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著名的主持人白岩松曾说过:一个人的价值、社会地位,和他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
也就是说,一个人在他所工作的领域内,越是无可替代,收入就越高,社会地位也越高。
相反,一个人如果在他所工作的领域内,可有可无,无足轻重,那么他的收入肯定就会很低,社会地位也就无从谈起。
细细想来,说的确实有道理。不可替代性是一种个人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表现,它是区分你和其他人的标记。
因为你有了这种不可替代性,你才得到了相应的待遇,这种不可替代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在公司中职位如何,在你领导心目中的地位如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个人的不可替代性越强,其生存空间也将越大。如果一项工作任何人都可以胜任,那么有你没有对这项工作的影响则无关紧要。
领导为什么要用你?你有什么过人之处?同一件事你能够比你的同事做得更好吗?有些事情是你同事不会而你会的吗?工作中的积累到底给自己带来何种收获?
有你这项工作可以完成,没你这项工作仍然可以完成,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说,你是一个多余的人。
试想一下,在工作中,你有急事临时请假了,领导是否能够在第一时间能找到替代你的人,那个替代你的人是否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你所在岗位的相关技能,并且做得比你更好?
甚至,如果一个新人来到你的岗位,他会不会马上就想出比你更好的工作方法或者做出更好的工作成果?
人们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对有限资源的争夺。这里的资源是广义的资源,既包括传统的一切资源,也包括权力、名利等等。
怎样才能在这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不是单纯地靠武力,也不是单纯地靠知识,关键是要靠你的不可替代性。
你是一个强者,但只要你没有不可替代性,你是多余的。你是一个弱者,但只要你有不可替代性,你仍是重要的。
因此,我们学习的不应仅是书上的那些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锻炼出一种他人不可替代的能力。
有了这种能力,你的发展潜力会出奇的大,否则你会寸步难行。地球上,万紫千红,只有奇花异草才被人们珍视;
世界上,芸芸众生,只有超然不凡才被人们仰慕。单位在裁员的时候,第一批裁掉的总是那些可有可无的岗位。专业性不强,没有竞争力,公司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裁掉也没什么太大的影响。
老板的钞票哪怕再富足也不会随便投资在一个没有任何增值空间的人身上。你没有办法给老板创造价值,老板就会想办法使自己的公司少一些这样可有可无的人。
社会就是这么现实。人也就是这么自私。 每个人都想做独一无二的那一个,可真正做的成的人毕竟不多。我们都是在这个复杂大社会的夹缝里求生存的一员,很多时候我们要低下头来做事。
可低下头不代表低下心中的希望,低下心中的美好理想。有理想有梦想的人才能成功,才能成为永远不可能被任何人人替代的那个人。