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贾寒蕻
从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到今天,打工这一个名词从陌生到熟悉。许多农民离开了熟悉的黄土地,来到城市讨生活。外界对于他们的生活如雾里看花,甚至有的时候是带着有色眼镜去审视。然而每天平凡和琐碎的生活并没有磨灭他们对诗和远方的探索,为了给自己发声,底层写作和打工文学应运而生。其中“打工诗人”是近年来在文坛上活动的一支生力军,刘洪希先生是打工诗人的典型代表。“打工诗人”用朴实的语言和对生活深刻的理解,用沧桑的语调,诗意的语言为自己发声。虽然他们每天的生活已经非常忙碌,但在忙碌的生活中还给自己开辟出了一小块诗意天地
打工这一个词往往和贫穷与落后挂钩,然而诗歌又代表了生活中最美好的追求。我们高兴的时候吟诗是为了充分表达自己的喜悦,我们失意的时候朗读诗歌,是为了从那些优美而浩瀚的典藉中寻找力量,来帮助我们度过困境。打工与诗人放在一起,就会让我想到现在社会上一直在讨论的问题:就是眼前的苟且与诗和远方到底应该怎么选择?我觉得打工诗人所代表的底层写作就很好地帮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都是平凡人,但是生活中有那么一些东西值得我们追逐,让我们的生活显得不那么平庸,甚至可以将我们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让“外卖小哥”雷海为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文化明星,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用诗词缓解自己工作的繁忙,用诗词武装自己,不惧风雪欺凌,不怕疾风骤雨。最重要的是,他在尘世苟且中寻找到了自己的诗和远方。
我以前并没有接触过刘洪希先生的作品,但是他的《一只青蛙在城市里跳跃》却深深震撼了我。诗人用比喻的手法将农民工比成青蛙,将农民工内心的各种情感注入到微小的一只青蛙里。虽然这篇诗歌有对社会的批评与批判,却不显得尖刻,作者只用平缓的语言缓缓道出,却更显力量。如“一个青蛙---戴着镣铐跳舞”写出农民工在城市中生活的艰辛。再比如“从乡村到城市,如果注定是一次艰难的过程,一只青蛙,千万只青蛙情缘奉献一切”,虽然农民工在城市中生活的艰难,但他们情缘奉献。
我问过一个在城市里打工的姐姐,如果每年靠种地,不进城来打工,难道不能填饱肚子吗?姐姐告诉我,如果单纯种地的话,每年只够温饱,如果进城来打工,每年还可以有些结余。但是为了得到这些结余,他们付出的劳动是巨大。超负荷的劳动伴随者不被保证的工作时间,还有那些随时准备跑路的黑心老板。城市化的滚滚浪潮之中,卷走的不仅是他们的健康,同样还有他们的童年,他们的房子,甚至还有他们的家乡。
诗歌描写了打工者的工作环境,城市中任意一个水泥地中都可以见到作者这个忙碌的青蛙,把水泥变成了楼宇森林,但是在独处的时候或者在梦里,作者都会梦到自己的家乡,碧波荡漾的水,麦子的清香,都是作者努力工作的动力,也是作者在繁重劳动中的生活慰藉。作者也许想,等自己出够了力气,就好好回家休息,继续去欣赏碧波荡漾的潺潺流水;继续去收割田地里的麦子;继续去闻收获的麦香。然而有一天作者发现,水泥来到了自己的家乡,自己要继续去盖那些楼宇,只不过这一次家乡彻底变成了梦里的虚影,那些属于自己的美好,就要变成永恒的回忆。然而现实生活的残酷并没有留给作者太多感伤的时间,他或许感到了眼角的湿润,却更多闻到了汗水那咸咸的味道。付出了那么多,得到了什么,不,好像失去了更多。“九月的黄昏,我在城市的某一角落,看到一只青蛙,无家可归。”九月,本是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好季节,但是离开了土地的农民享受不到了,在城市里耕耘的他们一无所获。
作为一个曾经把土地看作自己信仰的人,丢失了土地,对于作者来说是切肤之痛,然而让我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农民工是每一个城市的建造者,没有了农民工,城市的建设就是空中楼阁,然而那些楼宇森林并不属于农民工,农民工最大的资源就是自己的劳动能力,有一天他们老了,不能再出力气的时候,家乡和土地或许是他们最后的生存空间,我们何时能把这最后的空间留给农民工,让他们再去感受碧波荡漾的水和麦田的清香?
诗歌用青蛙自比农民工的普通,带着镣铐起舞说明了农民工生活的不易。小时候在田间地头的生活让以诗人所代表的农民工对土地有着深深的眷恋,但是在城市中,诗人所看到就是土地的陷落,而在这里没有作者所怀念的粮食的味道,只有那些水泥和楼宇森林,这些楼宇森林对于以作者为代表的农民工是双重的压迫,一方面这些楼宇森林是农民工用辛苦建立起来,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却无福享受,另一方面,建设这些楼宇森林的土地,还很有可能是这些农民工兄弟曾经的农田。现在农田很有可能没了,而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楼宇森林却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这对应了上面所提到的带着镣铐起舞,但是又和下面的我看见了一个青蛙,无家可归形成了呼应。这只青蛙有可能是自己在镜子里的写照,也可能是看到了一个相同境遇的人。
这首诗笔法老道,如果写这首诗歌的作者是一个没有经历过农民工生活的人,就有可能变成一首自怨自怜的诗歌,我觉得这是作者对自己生活的诗化反映,更显苍凉。
“最后一公里”是电商为了解决快递而头疼的问题,然而我们这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是现代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最后一公里”。今天的部分农民工有着高收入,然而留守儿童,儿童的心里健康和教育问题也成为了“三农问题”的“最后一公里”。
其实在城市这座大机器面前,我们每一个都是青蛙,我们渺小,要应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我们依旧可以为自己而努力开心的跳跃。
附
刘洪希的诗歌《一只青蛙在城市里跳跃》
一只青蛙
身上流的是乡村的血
灵魂却在城市里
戴着镣铐跳舞
水泥地 楼宇森林 城市
站立在土地的沦陷之上
站立在一只青蛙痛苦的怀念之上
那微波荡漾的水呢
那草地 稻谷
和梦中的家园呢
从乡村到城市
如果注定这是一次艰难的过程
一只青蛙 千万只青蛙
情愿奉献一切
让热爱者的欢笑
建立在自己的血肉之上
九月的黄昏
我在城市的某一角落
看见一只青蛙
无家可归
2018年1月13日星期六
!�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