉的裤子更没人穿了。难道她们那里的生活还是那么艰苦吗?难道改革开放的春风没有经过这片落后的土地吗?难道兴化与我们这边的差距还真有这么大吗?我带着沉思与疑虑,用热情的眼光,欢迎小莲成为我的同室病友。
医生说小莲的伤口已经感染,必须消炎消肿后,方可手术。她来院后,每天打4袋点滴,并配合中药治疗。在治疗期间,她很乐观开朗,还不时拿出儿子的照片给我看。她儿子确实不错,今年23岁,长得很阳光,很帅气。脸、鼻子、耳朵大大的,一看就是个有福之人。我感觉到,儿子就是她的希望所在,也是她的幸福源泉。
她告诉我,为了给儿子读研,以后买房子成家,夫妇俩只能没日没夜地拼命干。所以她这次意外受伤,汤包门店可不能关,她让老公一人干俩人活,硬是把店面撑起来,照常营业。她宁愿把母亲从老家请来照顾她,也不希望汤包门店因暂时关闭,而影响日后生意。
听着她长长的一番话,我为她的果断决定而叫好。同时也在心里为她默默祈祷,希望她尽快消炎消肿,早日手术,早日出院,早日回到她苦心经营,日夜牵挂的汤包店。这汤包店可是他们一家三口的生活来源,更是给儿子读研,今后在城市买房成家的所有希望。
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小莲在医院吊了6天打滴,正当她热切期待手术时,意外再次发生……
(未完待续)
2018.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